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导读”,激活“悟性”

2017-09-08时小云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灯火友情大树

时小云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盛行起了“读”风,有人用“‘读占鳌头”来描述。虽然读得充分,但是不少课堂读的质量不高,是不求甚解的读,多次重复的读,是失去悟性、智慧和人文底蕴的读。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感悟”,强调“悟性”的培养,强调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克服一味诵读带来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弊端,我县教研室推出了“导读自悟”阅读教学模式。“导读自悟”教学法就是以“重理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和重习惯”为原则,抓住“文贵自得”“读中有悟”的特点,指导学生以读为核心,倡導“预读感知,以思促读→细读课文,以疑促读→精读课文,以问促读→诵读悟情,以情促读→品读内化,以读悟写”这种新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下面我就以人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去年的树》一文为例,谈谈本人一些粗浅的做法。《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故事主要由四次对话构成,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美丽而略带忧伤的故事。读后不仅使人感动,更是叫人潸然泪下,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悟那种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呢?我在认真钻研教材,反复推敲后,认为本课采用“导读自悟”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预读感知,以思促读

本环节设计主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本文的写作是以对话为主的,为下面的精读课文作好铺垫。我让学生根据所给提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本文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曲折,直接说出内容大意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让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明年春天唱歌给它听)。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树不见了),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树根)、(门)和(小女孩),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唱起了去年的歌)。学生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而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细读质疑,以疑促读

“悟读”应以“质疑”开始。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要让学生“掏”出文本中最宝贵的可感因素,让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有吸引力的问题。因此,我让学生在细读课文前,提出质疑:如(1)鸟儿为什么要对着灯火唱起去年的歌?(2)为什么作者以“去年的树”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再进行引导,让找出体现树和鸟儿是“好朋友”的语段,多读读,抓住“天天”一词感受小鸟与大树的友情。再指导学生读树和鸟儿去年冬天分别时相互约定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读对话感受树的依依不舍,并读出鸟儿回答时坚定的语气。通过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文我一体,文中有我,我中有文,让他们和文本零距离接触。

三、精读释疑,以问促读

精读释疑是让学生扣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课文“为什么这样写”。读中感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为学生释疑)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想象读、同桌练读、教师引读、配乐读、分角色读、比赛读、默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走近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在《去年的树》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的“四次对话”。如,重点指导朗读小鸟和大树临别时的对话,我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感知课文。又如在学习鸟儿和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的三次对话时,我通过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激起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体会小鸟满怀希望、一次比一次着急的心情后再次朗读,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一种感觉。有了对文字的感觉,才能自然地将这种感觉渗透在表达中,渗透在朗读中,达到以情带读。总之,在读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文本情境中,在读中让学生感受鸟儿和大树之间的深厚友谊,在读中品出小鸟留下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在读中获得懂得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四、诵读悟情,以情促读

诵读悟情是要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诵读,让学生感悟鸟与树朋友之间的深情。童话讲究意境美,如果在教学中能展现童话的意境美,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内容,从而让学生和文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为此我创设了两个情境,第一个是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的幸福情境,另一个是鸟儿找到已经变成灯火的大树他们离别的情境,在这样一个幸福一个伤感的情境中,配以相应的音乐,教师先范读,引导学生以读促悟,悟后再读,读悟结合,从而完成师与生,生与师,生与文本的深度交流。

最后,我主要抓住了文中两个空白点引发想象。一个是引发他们想象鸟儿天天给树唱歌的情景,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鸟儿和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从而为理解下文做好铺垫。第二个是鸟儿找到变成灯火的大树时,引发他们想象此时鸟儿心中会想些什么?第三个是引发他们想象鸟儿唱完了歌又看了灯火一眼时,他可能会对灯火说些什么?从而完成文本的补充和再创造,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鸟儿内心的伤感和对大树的眷恋。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诵读课文,感悟真情。

五、品读内化,以读悟写

在学完课文后,我这样设计:“虽然鸟儿带着伤感飞走了,她却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珍爱友情,信守诺言!课文学到这里,作为读者,你肯定会有很多话想说,那么,你想对谁说呢?”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即跳出课文去审视,引发学生与各种角色进行多向对话,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课文的潜在含义。同时,也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文本资源,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小练笔,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古人云:“学贵自悟。”“导读自悟”教学法则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他们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让学生在画画、问问、想想、说说中读读,于变化中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自始至终能有滋有味地参与学习活动,卓有成效地吸收、内化、积累,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总之,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只要我们掌握“导读自悟”教学法的内涵,确立学生本位观,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在“悟”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的境界,相信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灯火友情大树
向美好友情进发
当友情遇到禁忌
大树的日常
我有友情要出租
我们的友情
大树的梦
《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