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

2017-09-09杜鹃

现代交际 2017年17期
关键词:构建对策趣味化小学数学

杜鹃

摘要:师生关系的和谐性直接关系到课堂质量,对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这一视角,文章以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切入点,就数学知识和游戏活动相融合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趣味化 小学数学 课堂 构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164-01

某些小学数学课堂存在教学效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为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学教师需要将趣味性融入数学课堂中,在活跃课堂气氛的过程中,增进数学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感情。

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唯有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之间和睦相处的师生关系,才能为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的建立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增进数学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感情,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具备较强的人文关怀,在具备亲和力的同时,能够从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加强与小学生的沟通交流。由于小学生年龄过小,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数学知识点具备抽象化的特点,一旦小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常常产生负面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应善于发现小学生的“闪光点”,并对其加以表扬,在使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的基础上,积极为小学生寻找应对策略,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因此,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的师生关系,将更加坚不可摧。

如:在数学课堂上,某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不透彻,导致其在回答过程中,存在语言表达不流畅的问题,支支吾吾的语言表达会使该同学具有尴尬情绪。对于这一现状,数学教师需要耐心倾听,不应打断学生的思路,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数学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并对学生运用到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解析,表扬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够用正确的数学知识点分析数学问题,同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回答数学问题。该方式不仅帮助该学生克服了尴尬情绪,同时使班级营造了学习数学的良好气氛,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学知识和游戏活动相融合

为了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点引入游戏环节中,使抽象性的数学概念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小学生理解。并通过分析小学生的游戏心理,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切实提升课堂游戏活动的可玩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当数学知识点覆盖于游戏环节中时,能够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教师在设置游戏时,应注意内容间的逻辑性,从而为学生建立更清晰的逻辑框架。如:在人教版数学课堂教材中,“认识立体图形”是几何图形的基础内容,对学生后期学习立体知识点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平面想象能力。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之前,数学教师应发挥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使小学生了解平面图形,而且使小学生能够运用教学工具,如小木棍,摆设各种各样的图形。通常情况下,小学生摆出的图形多为平面图形,随后教师应运用多根木棍摆出具有立体性质的图形,同时要求小学生仔细观察,随后让小学生发挥想象力,摆出不同的几何体。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

数学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吸引小学生的视线,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实践表明,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开展教学,更加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度和喜爱程度,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在运用幽默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避免小学生难以理解语言词汇的深奥性。 例如,在个位数加减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小兔子的数量计算,用讲故事的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兔妈妈带着5只小兔子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少了两只小兔子,兔妈妈急坏了,过了一会,一只小兔子自己跑回来了,那么大家知道现在兔妈妈身边一共有几只小兔子吗?在这种故事叙述的生动语言描述下,学生更能融入教学内容,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具的有效使用

由于数学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正处于由具象思维转换为抽象思维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教师应保障课堂的趣味性,使小学生充分投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掌握数学概念。数学教学道具不仅具有直观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应合理使用数学教学道具。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教学道具时,数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即教具必须是教学过程中真正需要的,生搬硬套、画蛇添足式的教具应用行为,不仅浪费时间,也会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索然无味。此外,教具应当越简单越好,越简单的教育,越容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越容易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如:在介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数学教师应提前准备对应的模型,并且为同学准备好相应的纸张。在讲解完计算公式后,应要求小学生们利用纸张画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同时在旁边写上对应的数学公式。该过程不仅能够使课堂内容更丰富,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记忆。

参考文献:

[1]黄书娟.巧用教学游戏,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J].考试周刊,2016(17).

責任编辑:孙 瑶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对策趣味化小学数学
绿色环境管理体系视角下的高校档案馆构建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分析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