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融合的教学探究
2017-09-08王慧晴
【摘 要】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绘画艺术中的瑰宝,有着鲜明的我们民族艺术特色和个性。能够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水墨画作画不受构图限制,它用水墨的干、湿、浓、淡来表现虚与实的意境。让学生从小接触水墨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还能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也是水墨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诗与画的结合,在于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让学生在头脑之中形成画面,并通过水墨画充分地展现出来。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有责任通过少儿水墨画教学,使学生能够喜爱水墨画,能够欣赏水墨画,并能会画水墨画,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绘画艺术的美的感悟,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目的。本文结合初中水墨画教学实践,对学习水墨画与诗歌融合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水墨画与诗歌的融合
一、理论基础
1.“诗画一律论”。东坡先生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所谓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都是在说“一律”;而“天工与清新”是说诗与画要么是巧夺天工,要么就重在新颖清雅。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在其著名论著《画论》中说“画”是“嘴巴哑的诗”,“诗”是“眼睛瞎的画”。
我们引导学生把诗歌与国画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再次感悟曾经语文课所学过的诗歌,领悟想象诗歌所构织出的意境美,并把自己感悟到的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诗与画一同展示它们的美。
2.国画“六法”论。国画表现有“六法”是南北朝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六法”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个方面。我们重点研究前两项。气韵生动:气韵指什么呢?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气韵生动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也就是“形神兼备”,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更有意境之美。骨法用笔: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如果我们把气韵生动理解为“神”,那么也就可以简单地把骨法用笔理解为“形”了,形神兼备加之艺术的留白就能创造出美妙的意境。
二、诗歌意境
所谓意境,简而言之“意”即为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情感,“境”就是景象画面。诗歌中的意境是创作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令人心颤,产生空灵之感,眼前勾勒出一个凄美的画面,产生无限的遐想。中国水墨画中的“意境”是指在水墨画作品中,画家在描绘事物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感染力,它所呈现出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能使观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开拓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不仅在头脑之中形成画面,也能通过水墨画充分地展现出来。画中大片的留白,画的旁边还加上题款或诗词,诗就成了画的一部分,从而将诗与画完整统一起来。
三、水墨画教学方法的探索
国画教学内容多以花鸟为主。近年,水墨画教学内容有静物、动物、人物、风景等多种题材。作品既有笔墨情趣,又不失中国画特点。在国画教学,教师要注重引导儿童观察生活,给孩子们自由空间,要体现创造性教学的特点:生动活泼,画面充满了儿童天真、淳朴的稚气。
“化诗意于画境”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艺术形式。融合诗歌、画作、诗境、画境等人文营养,凸显或隐匿着民族情怀、魅力人格、道德情怀等等。化诗意于画面之境,是修心育德之功的教学方式。同时从年龄心理特点出发,用“化诗意于画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诗画兴趣,拓展美术教学范畴,探索当今用水墨画表现诗歌意境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学生的诗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诗与画的结合”教学法
在造型艺术中,绘画与文字的关系最密切。诗,乐也,以耳治;画,形也,以目治就是最好的体现。
1.中国诗与画相结合,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的。一首好的诗歌给人的意境会在大脑里呈现出一幅画面,而一幅好的水墨画所表现的意境也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诗与画形式虽不同,但互相渗透却可使艺术达于绝诣。所以化诗意于画面之境,不失为修心育德之功的教学方式。从年龄心理特点出发,用“诗画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诗画兴趣,拓展美术教学范畴,探索当今初中生用水墨画表现诗歌意境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学生的诗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写生与临摹结合教学法。通过实践教学以及听老教师的课之后,写生对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情,而且他们愿意静下来去观察静物或是景物,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还能创造性的联想。
写生是发展传统的必经之路,以大自然为师是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传统美术教育十分重视临摹在教学中的作用,其目的就在于训练学生以形成有关中国绘画的预成图式和表现模式,使学生以人文情怀的眼光看待自然,以中国画的方式表现自然。同时,临摹也是学习水墨画的方法。对一幅画的临摹和欣赏过程中,自然会引申到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和再思考,虽然对12-14岁的孩子来说,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有些困难,但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能为学生打好理论和笔墨技法上的基础。
3.结合美术馆进行水墨画的教学。美术馆、博物館不应该只是展示,更应该起到教育的作用。在美术馆、博物馆里陈列水墨、国画作品时,让学生走进美术馆、博物馆,亲身接触、观看这些国画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就如同古人主张的“阅尽天下名迹”。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走进美术馆学习国画还增强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总之,美术教育在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的水墨画也应该是初中生学生应该学习的。就如同毕加索所说的他毕生都在学习如何像小孩子一样作画,水墨画是让人惊艳的、永不凋谢的奇葩。
【参考文献】
[1]姜澄清.《诗学与画》,《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作者简介】
王慧晴,学历:本科,职称:中二,从教7年,研究方向:初中美术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