APP下载

浅谈美术教学法的发展

2017-09-09潘崇宇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教学法美术教育

潘崇宇

摘要:美术教学法是随着美术院校的兴建、美术课程的设置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它一面有选择地继承前人有关美术教学理论遗产,一面积极总结经验、吸取教育科学中的各种营养,它的历史虽短,但其渊源,则是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和人类对美术的爱好与生活需要同时存在的。不论是从旧石器时代人类洞窟中的壁画,还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装饰艺术上来看,都可以说明原始的美术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由于历史悠久,文字尚未发明,没有文字记载罢了。

关键词:美术教学装饰艺术

我国是世界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近五千年的历史。而文字的产生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因为有了文字,为了认识和使用它,自然要有传授和学习的机构,这种教学机构,也就是最早的学校。据《尚书》记载:“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也就是说氏族中的首领或长老,既是领袖,又是教师,官、师是合一的,教育与生产劳动也是合一的。

西周和春秋初期,教育制度已相当完备,主要科目有德、行、艺(六艺,分为礼、乐、射、御、书、数)、仪等。不论在国学、乡学的科目中,都已包含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了。

从《周礼·科官考工记》上,还可以看到一些有关百工技艺、作画程序的记载,为了自己的享用、欣赏、炫耀权威,以及制作祭祀器物的需要,早就相当重视工艺美术的创造发明。从事各种工艺劳动者,势必对于自己的子弟或徒弟,进行各自行业的教育、训练,以求世代相传,不断提高。由此,形成了民间的“徒弟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和基本训练、教学方法,《礼记·学记篇》就有所记载;“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从上所述,便可想见当时基础教育之一班了。这种教育,从古到今,培育了无数能工巧匠,其中也包括美术人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剧烈变化,教育制度也随之改变,封建领主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军事斗争上,官学遂逐渐衰落,而贵族阶级和庶民子弟,仍然迫切需要教育,因之私学就勃然兴起。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对古代文化的普及与传播,起了很大作用。他在教学内容中特别重视品德教育,同时也很注意智育、体育、美育的培养,《论语》中有“先素后绘”论述绘画教学的记载;《孔子家语》中也有论述美术教育作用的记载。他的许多教学理论、治学方法,到今天仍然可供我们美术教学借鉴。他虽没有专著流传下来,但他的学生们把他平是言论汇编成《论语》一书,保存了他的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

到了战国时期更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學说。尤其是战国后期,世界上最早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它阐明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教育和教学制度、内容、原则和方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据《汉书》记载,西汉教育相当发达。“鸿都门学”,因校址在鸿都门,故即以之名校。按其性质来说,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早的艺术学院了。学生由州郡三公选派,专门研究辞赋和字画一类的艺术,并且受到特别优待和任用,(见《后汉书·灵帝本纪》)。据史载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均以文教为治国之本,兼重绘画,喜收藏。单名画之录入《贞观公私画史》者,即达293卷。我国每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很多美术家,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的精神财富,留下很多美术作品和精辟理论。

1906年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创建图画手工科,设有图画、手工、音乐三科教授法,开我国高师艺术系科设置教学法课程之先河。由于学制的迅猛变革,图画教学的内容也增加了大量的西画与用器画的内容,开始时师资奇缺,不得不延聘部分外籍教师担任或暂时采用外国教材及译本。

在“五四”运动前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公元1891年~1946年)于《时报》、《新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一些文章,提倡改造旧教育,发展适合中国情况的新教育,对当时教育界颇有影响,这一变革,可以说是开创了新的纪元。

1920年6月,徐悲鸿(公元1895年~1953年)在其所著的《中国画改良论》一文中,提出了“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这个具有方针性的见解,指出了改造中国画的途径。他抱着复兴祖国美术的崇高理想,反对当时画坛上的保守思想与盲目崇洋之风,提倡写实主义,“以造化为师”,吸取西画之精华,发扬国画优秀之传统,他深知复兴祖国美术事业是整个民族的事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把它做好,而做好的关键则以搞好美术教育为前提,因此他始终把培养年青一代的任务,放在他个人创作之上,坚持美术教育工作,至死不渝。单就他探索、发展美术教学来说,也是我们光辉的典范。他吸取欧洲写实主义教学之长,把它融化于我国美术教学实际之中。他还主张在教学中,必须始终贯彻审美教育,在教学中要研究生活美和艺术美的关系。在研究生活真实性的同时,也要研究生活美与艺术形式。

1932年初冬,徐悲鸿写了一篇《新七法》,阐述他的素描教学实践经验和对绘画的见解。我们知道,谢赫写的《六法论》,是从品评艺术角度立论而提到了一些原则的,以后还没有人就造型基础详尽地引申发挥。徐悲鸿的《新七法》则把造型诸种因素及其表现力有程序地、由浅入深条列起来,这对于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与美术教学法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新七法排列的顺序为:1、位置得宜;2、比例正确;3、黑白分明;4、动态天然;5、轻重和谐;6、性格毕观;7、传神阿堵。所以他教学的中心是通过精确的造型能力的培养,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其关键在于实践、再实践和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认为学习的基本要素是勤奋与实践,学习的程序是:知、会、理解、创造。徐悲鸿虽然没有系统地著述过美术教学法,但在他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些著作中都包含着许多极为珍贵的教学法资料,有待我们好好学习、研究和吸收。

从美术教育发展来看,美术教学法不仅要从学前扩展到学后,从学校发展到社会,还将从一个学科渗透到多种学科之中,因而美术教学法的园地,也将是十分广阔的,它有许多处女地,有待我们去开垦和耕耘,以求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中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法美术教育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美术篇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