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管理研究

2017-09-08童珺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财务部职能部门目标

童珺

摘要:预算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步完善,基本成为我国和其他国家普遍使用的一种管理手段,但是总的来说发展并不成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预算管理理念落后,对预算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预算编制方法存在局限性,导致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缺乏有效的预算考核激励制度,低估了预算编制对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预算管理缺乏战略的明确指导;预算执行缺乏力度等等,對我国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企业的发展可以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预算管理

近年来,国家与企业也都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关于预算管理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一、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

1.西方预算管理的发展

西方预算管理方法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完善。在20世纪初,美国标准成本会计的出现,为预算管理方法提供了基础。1921年颁布《预算与会计法案》,推进了预算管理思想的发展。之后预算管理方法在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产生后很快应用于大型工商企业之中。20世纪40年代预算管理吸收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上下结合的民主预算管理思想。20世纪70年代,零基预算管理方法在西方国家兴起,使预算更加注重长期和整体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将企业的供产销等一系列资源纳入管理体系之中,形成了面向企业供应链的预算管理。其间西方预算管理理论不断完善,研究了预算和代理理论以及激励研究,明确预算对于激励行为的影响。且不断地将预算与企业战略发展相结合,研究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战略地位所对应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和方法。

2.我国预算管理的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家已经提出预算管理的思想,而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预算管理的方法才开始从中外合资企业开始实行,在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引入我国。2000年9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明确提出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2011年11月,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投资项目的预算控制。一系列规范的颁布,推进了预算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虽然我国大型企业,中央企业已经使用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制度多年,但我国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仍旧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预算管理定义分析

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来分配企业的实物、财务、人力、信息等资源,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效的组织协调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目标的手段(谢获宝,2001)。

目前预算管理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另一种观点认为,预算管理是一套编制、执行、审核、监督、激励一系列可操作的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根据战略规划,经营目标,所掌控的资源等情况,利用企业的财力、人力、物资、信息等资源,制定的一系列关于企业经营的预算规划(王晓武、乔吉俊,2005)。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全面预算通过实际数和预算目标数的差异不仅可以在事中控制企业发展的轨迹,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而且可以在事后对于各职能部门进行评价。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完整的、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覆盖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系统工作,是一套严密的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大致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考评和激励。

预算的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而预算目标值的确立又是预算编制的起点。没有一个明确的企业经营目标,好高骛远的目标值和过于低估的目标值都是对企业发展的制约。而目标值的订立不仅需要与经营目标相结合,还要考虑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之后,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的可实现性。再将预算目标层层划分下放于各个职能部门。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合作,在各职能部门都认可预算目标时,需要据此编制出详细的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等。

没有预算的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就没有实现的意义(许明,2014)。为了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在各职能部门实现,必须有一套良好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在各职能部门落实责任,将具体责任分配到人,以免出事找不到人。明确奖惩制度,不仅可以调动职工积极性,而且可以监督职工的不作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监督与控制必不可少。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确保企业正常发展,监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预算管理目标的差距,以控制企业发展。

在预算执行完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即是预算的考评与激励。没有一个良好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将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员工下一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在预算执行完之后,企业分析预算目标和实际完成数,通过一套良好的考评机制,给完成目标的各职能部门、各员工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职能部门、各员工进行惩罚。以完善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个良好的预算管理还需要分析与反馈机制。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回去,以保障下一年预算管理得更好。

二、目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多经营者已经开始重视并运用预算管理来管理企业以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仍旧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且企业整体对预算管理都缺乏深刻的认识。

(一)预算管理机制、组织机构不健全

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经营者往往不重视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只关心企业内控制度,只在乎节约企业开支。企业在预算管理机制往往不健全,没有建立书面的规则条例,没有分配企业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监督,评价,反馈等环节的具体操作,从而导致预算管理混乱,发生错误不能准确到人,既不能让员工产生约束力,也不能具体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没有良好的管理机制的监督,发生事情之后只能不了了之。预算管理也没有具体的组织机构,只有默认财务部是具体操作的机构。没有明确财务部的职能,更没有各职能部门的合理分工配置。导致各职能部门一致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的事情,而不主动积极配合财务部的工作。endprint

(二)企业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低,具体表现在财务部人员稀少,而且人员的素质不高这个方面

财务部人员对预算管理的熟悉程度低,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往往只能编制短期预算,不能编制长期预算,只关注于企业的短期目标,不能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相结合。财务部往往只能编制业务预算,财务预算,没有能力编制资本预算,往往难以准确把握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

(三)高管对于预算管理制度认识不足,只将预算管理当作事前的计划

企业高管对于预算管理认识不足,预算只是对于未来事情的提前计划,没有理解预算管理对未来事情做提前的计划是为了在事中更好的控制事情的发展和进程,更重要的是对于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对企业发展进行控制,在事后对预算管理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在下次预算管理中做得更好。而企业预算管理往往只是虎头蛇尾。

(四)其他职能部门不配合,预算工作开展不开

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员工普遍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本职工作(梁海彬,2014)。同时预算销售目标值下降,从而产生生产目标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导致预算管理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在制定规范后,各部门的利益被压缩,因规定了各部门的开支,其他部门会埋怨财务部多管闲事,没事找事。财务部则认为为了让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费尽心力制定的预算管理方案,而其他部门不配合相应工作,以致预算管理很难在企业中发展开来。

(五)预算管理的编制没有经过企业各个部门共同探讨而出

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管理方案时,没有经过各个部门的共同研究探讨,只是根据历年来的预算数字,历年来的实际成果和自己拍脑袋得出的数字来编制预算管理方案。编制过程也是自上而下的单一的过程,由经营者对于本年的期望而确定一个大概的数字,再由财务部根据这个数字通过自己的分析来分配各职能部门的任务,最后通过各职能部门讨价还价得出。预算目标的设定根据经营者意愿和喜欢而设定,与预算管理科学的管理理念相驳。同时由于利益冲突的存在,各职能部门会低估预期收入或者高估预期的成本,从而会产生预算松弛。

(六)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一种倾向是因循守旧,以历史情况作为评判现有和未来的依据

比如,职能部门用以前年度日常支出作为编制预算的标准,职能部门就可能故意扩大日常支出,以在以后年度获得较大的支出预算标准。所以必须有一些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和方法来克服这种倾向,如“零基预算法”就是克服这种倾向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否则,预算很可能变成掩盖效率低下部门的有力武器(徐浩菁,2014)。

(七)没有良好的激励措施,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了解不多,也认为预算管理对于自己没有影响,概因企业没有良好的激励和惩戒措施,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如何完善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

(一)要引起企业全体人员的重视

只有企业每个人都意识到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重视预算管理,才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预算管理体制(杨春霞,2014)。而要引起全体人员的重视,管理层需要以身作则重视预算管理,不仅要在企业中宣传预算管理体制,更要认真贯彻执行预算管理的方案。管理层需要认识到预算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预算过程,更是一个控制过程。更需要认识到预算管理不仅能提供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也可以为企业发展做决策时起到一定的作用。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是一个良好的企业预算管理的开端。企业预算管理体制仍旧不健全,还需要编制更加具体。具体规定预算在编制过程如何编制谁来编制,执行过程中如何监督谁来监督如何控制谁来控制,在预算结束时如何评价如何分析如何反馈等具体问题。在完善预算管理体制的同时也需要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职责以及各部门在资金运用,资源分配上的权限。管理层应安排各个部门学习预算管理体制,阐述预算管理不是单一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统一配合,共同努力。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对预算管理有了统一的认识与了解才能更好地促进预算管理的执行。预算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还是全体部门,全体员工,整个企业的工作。预算管理必须要让各职能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了解自己在预算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西方国家的企业集团中,企业对预算管理制度很重视,专门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来处理预算管理工作。而本企业中财务部人员稀少,需要管理层引起足够重视,应该加大财务部人员的数量,定期安排财务人员对预算制度的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二)预算管理的起点是编制预算管理方案

一个好的预算管理是由一个好的预算管理方案开始。应该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研究验证而来。企业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需要企业各职能部门各员工都参与进来。管理层根据本年的经济、政治环境,企业产品的生产周期等因素综合合理的确定一个目标值。而财务部把这个目标值,根据往年的数据大致先分配到各个部门。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能完成的额度,再统一各个部门召开一个研讨会,来合理分配各个部门的目标值。在确定了各个部门的目标值之后,再统一报经管理层分析确定。一个好的预算方案都是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反复复不断验证而来。

(三)预算管理是自始至終从头到晚的管理体制,而不是虎头蛇尾的管理体制

预算的执行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没有预算的执行,再华丽的预算管理方案也无从施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监督企业的发展,在实际偏离预算过程中,控制企业发展过程。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际产生的结果与预算结果相差巨大,应及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若因预算方案出错时,需要及时更改预算方案,而若因实际生产出错,则需要及时控制改正错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事中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预算管理为了更好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监控事态的发展,控制事态的进程,避免企业发展产生错误。预算的监督也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协作。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预算目标,将具体的目标、工作细分分配至人,通过建立的预算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各员工的具体责任。各部门、责任人严格监督本部门、本人对于目标完成的进度,进行分析调节。

(四)良好的奖惩激励措施是预算管理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建立考评机制的同时把握好奖惩措施,对于激励员工积极性,对于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将预算管理和绩效考评相结合,同时采取岗位责任制,落实每个员工的职责,确定每个员工的完成度,来对员工进行考评。同时企业的奖惩措施应该适度,不应该过度奖励与惩罚,也不应该过低的奖励和惩罚。

(五)预算管理中事后的反馈与启示也非常重要

在企业年度预算结束后,对于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企业根据所本年度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在下一年度能完善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夏文全,闫旭东.企业预算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oriental enterprise culture,2014(06)

[2]徐浩菁.分析思考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J].价值工程,2014(28):168-169.

[3]梁海彬.企业预算管理现状与创新方式分析[J].财经界,2014(26):86.

[4]杜梅雅.谈企业预算管理问题[J].机械管理开发,2006(04):124-126.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务部职能部门目标
完善与提高医院计划财务部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财务部的会计电算化运行安全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首次邀请政府职能部门旁听大会发言
轮胎企业职能部门的设置和管理要点分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