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八连,永不褪色的旗帜
2017-09-09杨利季凡
杨利 季凡
44年前,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轰动大江南北。其中的连队原型,就是被毛泽
东同志写诗赞颂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几十年过去了,尽管生活条件已经今非昔比,
连队官兵却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的传统
一份持续的坚守
1963 年 8 月 1 日清晨,毛泽东同志挥毫写下了《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为一个连队写下诗篇,也是一代代八连人的骄傲。
直到今天,走进八连,每一名官兵都能够熟练背诵这128个字。而诗中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更成为一代代八连官兵的座右铭。在八连战士心目中,“军民如一家”是他们一以贯之的目标。
上海市天目路蕃瓜弄,一条逼仄的小巷里,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胡红根已经在这里生活了44年。
32年前,当时上小学五年级的胡红根结识了“好八连”。当得知胡红根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双腿残疾无法自己行走时,八连官兵开始照顾胡红根,推着他走过了32个年头。
每周为胡红根洗一次澡,定期为他理发、打扫卫生,这些听起来简单的事情,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却远不止于此。胡紅根要上厕所,得递上自制的接便器 ;胡红根洗澡,要三个人协力才能完成:一个人背着,一个人负责洗头擦背打肥皂,最后一个手拿毛巾在旁边小心照看,防止肥皂沫冲不干净,提防浴室湿滑可能出现闪失……
在胡红根家里,八连官兵叫他“胡叔叔”,而在八连刚刚开始照顾胡红根的时候,年仅十几岁的胡红根叫八连官兵为叔叔。几十年,就这样一如既往、从不间断地过来了。
同样几十年如一日的,还有到南京路上的便民服务。
八连坚持每月10日、20日到南京路上为群众义务补鞋、理发、磨刀、量血压、称体重……几十年来,不管风霜雨雪,八连为民服务从不缺席。官兵们手中补鞋机的“嗒嗒”声、磨刀石的“唰唰”声、理发推子的“嚓嚓”声、群众的啧啧赞叹声,每每合奏出一曲曲“军民鱼水情”的动人乐章。
一次,法国游客里凯在南京路上足足等了1个小时,执意让八连战士为他理了个短发。望着镜子里面的新面貌,里凯兴奋地用并不熟练的汉语说 :“这是中国士兵剪出来的,美!”
如今,八连的木工箱、补鞋箱已传到31代,理发箱已传到32代……从今年起,八连官兵又把南京路上的为民服务活动拓展到上海的施工场地,为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和弱势群体服务。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八连成为上海人心目中“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
一种不变的精神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数十年过去了,八连经过多次改革调整,已經成功转型为陆军特战连队,但无论怎么变,八连的传统始终没有变。时至今日,走进八连的军营,依然可以感受到“天下传”的“好八连”力量。
20 世纪 60 年代初,出自八连“闪光的一分钱”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家喻户晓。
当时,八连在外滩出操,战士徐淑潮发现路边掉了一分钱,立即捡起来交到指导员刘仁福手里。旁边不少战士都以敬佩的目光看着他,只有一个新战士“噗哧”一声笑了,又看看周围的战友,赶紧用手捂住嘴。
刘仁福郑重地接过一分钱,又和徐淑潮握了握手。当天晚上,在八连全体大会上,刘仁福专门表扬了徐淑潮,对大家说:“一分钱虽然微不足道,交了公是人民战士的本色,可是如果你留下它,就会在你的心灵里染上一个永远抹不掉的污点。”
如今,节约一滴水、一分钱、一度电、一粒米、一寸布,在八连被凝聚成一种岁月所不能磨损的精神,流淌在战士的血脉里。为了节约米,炊事班每天淘米时,都在米箩下放个大盆,将漏下的碎米捞出来。为了节约水,炊事班用淘米水洗一遍菜,再用清水冲一次。为了节约煤,他们发明了“五个一”—— 一个小铁桶,能少装点就少装点 ;一杆小秤,每天烧多少都称一称 ;一把小锹,一点一点向灶膛里把煤撒得更均匀些 ;一个小筛,从煤渣里把没烧完的黑渣子拣出来 ;一个小登记本,天天登记烧了多少。在这背后,凝结着连队日复一日的思想教育。
至今,每当新兵下连,都要先参观连史室,观看《霓虹灯下的哨兵》,接受八连传统故事熏陶。每逢老兵退伍,都到为民服务点进行新老交接。在八连连史纪念馆,迎面就是毛主席写下的《八连颂》。现在,这首《八连颂》被编成了八课:政治好,称第一,是第一课;军事好,如霹雳,是第二课 ;纪律好,如坚壁,是第三课……
“在几十年的环境变化中,我经常在思考和观察‘南京路上好八连’不变的是什么。”现已79岁高龄的好八连第二任指导员王经文说。
在他眼里,“南京路上好八连”有四种精神没有变 :听党话、跟党走的军魂不变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变 ;艰苦奋斗的思想不变;“拒腐蚀,永不沾”的精神不变。
一颗温暖的火种
从命名到今天,八连培养了一茬又一茬的官兵。如今,他们有的仍在军营,更多的则走入社会,战斗在其他工作岗位上。
无论在哪里,他们都在奋力实践着、弘扬着、传播着“好八连”的精神。
去年,一位退休的老兵给全连官兵写信,信中写道:“亲爱的战友,在服役期间,吃苦的甜头我们往往还不能马上体会到,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今天的吃苦,就像银行‘存款’一样,一笔一笔地存下来,吃过的苦积累到一定程度,若干年后,就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利息’,有没有这笔‘存款’,人生是大不一样的。”
前不久,一名战士的父亲从安徽来连队看望儿子,下火车后只知道去“好八连”,却不知道具体地址。一位出租车司机主动把老人送到后,硬是不肯收钱。他说 :“这么多年,‘好八连’总是给我们做好事,这回就让我为八连做件好事吧。”
2003年,是八连命名40周年纪念日,从小在八连官兵关心下成长起来的胡红根凌晨 4 点就起床,摇了两个多小时轮椅,带着贺信和鲜花赶到连队祝贺,还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八连点了一首歌。74岁的老太太蒋杏翠,把八连战士当成自己的亲骨肉。战士生病住院,她拎着水果赶去看望 ;去年端午节,她包了200个粽子送给连队……
在一座城市扎根数十年,八连和上海血肉相连、亲密无间,随处可以找到证明。上海福佑路第二小学里,矗立着一尊战士雕像,这是根据曾任校外辅导员的八连战士卢普友的脸型雕塑而成的。当有人问到卢普友对此作何感想时,他只笑着说:“我只是个模特,八连的模特。”
厦门路小学有个“小八连中队”,每月10日都会拿着拖把、提着水桶、带着抹布,来到南京路上护绿保洁,打扫卫生 ;每月20日,“小八连中队”会到南京路医药公司门口定点摆摊,为过往行人量体重、收集废电池,宣传环保知识。
2003年3月,当时的连长江成玖接到虹桥区派出所民警王兴东的5次电话,一次比一次恳切:“我是看着‘好八连’的书,唱着‘好八连’的歌长大的,我想带上爱人和孩子到连队受受教育,看看你们怎么出操、训练,怎么吃饭、睡觉……”像这样的电话,每到寒暑假,连队干部都要接到近百个。
每天,和身处的这座城市一起,不断前行 ;每天,和身边的那些百姓一起,不懈奋进。这就是今日的“南京路上好八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