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密欧爱快的Stelvio,不爱朱丽叶

2017-09-09吴均杰

汽车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底盘山路动力

吴均杰

在之前所有关于Alfa Romeo Giulia的测试评论中我都会带过一句:Giulia的任务是要为Stelvi0打下群众基础。从近半年的社交网络和各家媒体的报道来看,Giulia无疑是超额完成任务,不仅带起一波热潮,还成功将Alfa Romeo这个品牌从硬核派车迷的谈资变成了妇孺皆知的情怀玩意,如果Stelvio还无法支撑起AlfaRomeo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的话,那真的枉费Giulia的倾情付出了。

Giulia之名于Alfa Romeo大家很容易理解,而Stelvio则需要多点背景资料才知道这个名字的意义。Stelvio取名自Passo dello Stelvio,是连接意大利和瑞士边境的一条山路,这条山路更广为人知的是《Top Gear》将之评选为世界上最美的山路,而历史上stelvio山路也是著名的Stelvio爬山赛的举办场地,Alfa Romeo曾在此取得了17个冠军。这个名字的意义可是非凡的,最重要的就是stelvio山路本身的威名,虽然实际意义和广汽传祺出了一款车叫“东濠涌”差不多。

好了,背景资料说完,可以说车了。

源自Giulia,却比Giulia更有意思

试过Giulia之后,我对这台独特的运动轿车念念不忘,当中除了有我自己对Alfa Romeo这品牌的夙愿之外,Giulia本身也带给我非常难忘的驾驶体验,动力响应敏捷、行驶质感上乘,争气的动力系统和底盘都是Giulia的加分项,与Giulia同源自Giorgio平台的Stelvio,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现在大家都玩平台战略,在同一个平台之下造出轿车、SUV和MPV再正常不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部件通用性,从而把更多资源放在门面功夫上来吸引买家。这条路初衷是好的,不少厂家却通过这样的捷径来推出数量庞大的拉皮车来抢占市场,但平台战略这件事情是很考底子的,有一丁点纰漏都会波及全平台车型。

幸好的是,Alfa Romeo的Giorgio平台底子坚实,是Alfa Romeo以10年功力磨出的—把利剑。Alfa Romeo的套路很简洁——2.0T MultiAir发动机、ZF 8HP变速箱、Alfalmk铝合金悬挂还有碳纤维传动轴,Giulia凭借这套迷倒不少驾驶狂热分子,而Stelvio却要更上一层楼。

在试车之前我其实对Stelvio有很大的保留,毕竟SUV与操控性能多少有点格格不入,但厂家又将Stelvio标榜为运动型SUV,我就更好奇Alfa Romeo的工程师如何解决SUV高体重、高重心这两个问题了。一般厂家处理手法可能会非常简单,换套更短更硬的运动避震来降低车高对抗侧倾,有心的再做些偷轻手术,就收工大吉了。而骤眼一看,Alfa Romeo并没有施以惯常的手段来保证Stelvio的运动性能,毕竟意大利人嘛,脑回路特别清奇,不能以常人目光来看待。

一上手Stelvio,感觉和Giulia非常接近。转向非常轻盈,一只手指就能够指挥方向盘的转动,同样轻盈的还有油门和刹车踏板,对女士用户的友好度极高,而习惯于德国车那种磐石级反馈的男士用户就需要多一点的上手时间了。虽然转向轻盈,但指向性能仍然保留Alfa Romeo内部教科书—样的精准,做到指哪打哪又没有丁点儿的延误,对于一台SUV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

更难能可贵的是,Stelvio的底盘保留极佳的滤震能力,虽然感觉到为了对付车重和重心,避震器的阻尼以及弹簧的设定都变得更硬了,但过滤细碎震动的手法依然上乘,而对侧倾的控制也如同Giulia一般线性,并不会像寻常SUV那样一写千里或者装个样子坚持一下再一写千里,而是循序渐进地告诉我究竟什么时候到极限。在青城山的山路上不管是低速发夹弯还是高速弯,Stelvio的底盘动作都像是我自己的手脚作动一般流畅自然,所以如果日后在山路上看到Stelvio凶悍的前脸占据了你整个中央后视镜,还是赶快让路吧!而除了转向还有一点电子味之外,我对这副底盘佩服得五体投地,意大利人在这方面实在令人无话可说,要知道这是一台SUV,并不是普通的轿车啊!

有如此的底盘性能,就不得不说Alfalink铝合金悬挂。众所周知悬挂几何结构以及簧下质量把持着悬挂表现的优劣,意大利人对悬挂几何的研究可以说是玩出花来,并且为追求更低的簧下质量而为Stelvio全系装备大量的铝合金悬挂部件,同时还有Stelvio的低地台设计来稍微降低重心,共同造就出Stelvio极佳的行驶性能。

不过这并不代表Stelvio的底盘表现是完美的。由于有Q4四驱系统的存在,Stelvio的前轮极限转向角度比Giulia小很多,意味着转弯半径也要比Oiulia大,原因在于有前传动半轴的存在,因此前驱车和四驱车的转弯半径要比后驱车大得多,导致掉头挪位会显得比Giulia笨拙一些。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来自于倍耐力的蝎子全季胎,这条轮胎的极限并不高,远低于Stelvio的底盘极限,而且在山路攻弯时发现这套轮胎会有不少细碎的滑移动作,然后再进—步才发出嘶叫,如果再等到ESP插手,那早就守不住线路了,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Oiulia上,部分车型配备P7全季胎的車型,抓地力备受诟病。

源自Giulia,仍有Giulia的坏脾气

其实坐进Stelvio的车厢内,会发现车厢的做工比Oiulia好上不少,用料也有点进步,毕竟Stelvio不像Giulia那样可以拿情怀来跟大伙儿糊弄一下,还是要靠门面功夫来撑场。而整个车厢的设计与氛围都和Giulia高度接近,只是细节上有点区分而已。

由于是SUV,所以Stelvio的空间体验要比Giulia更好,不像Oiulia那么局促,但是由于整台车的设计偏向轿跑Fastback,C柱的快速收缩还是会让后排乘客感到压抑,只是压抑的程度没有Giulia那么厉害罢了,作为一台普通SUV来说还是不能让人满意的,但Stelvio可不是一台普通SUV,毕竟有这么性感的身材,有点脾气是可以理解的,起码比X4、GLC Coupe这些被称为轿跑型SUV的混种要好。

除此之外,Stelvio也遗传了Giulia中控上那突兀的USB接口,并且在旁边加入一个12V点烟器,扩大了不和谐感。产品经理和客户的莫名需求虽然有存在价值,但起码做个抽屉或者覆盖什么的遮挡—下也好,将设计师费煞静心的成果打破,感觉挺遗感的。而后排的USB接口也从一个变成两个,突兀感乘以二,对于需要用USB接口的乘客来说是好事,但也请在这里遮挡一下,不然真的像是在汽配城买了后市场配件装是去—样。

买200HP还是280HP

在之前Giulia的试车里我说过,如果要买Oiulia的话那一定要买280HP版本,因为更强的动力更能展现Giulia的魅力。但在Stelvio上隋况就相反了,200HP版本更值得选择,虽然动力稍弱,但200HP版本的技术并没有任何打折,依然有Alfa Romeo当家的MultiAir技术,双涡管技术也没有被阉割,碳纤维传动轴仍然得以保留,再加上ZF八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从旁协助,Stelvio200HP版本的动力响应依然敏捷,动力储备也足够丰厚,只是加速感和后段动力略逊于280HP版本。但最重要的是,由于车重和动力调校的原因,Stelvio 200HP版本的动力输出顺畅度反而比280HP更好,闯动没有那么明显,行车质感要高不少。

当然,还有—点就是Stelvio不像Oiulia那样能从外观分辨出高低功率版本,加上也能够选装那对巨大、浮夸却又深得我心令我爱不释手的换挡拨片,性价比更高的200HP版本自然更值得选择啦!endprint

猜你喜欢

底盘山路动力
三条山路
杨鹤鸣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动力船
山路
山路乾坤
美国底盘车互用合作体
漫谈底盘防锈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