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都市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的设定
2017-09-09王韬钦
[摘要]国家中心城市的评价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欧洲都市的发展演变提出:中心城市存在的必要前提是人口集聚能力和文化包容性。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许多因素都能改变城市间竞争的力量对比,进而发生中心地位的转移。中心城市应该在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培育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要有全球发展视野,加强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努力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节点城市。
[关键词]欧洲都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人口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6035
1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出
2005年,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改以往的城镇层级格局,一时间“中心城市”矗立在了中国城镇体系的顶端。为了冠以名号,全国各大城市展开了全方位的激励角逐,目前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只有8个。而正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则可能将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列为全球城市,另外确定11个国家中心城市。不论哪种划分和分类方式,暂且都统一称为国家中心城市,其确定具有一定客观标准,主要在于其功能定位,一般具有区域性引领、辐射、集散等方面优势,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的城市才能被认定为中心城市,目的是提高和带动我国城镇化整体质量水平、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出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这一点我们将结合欧洲都市的发展演变来分析。
2从欧洲都市的发展演变来看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的设定
21欧洲都市演变的简述
中世纪的欧洲,约在1100年,出现成千上万的城镇,在地中海沿岸、法国、西班牙、俄国等地因为不同的原因聚集了一些人口。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形容中世纪城镇为:容器和磁铁。尽管当时的欧洲只有非常少量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但城镇的集聚作用开始发挥,城镇让一部分人安居乐业,让居民有不同方面的获得感,或因政治、贸易、宗教、就业的原因。自1400年,随着穆斯林对拜占庭的控制宣告结束,贸易的发展使西欧城镇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世界大都市之列,巴黎更是以文化、政治、贸易中心的地位成为西欧的核心。到1700年随着殖民统治和贸易的成功,高度发展的城市迅速在西欧和北欧集中。而到了1900年,工业化促使几百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开始形成,许多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都全面超过了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罗马,这一时期更多的城市同时占有政治和工业中心的地位。
22欧洲都市发展演变特点带来的启示
221欧洲都市的发展演变历程是一部人口集聚史
欧洲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展。从不同发展阶段来看,由于时代经济特点,中心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更大,如君士坦丁堡1000年至1700年人口一直维持在60万人左右,属于同时期欧洲大陆较高水平,1900年的伦敦更是达到648万人,成为当时欧洲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的变化显示欧洲城市等级具有规律性的变更,且这种等级并不是行政意义上的等级,而是由实际功能和影响所决定。从数学规律可以看出,凡中心城市必然是在同时代环境下,相对人口位居前列的,这也说明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和城市人口集聚能力。
以当代的中国为例,已经入选的国家中心城市都具有人口规模大的特点,如北京2171万人(2015)、武汉1076万人(2016)、郑州957万人(2015),而与武汉同属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长沙仅为765万人(2016)、南昌仅为530万人(2015),当然人口不是唯一指标,比如河南人口最多的并不是郑州,而是南阳,为1002万人(2015)。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刚刚开始,未来城镇化可能还有20年以上的时间,至少3亿人要进城生活、就业,这为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22欧洲中心都市以文化价值的包容为灵魂
1700年之前,大部分欧洲城市人口不算太多,城镇人口的来源主要是周边郊区地带,从1800年开始逐渐出现人口百万以上的大都市,特别是工业时代开始以后,国家间界限逐渐被打破,人口开始在国际间大量流动,这也是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客观原因。而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需要城市具有文化价值的包容性。伯克利教授克劳德·费希尔指出:大城市不是熔炉,而是由各类团体拼凑起来的马赛克,每一团体竭力维持对自身的认同。随着城市的扩容,生活在其中的主体就变得更为复杂,工业化时代的维也纳是包容的典型,期间居住了大量的波兰人、葡萄牙人、穆斯林、犹太人,这些人基于种族、宗教、職业形成了各种亚文化。大城市有能力将具有不同背景的人集聚到一起。萨特尔认为造就亚文化是现代城市的功能之一。我国中心城市也体现了这种特征,2016年上海常住外国人173万人,北京常住外国人64万人,广州常住外国人77万人。而许多未入选的城市中常住外国人数量普遍较少,如长沙常住外国人2000人,合肥常住外国人1000人。国家对中心城市的评选也重点考察了开放和包容因素,这些也是历史上欧洲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
欧洲中心城市总是为各背景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满足,这是由不同阶级的需求所决定的,如戏剧院和歌剧场总能吸引衣着得体的人前往,而中产阶级更愿意在图书馆、博物馆消磨闲暇时光,低收入阶级则主要在酒吧和街道活动。中心城市的各种文化产业生产率之间比例更趋合理,如歌剧院产值不能远远低于酒吧产值。对中国各城市社会阶层的文化消费载体进行量化研究后发现,已入选的中心城市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
3总结及城市发展的建议
总之,从欧洲城市发展的规律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设定基本是合理的。当然具体测算和综合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更多的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的指标。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考察,落脚点是该城市应有的功能定位。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一种肯定性评价,但不能高枕无忧,从此享受国家经济政策的红利。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许多因素都能改变城市间竞争的力量对比,进而发生中心地位的转移。城市应该在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培育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吸引各种人才参与城市建设。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以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整体视野来审视,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城市的建设问题。总体而言,包容性和适应性是值得关注的,所谓包容性主要是指不同人口价值观、宗教信仰、种族之间的包容;所谓适应性则是指城市的发展要适应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大环境,欧洲历史上大部分主要城市的形成都是基于贸易经济环境的改变而自发形成,并不是政治规划的结果。而我国在规划中显然是领先一步,但这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还是一致的。
我国现阶段要继续加强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站在世界经济格局的高度来审视城市的发展,通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层次、完善交通互联互通,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和国家共同发展,促进区域间整体协调发展,在全球经济和泛亚区域性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努力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节点城市。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解决好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关系。目前,相隔较近的中心城市如成都和重庆,既要有所竞争,又要合作共赢。要创新发挥好成、渝两地在区域发展中的双核心作用,在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辐射引领、集聚带动作用方面发力。
要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为依托,以点带面,加强多层次的经贸和科技文化合作。在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过程中,充分发挥好承接示范作用,以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各经济带有序健康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最终实现产业资源互补、市场相互开放、政策及时沟通,形成经济充满活力、互利共荣的现代城市经济圈。
参考文献:
[1]保罗·M霍恩伯格,林恩·霍伦·利斯都市欧洲的形成(1000—1994年)[M].阮岳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王凯,徐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布局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2(3).
[作者简介]王韬钦(1982—),男,汉族,博士学位,任职于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研究方向:临空经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