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2017-09-08魏华
魏华
【摘 要】如何处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关系呢?技巧之一:打破“化学用语”学习中的沉寂;技巧之二:平复“实验探究”学习中的混乱。“动与静”有机结合、和谐共生,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动与静;化学用语;实验探究;有机结合;高效课堂
《增韵》有云“动,静之对。”作为基础自然科学的中学化学,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中,动与静的矛盾处处存在。那么,如何处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关系呢?在这里总结了两个小技巧。
技巧之一:打破“化学用语”学习中的沉寂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用语包括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组成物质的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化学反应的表示(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它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学。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也是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通过本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然而由于化学用语数量多,枯燥乏味,每每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时,课堂便呈现出一片死寂,给人一种曲高和寡的感觉,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如何打破这种“静”呢?
我们不妨将单纯的“传授”改为师生共同的“研究”。通过观察、类比、模型等方式,让学生的眼、手、脑都“动”起来。例如,在学习组成物质的元素时,可以共同“研究”随处可见的各种药品或食品包装袋上的标签,寻找“主要原料”中有哪些成分,有哪些表示的方法?这些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在认识化学式时设置玩拼板游戏,先标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负)价元素两两组合,即刻念出化学式。学习化学方程式时,要求用橡皮泥作材料做水分子结构小模型,在课堂上拆开重组以显示水的分解及合成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这些活动的设计把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引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在学生的思维中建立起“宏观表述”“微观表述”和“符号表述”三种表述形式的内在联系。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就不再死气沉沉了。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如果把课堂做为“知识的传输场”,学生在这中氛围中只能“看到化学”、“听到化学”,而不能“学化学”、“做化学”,长期地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不但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更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正如教育家叶澜所说“课堂上要力图把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因此只有学生“动”起来才能保证知识的“鲜活”。
技巧之二:平复“实验探究”学习中的混乱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義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阅读、调查、资料收集、观察、讨论、反思等方式,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而课堂秩序是否井然有序是完成实验教学的前提,由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又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就会混乱不堪,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平复这种“动”呢?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设计实验,学生按固有的设计实践,这种以教师为“绝对权威”的课堂,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参与度明显下降,部分学生还会出现不满情绪,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就不能得到保障,如果在探究活动中遇到异常问题,学生不但不能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可能还会出现起哄等不良现象,使得课堂秩序更加混乱。
所以我们可以把“设计实验”改为“设计问题”。以问题作为主线,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结果。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1.把握准方向,问题不偏离“探究轨道”。虽然我们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己进行实验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地位的淡化。恰恰相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对实验探究课的成败至关重要。2. 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爱喝的可乐标签上写碳酸饮料,为什么不写二氧化碳饮料呢?二氧化碳溶于水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你可以设计怎样的探究证明该化学变化呢?”。3.实验探究过程中“新问题”的处理。一次实验探究活动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化学反应组成,受具体的化学环境、反应原理、化学试剂的纯度、溶液的浓度、实验操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生实验探究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新问题”,“新问题”也即新生成的知识,此时教师要及时捕捉教学时机,形成更具价值的教学生成。4.课堂问题的延伸。实验探究活动不要只拘泥于课堂,还可以利用所学知识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如在学习了酸碱的性质后,让学生在家用食醋除水垢、除锈等,让生活实际成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问题串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敏捷,同时问题的设计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促成学生自己探讨,学生能发现问题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叶澜)这样我们课堂秩序就能稳定下来,课堂教学节奏也就控制在预设的范围内了。
动与静虽然是相对立的,但又是相辅相成的,犹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我们的化学教学能犹如《周易》所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使“热烈”与“沉默”二者有机结合、和谐共生,那么我们的课堂便是充实高效的。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3]《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