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文件变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
2017-09-08刘琦婕
刘琦婕
【摘 要】“路径依赖”指经济、社会或技术等系统一旦进入某个路径(不论好坏), 就会在惯性的作用下不断自我强化, 并且锁定在这一特定路径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历经三十余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标准为导向、以市场逻辑为依据、以课程、教学、学校为主要对象的基本路径。课程标准(大纲)的修订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制定模式、内容及实施上表现出极强的历史滞后性、模式锁定等路径依赖现象。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改革;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史学家Paul A .David 提出,指经济、社会或技术等系统一旦进入某个路径, 就会在惯性的作用下不断自我强化, 并且锁定在这一特定路径上[1]。从1923年第一份具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标准算起历经九十年变迁,小学语文学科走过了由“国语”到“语文”的定名,课程文件也历经了“标准”到“大纲”再到“标准”的演进[4],其修订基本上形成一套固定模式。这种模式使课程文件的编写具有一定的高度与水平但在实施上缺乏可操作性。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抛开专业水平高的课程标准,以缺乏科学依据的教学参考为依据进行教学。值得思考的是:在小学语文课程文件的修订与完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现象使得课程文件的变革难以有新的突破。
一、何为小学语文课程文件变革的“路径依赖”
不同学科对路径依赖的理解各有不相同, 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路径依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早期的偶然历史事件对系统的发展轨迹产生一定的影响;路径依赖强调系统变迁中的时间因素和历史的“滞后”作用,这种“滞后”作用既有可能是历史事件的结果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历史本身内在的规则和秩序造成的[2]。基于此我们从框架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课程文件改革中的历史滞后、模式锁定等路径依赖现象。
从课程文件的框架结构上看,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课程文件基本上沿袭1929年的《暂行标准》的框架,只不过或详或略的增加的“教材”的相关表述。新中国以后,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国外语文教育思想的冲击,我国课程文件经历了十次比较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在“大纲时期”几乎每五年,小学语文课程文件就会发生一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是为了顺应当时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大纲内容上进行小修小补,直到2001年再次更名为课程标准后才基本稳定下来。这样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求索审思,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文件变革的不稳定性,而这种不稳定正是课程文件改革过程中历史滞后性体现。
从课程文件的内容看: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课程文件对语文课程的课程性质都没有明确的说明。早在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就指出“练习运用本国的标准语,以为表情达意的工具,以期全国语言相通”这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已初见端倪,但是工具性这一性质在1963年才首次提出,到2001年《全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才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科确有其特殊性,但语文课程性质的不确定再一次表现出课程文件改革过程中的历史滞后性,专家学者长期将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忽视了对语文科课程性质的规定。其次,课程内容的规定是课程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部分的编写却一直是课程文件修订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表现为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不配套,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界限不清等。几乎所有的课程标准都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展开来确定语文科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等方面分别做相应规定,显然已经形成一种模式,这样的模式锁定也是我国长期重视知识积累,忽视语言运用和综合实践的文化限定的一种表现。所以到了课程文件改革的深化探索时期,明确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就使语文教育具有了多方面的作用,即:提升学生的语文经验和补充学生的人生经验。这样的改变实则是课程文件改革过程中对模式、文化锁定的一种突破。
二、“路径依赖”对小学语文课程文件变革的制约与原因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受正反馈机制的影响,开放的复杂系统存在多重均衡与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究竟谁被选定,取决于小概率事件或偶然性,而与相关选择(均衡)的效率无关。偶然的选择之所以能主导未来,关键在于规模效应、预期增强效应等自我强化机制。它们的共同作用,不仅有效降低了单位成本,完善了该选择的支撑体系,也日益强化了人们的心理预期。由此,即使有更好的选择,在个体意义上的转换成本也不高,人们的选择将还是锁定于既定的技术(制度)之中。锁定的更深层原因,还在于基于心智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以及意识形态的人类认知所导致的有限理性,以及制度集、行为集和技术集交互所生成的嵌入性系统障碍[3]。
课程文件变革过程中的模式锁定和历史滞后性制约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可操作化进程,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课程目标的粗放不具体。我们的课程目标在内容上顺应时代,但在形式上却是历史的沿袭,刻着历史文化的烙印,表现出教育改革的惰性与不彻底。其次课程目标始终缺乏课程内容的支撑[5],教师拿到教材对照课标常常不知道要教什么,教学目标定不下来,教学内容充满随意性。需要明确的是,一份完整的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应该是同等重要的,或者说对课程内容的规定应该更细致。长久以来,我们的课程目标总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的更新调整,但是课程内容却没有跟上变化,不变的课程内容对变化的课程目标形成的阻碍使其并不能够实现。
三、小学语文课程文件改革的路径突破
小学语文课程文件修订次数之多一方面说明我们的课程改革紧随时代脚步,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改革的成效始终是不显著的,这就需要通过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破除课程文件改革的路径依赖。首先,要通过提高课程文件的实证性来破除历史滞后性。课程文件的编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应建立在大量相关研究结论和证据的基础上[6],比如对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方面的的要求,不能再是以往课程标准(大纲)的沿袭,应该多做相关的科学研究,重视收集有关的研究证据和结论,使其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这样制订的标准才能经受住理论和实践的检验,正确地引导和促进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其次,要在课程内容上下功夫来破除模式锁定。长期以来,我们的课程文件存在着课程目标不具体、操作性差、难以评估等问题。有学者认为通过目标的细化可以突破其模式锁定,但是目前我们的课程标准中存在的巨大问题不在目标上而是在课程内容上,课程内容的不明确,不具体,导致了课程目标的难以操作。在课程内容上下功夫,明确学生应该学什么,如何学,如何学会,是未来制定一切标准的出发点与归宿。
四、小结
“路径依赖”现象的存在并非偶然,它是制度更替必然要经过的程序。改革之路漫漫应该且必须要借鉴以往的经验与教训,这种不断犯错不断改错的过程也正是破除路徑依赖的过程。改错的前提是发现错误,破除锁定的前提是发现哪里被锁定了,自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又一个五年过去了,仍存在教师把课标“扔一边”的现象,“扔一边”不是完全不看而是对课标的理解不透彻。当然这与课标的编写有关系,但也教师本身也有责任,要想破除路径依赖更需要多方面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路径依赖理论研究进展评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08):1-7.
[2]曹瑄玮,席酉民,陈雪莲.路径依赖研究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03):185-191.
[3]丁奕.转型地方高校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163-168.
[4]张铭凯.小学语文能力目标嬗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3.
[5]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1956年语文教学大纲述评[J].课程·教材 教法,2008(01):85-91.
[6]曾素林,郭元祥.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3(01):42-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