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研究

2017-09-08罗杰思曾凯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资产减值处理对策

罗杰思+曾凯

摘要:上市公司进行必要的资产减值可以增加企业利润的含金量,有助于改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本文主要是从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着手,继而与国际准则加以比较,主要揭示两者在资产减值确认、资产减值转回、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等方面的差异,为今后的资产减值准则国际趋同更深一步的理论研究趋同提供依据。

关键词:资产减值;减值转回;利润操纵;处理对策

1.资产减值确认的比较

1.1减值迹象的比较

国际准则规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则资产发生了减值。在估计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从以下这几条来考虑:首先,资产所在的市场环境等因素,包括市场价格以及类似资产的价格是否存在严重下跌的情况;其次,其所在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等因素,国家是否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会对资产的价格及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三,相应的市场利率或折现率因素的影响;第四,该项资产是否能如预期的那样,依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是否存在损毁、过时、陈旧的情况;第五,企业资产的使用方式已经被改变,且做出了重大改变;第六,资产的价值发生改变,且经过了内部的证明,有明确的数据证实。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存在这些迹象,表明已减值:前四条与国际准则完全一致;有一点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出入,我国会计准则中有这样的表述:“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我国最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颁布解决了长期以来上市公司单纯依靠人为判断计提减值的问题,只要资产符合减值迹象当中的任何一项,都应计提减值,这使减值变得有据可循。我国在大体上与国际准则与其是一致的,可仍然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我国规定显然对于迹象的表达还过于笼统,实际确定时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总的来说,减值迹象的认定还是需要人为经验的判断,所以不管是国际准则也好,我国准则也罢,对于减值的判定都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

1.2确认时点的比较

国际准则表明企业需要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所有资产进行各方面的检查,看看有没有实际发生减值或有减值的迹象。国际准则对于检查时点规定得比较详细,要求不一样的资产都在同一天而不是在某一个范围期间内进行检查。比如对于存货的检查,就需要根据存货的成本与在资产负债表日假定卖出去能收回的净价相比较,看看谁低来计算存货现在的价值。

我国准则表明企业需要定期对所有资产进行各个方面的检查。如果做不到,那么也至少在每年年度结束做一次检查。检查时需要根据谨慎性的原则来进行大概的估计,看看资产有没有减值或应该计提多少减值。国际会计准则在长期资产确认的时机掌握得比我国要更加灵活,灵活之处就在于能够随时反映减值迹并对减值情况加以衡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2.资产减值转回的比较

2.1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对转回的规定

如果以前计提减值所赖以的迹象消失了,使得资产的市价相较过去有了提高,即资产在未来期间参与主体的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全部利益大于了账面价值,那么就应该对资产以前计提的减值进行转回。但是转回的金额不能超过以前的计提数。对于适应第八号准则的资产,只要计提过减值,如果会计估计变更不发生变化,不管怎样都不能转回来。

2.2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準备转回的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规定如下:

(1)企业需要在会计年度日确认判断有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过去计提的减值损失对现在不合适了,要是有证据,那么就可以重新计算资产可以收回的价值,使资产价值得到真实反映;(2)企业在计提减值后,明确指出只有当资产在未来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预计能给企业带来的全部利益所涉及的会计估计变更有改变的情况下,才能将以前计提的减值进行转回处理。(3)由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而增加了资产的账面价值,此时的账面价值不得高于以前年度没有计提减值损失时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折旧摊销费用;(4)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立即反应在利润表中;(5)商誉减值损失以后不得转回。

两者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国际会计准则对于转回规定的更详细,我们应该以国际准则为标准,对于上市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针对它们减值损失的判断标准和转回时点,最大程度地限制某些上市公司通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来操控利润。

3.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比较

3.1我国会计准则与制度对资产减值信息披露规定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对于那些计提了减值损失的资产,在报表上面反映时应该用净额来显示。若是遇到了会计政策或者会计估计变更的问题,应该进行批准和备案,同时也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适当说明。若果是上市公司,证监会还要求其提供纸质材料,详细进行损失的估计和会计处理方法。

3.2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信息披露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披露的内容,要是在当期确认的损失或者转回的损失金额比较大,大到足以对财务报告有重大影响了话,披露的内容就还要增多了。比如,还要披露这些提取的损失和转回的损失金额,还要披露是什么事情以及什么原因要对这些资产计提减值或者转回计提的减值等。那如果是对于单个资产的情况,企业应该对这个资产的一些内容进行描述。比如它的性质还有范围等等。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借鉴一下国际准则,从准则制度上对这些上市公司做出一些约束,也需要从实践上监督它们的披露情况。

总的来说,虽然两者已经越来越接近了,可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但这种情况还是很普遍的。因为准则的制度是为了适应本国的需求,只要不与国际准则背道而驰,在符合本国发展的情况下,这些准则的制定就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15年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齐延艳.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产减值处理对策
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及相关处理对策
浅议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资产减值准则在航运业中的应用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私人取证的法律边界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