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现代农业建设

2017-09-09杨文龙韦秀兰张双双王建书

吉林农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职业农民变化农村

杨文龙 韦秀兰 张双双 王建书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农民将被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替代。在我国可耕地18亿亩的红线不动摇的前提下,只有解决好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技术、观念、社会问题,新型职业农民才会投身到农业的建设中去。由于农业产业链条最长,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高校科研基地、示范性企业,使其能够在农业建设中找到目标、体现价值,提升农业形象。

关键词:农村;职业农民;教育;变化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7.032

2015年《人民日报》曾指出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人,说明我国至少有6.3亿的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过渡,年轻人的外出务工现象使得农村耕地劳力呈现老龄化、幼儿化、妇女化,农村对种地呈现出了“离农、轻农、弃农”意识,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1我国农村状况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由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使得我国城市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农村围绕城市分布。随着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农业市场,对我国农业产品打击较严重,我国的保护价收购也难以满足农民的成本需求,农民更愿意外出打工,对从事农业活动比较排斥,缺少农业活动的积极性,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城中村是我国划县改区、扩大城市规模等因素的产物,城中村的居民重视文化教育,在选择工作中可以发展农业创业来为新型农民的建设提供技术人才和良好环境。

2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前景

我国拥有全世界9%的土地和6%的淡水,卻生产出世界26%的农产品,养育了世界20%的人口。我国的年用肥量达5600万吨(折纯),利用率只有30%,低于发达国家二十个百分点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科技的利用存在很大空间,职业农民教育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城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他们可以把科学技术和机械化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拥有产业化农业思路,且热爱农业。

二是新型职业农民能够把农业资源发挥到工业生产中去,使简单的农业生产转化成产业发展,通过网络等科技的运用,实现农业自动化,提高实时监管和精细化生产。对农业劳动具有变革意义。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为我国的农业注入新鲜血液,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使人们对农民的印象有了改观。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增加了我国农业产品在国际的竞争力,让我国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再次成为焦点。

3对传统农民的培育

对于农民的培育大概分为两个部分:传统农民和新型职业农民。由于认识和经济状况的不同,对于先进技术的接受,产业化的推广有很多不同。这里,主要对不同人群的创新教育提出建议。

3.1了解传统农民

传统农民具有闭塞性、盲从性、被动性等特点,也拥有朴实、执着的性格特点。只有认识到传统农民的需求,才能够完成技术的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规划。

3.2引导代替培育

通过租地实验和与农民进行合作为基础的推广,提高他们的认识,取得信任,从而改变技术落后、知识匮乏的短板。

3.3企业扶持

让企业作为农户的管理者,通过企业的良好技术与信誉完成对农户产品的生产、培育、收购等一条龙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减少企业的土地成本,或租用农民劳动力的方式对其进行技术的推广与传授,在一定程度上首先解决贫困和闭塞。

4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的求知欲望明显,在推广新技术和设备方面存在优势,合理的规划可以发挥出主动性,能够形成规模化的特点。

4.1发展产业化培养

结合我国的当前形势及与国外行业间的差距,展开讲解和探讨,从中找出适合自身特点的优势并能够承受住国外农业冲击的良好节点,再进行较为全面的预计和产业评估,使从事的行业具有国内外前景。

4.2提供高校研究环境

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向高校提供一些能够保障继续科研的环境,让高校科研队伍更快、更优先地投入到企业发展进程中,保证产教学融合的思路。

4.3树立企业形象

树立企业形象是对自己产品及企业文化的推广,在推广产品的同时也要宣传企业文化,与高校合作完善职业农民引导,职业农民可以为企业不断输送专业人才,所以要不断增强高校与企业的科研能力。

作者简介:杨文龙,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通讯作者:王建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业推广和农业水土工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农民变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从9到3的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