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2017-09-09姜淑媛
姜淑媛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为幼儿的学习活动定向,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动机。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贯彻以“幼儿为本”的原则,把教学情境与幼儿求知的最佳生长点结合起来,这样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 学习活动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175-01
一、情境创设的特点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与课上教学有关的情景,使幼儿处于特定情境之中,获得表象,引发联想,达到与教材中的人物、事件等的情感交流,并激发起情感共鸣。根据情景设计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情景设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竞赛活动的形式设计教学情境。如:在进行体育赛跑活动中,我设计了“小小搬运工”这个环节。教师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练习赛跑,小朋友们愿意吗?”有的孩子嫌累,有的孩子不喜欢跑,不是很积极。所以我想到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们每人搬一样玩具到指定的地点,看谁搬得快。”把幼儿分成两组,幼儿的兴趣很高,跑起来很积极,最后还选出了名次,幼儿在“搬运”过程中得到了心理满足,减少了对跑赛的抵触心理,在竞赛这种特定的情景中,幼儿已经忘记了累,忘记了自己以前不喜欢赛跑,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以生活背景展现教学情境。如:在进行《小鬼当家》这节课时,我运用了情境教学,首先,让幼儿看课件:是妈妈对正在看电视的孩子说:“宝宝,妈妈要去买菜了,你一个人在家一定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呀!”宝宝回答:“知道了,妈妈,你快去快回!”就是这样一个课件,幼儿已经融入到我创设的教学情境当中了。我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如果是你一个人在家,你会做些什么呢?”为自己所设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通过实物构建教学需要的场景。实物演示可将观察与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感知对象具有典型的意义。当然,事物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仅包括图片、模型、课件等,还包括多媒体的运用。
用音乐等艺术手段渲染情景。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做一个适合本节课的音乐律动,如:在上大班活动《认识鱼世界》时,做了《三条鱼》这个音乐律动,孩子们的兴趣很高,都随着音乐做小鱼的动作,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觉得很自由,很有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有助于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孩子们直接就对鱼产生了兴趣,为后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以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的情境。如:在设计数学活动《序数》的教学时,我在教室里布置了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小动物图片以及模型玩具,亲切地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吗?(喜欢)。下面我们来跟它们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好吗?我們把它们按照个子高矮排成一队吧!然后我要考考你们,他们都在第几个位置。”就这样,孩子们学的兴趣特别高,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轻松感,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并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其中,也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创设的作用
集中幼儿注意力:适当的情境创设,能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给予适当的刺激,引起幼儿的注意,为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和知识准备,减少学生从旧知识领域进入新知识结构的思维障碍。
明确学习目标:合理的情境创设能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对象上来,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幼儿的学习目标,使幼儿对新课题的重要性有所领悟,从而产生学习期待。
激发学习兴趣:巧妙的情境创设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动机,使幼儿对即将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导入的手段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及投影技术,声形并茂,图像清晰,都能对幼儿产生有利于学习的心理刺激,从而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设置问题情境:为了使较难的问题易于幼儿接受,最好设置合理的情境,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从而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活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能够生动、直观、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幼儿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三、情境创设的设计原则
情境的创设要与书本知识密切联系起来。教师的每一节课几乎都离不开情境创设,但在情境创设时一定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并为本节课的内容服务,绝不能走形式、走过场。
情境的创设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课程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以及社会要有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时,就要积极寻找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上才能少走许多弯路,而幼儿也能学好这部分内容。
情境的创设应与调动幼儿求知欲密切结合起来。对于幼儿来说,教学内容是客体,而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善于调动幼儿的求知欲。只有当我们创设的情景调动了幼儿的求知欲时,幼儿的求知欲才有了一种内驱力。
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贯彻以“幼儿为本”的原则,不能搞花架子,要把教学情境与幼儿求知的最佳生长点结合,这样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孙 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