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

2017-09-09张喜荣王晗

中国市场 2017年26期
关键词:吉林省可持续发展

张喜荣++王晗

[摘要]绿色转型发展是解决吉林省资源能源供需矛盾、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系统不断恶化、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等突出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文章从吉林省推进绿色转型发展需求入手,分析吉林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困难,最后从政府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和社会群众层面四个角度提出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绿色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6229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便利的地理位置等优势条件,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成为国家政府重点投资的资源性地区。但由于政策、技术、发展观念等原因,这些经济发展都是以资源能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代价,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加快吉林省绿色转型发展刻不容缓。

1绿色转型发展的内涵

绿色转型发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政府的绿色管理、产业企业的绿色重组、居民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变,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的科学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绿色转型发展是解决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约束、环境承载能力限制人民福利改善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吉林省目前绿色转型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绿色转型发展路径提出合理建议,这对吉林省绿色转型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吉林省城市发展的现状分析

21经济增长与发展潜力脱钩

吉林省经济增速下降明显且经济增长驱动力也明显减弱。吉林省GDP增速由2006年的150%下降到2015年的63%。固定资产额从2012年的309%下降到2016年的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16%下降到2016年的99%,进出口总额在2015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高达-229%。因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绿色转型。

22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消耗脱钩

吉林省老工业基地,能源的消耗强度较高。吉林省能源消费总量从2005年的52585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5年的80277万吨标准煤。

随着资源不断地开采,部分城市的资源能源开始枯竭,这对依靠资源发展经济的城市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因此,绿色转型发展是解决资源能源供需矛盾的必行之路。

23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脱钩

因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资源能源无节制地开采消耗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中最严重问题就是水资源和大气问题。根据吉林省对河流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断面总数的189%。根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平均污染天数比例占263%。因此,绿色转型发展是改变生态环境的严峻现状的必行之路。

24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质量改善脱钩

2015年吉林省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531%,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但吉林省大部分城市建设往往围绕资源,出现生产区、生活区、商业区混乱分布、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并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直接破坏周边环境。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要求与老工业城市现状的矛盾,要求城市绿色转型。因此,绿色转型发展是满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行之路。

3吉林省推进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实现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许多绿色转型发展的决策者、实施者、参与者等主体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面对吉林省绿色转型发展的困境,需要政府、产业、企业和社会群众的有效配合,共同努力,使吉林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31从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绿色转型发展的决策者,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引导作用,指明大方向,并制定相关政策为绿色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省政府应根据中央的政策明确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思想,出台战略性的指导政策。吉林省政府根据省自身情况确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点行业,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框架。根据转型需求建立并逐步完善相应的市场机制、金融体系、财政税收体系等促进绿色转型发展。

其次,各级地方政府应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详细法规,逐步建立关于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规范体系。在绿色转型发展进程中,政府还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加强生态环境问题修复的财政支持,并完备环境监测系统、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测力度。

同时,政府还应极大激励制度,鼓励和吸引企业、群众主动地参与到绿色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来。

32从产业层面

2015年吉林省的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12∶514∶374,与国际公认的三产合理比列7∶41∶52相比可以看出:一产、二产比列偏高,三产比列偏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因此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核心工作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产业绿色重组。在产业结构调整时,吉林省要考虑到地方经济特征、资源禀赋、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渐淘汰资源枯竭、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优先扶持特色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如大力开发旅游业、矿泉水产业、人参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

33从企业层面

企业是绿色转型发展的具体实施者,是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企业的成功转型不仅仅关乎自身的生存发展,也关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需将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融合在自身的发展经营行为中。

在资源开采方面,企业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树立集约开发理念。

在产品设计方面,企业应根据消费者需求,逐步调整产品设计,设计出附加值高的产品。

在生产方式方面,企业应主动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清洁生产,对资源消耗大、“三废”排放量高等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进或淘汰,实现低消耗、低排放。

在污染物排放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结合最新技术对污染物处理工艺进行升级,争取做到对环境伤害降到最低。

在废弃产品回收方面,企业应主动对废弃物进行回收,進行产品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34从社会群众层面

社会群众通过消费行为直接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再加上中国人口众多,社会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到绿色转型发展的进程,是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中的核心力量。因此在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承认群众力量、借助群众力量,万众一心,为绿色转型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取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绿色环保知识,帮助居民树立绿色理念,自觉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并提高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反对铺张浪费、保护环境当作自己的事情,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从自己开始做起,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带动他人。比如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光盘行动、节约水电等行为。

4结论

绿色转型发展是解决目前吉林省资源能源供需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的最好办法,虽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但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因为只有这样才可实现吉林省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们的目标。参考文献:

[1]于源,黄征学东北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25):23-36

[2]任希珍城市绿色转型发展及管理政策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1):165-167

[3]龚小波湖南省老工业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探索[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52-154

[4]陈理浩,郑育礼加快吉林省绿色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4(11):101-104

[5]杜淑芳推进内蒙古地区城市绿色转型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2):169-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