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信用风险对策研究
2017-09-08沈怡林
沈怡林
[摘 要] 商业银行在当前实体经济去杠杆、产业结构调整、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的态势下,经营风险加速暴露,且表现最为特殊、风险程度最高的就是信用风险。因而提高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对自身生存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稳定性作用,也可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当前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商业银行应该优化授信投向,强化信贷业务全流程管控;强化风险控制能力,实行有效的动态分类管理;提升基础管理,强化风险管控作用;夯实层级监管,促进信贷业务风控水平有效提升;传承信贷风险文化,提高信贷人员职业素养。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信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9-0157-02
目前我国已进入“十三五”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随着“十三五”以来“三去一降”的宏观调控,经济增速减慢、经济结构调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担保圈、担保链风险蔓延,引发企业债务违约,使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控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公信贷业务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不良资产不断暴露以及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日益加大,这些都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表现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信贷业务仍占主导地位,且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很高,致使信用风险过于集中[1]。巴塞尔协议III中提及的三大风险中的信用风险占比高达90%的现状,说明了部分金融机构在加强对客户的竞争和管理的目标战略中以及在借款企业群与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成为一种独特博弈的活动中,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资源竞争及管理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信用风险管理。归纳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选择对公客户存在一定偏差,缺少相关应对措施
受多方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在应对对公客户选择上常出现的问题有:一是部分基层机构为实现目标任务而采取逆向选择能够完成考核指标的客户,致使客户准入标准降低,为风险隐患埋下伏笔;二是对新常态下客户风险特征研究不够,对风险迁徙规律总结掌握不透,风险预警、预控敏感性不强,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2];特别是对客户退出策略研究力度不到位,应对退出行业的客户缺少相应的办法和经验。
(二)内控管理不当,增加信用风险等级程度
一是信贷人员对管控风险的核心要义把握不当。日常实践中,信贷经营管理人员的配备往往与资产质量形式要求不匹配、不適应。或者片面地、过多地注重于形式上的合规与否,没有真正把控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或者因个别客户经理责任意识欠缺,贷前调查信息掌握不真实,导致管理粗放、风险把控不严等有章不循的现象发生,甚至有因微小、低级错误导致重大影响的问题出现。
二是有的商业银行实施机构扁平化管理。人员调整幅度增大出现了基层机构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新,缺乏社会经验和业务经验,在工作中很难处理问题较为复杂的信贷业务[3]。由于基层单位“以老带新”缺少机制性安排,合规观念和业务技能传承不到位;加上个别管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和监管政策学习不深、掌握不透、传导不力,业务操作缺乏正确指引,这种因体制机制存在问题导致对公信贷不良率显著回升,虽属个别现象,但引发的信用风险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纠正。
(三)对公信贷业务跟踪预警及监管不够到位
贷后阶段相关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商业银行的部分分支机构对信贷资产观察名单的工具认识不足、运用不够,对公风险客户跟踪预警管理不到位。有的分支机构预警跟踪覆盖率不足50%;还有的分支机构对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提示预警事项核实处置不够及时。二是不排除各层级管理贷后检查流于形式,存在对信贷资金流向监管不到位、押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二、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成因
(一)去产能行业和区域行为不规范是不良率攀升的重要因素
1.受去产能政策影响的相关行业信用风险较为突出
近年来,东北一些资源型区域的商业银行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很高。特别是从事煤炭开采、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资金密集型传统行业的客户占比较大,导致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的产业链及项目的信用风险尤为突出。因受去产能大型客户不良率的影响,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率高于全国同业平均水平已成不争的事实。
2.外在不规范行为影响商业银行客观管控能力的有效发挥
一是有些新增项目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权限不透明、程序不规范、行政许可边界相对模糊,商业银行很难判断或质疑政府行为的行政效力;二是受经济形势、地域、所在行业以及同业竞争的影响,一些强势客户和已暴露风险的客户主动配合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的意愿不强,造成商业银行合规管理阻力较大。由此所见,外在不确定因素对商业银行而言,防控其负面影响带来的不良率攀升问题也应值得高度重视。
(二)信贷从业人员素质差异导致客户准入控制不严
内在因素方面,信贷人员自身素质状况一定程度影响着管控风险的准确把握。个别商业银行因对信贷客户准入控制不严,引发首笔贷款即成不良情况较为突出。究其成因,一是部分机构对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定位不清晰,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4],重业务指标,忽视内控合规管理,存在主观合规意识欠缺,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二是受经营压力、竞争环境的影响以及指标任务的利益驱动,未严格按规定放款,放松业务办理要求。三是信贷人员组织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商业银行对公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亟需提高是导致对制度理解存在偏差、执行力度不够、风险评价不审慎、贷后检查流于形式、押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屡屡发生的原因,此种情况下信用风险的产生将不可避免。
(三)信贷风险管理预警机制缺失对风险管理造成不当影响endprint
由于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缺陷,使信贷风险管理预警机制缺失,内控检查往往流于形式。从商业银行监管督导存在的问题看,整改审核督导和具体整改工作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表现在:一是管理部门整改工作侧重于定制度、提要求、下任务,但对问题成因缺少主动分析,对基层整改实际情况缺少主动了解,对整改工作的指导、帮助和监督缺少主动作为;二是具体经办机构整改工作侧重于完成领导批示和考核指标,审核部门的指导和协同存在不到位现象;三是同级部门之间缺乏主动配合、协同整改的意识,问题容易被遮掩,同级部门相互监督、制约不足。
三、加强对公信贷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优化授信投向,强化信贷业务全流程管控
总体看,商业银行除要积极应对去产能相关行业大型客户的集中度风险外,还要主动应对新风险、抢抓新机遇,开展优质企业的信贷营销工作,调整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公司信贷业务结构,制定客户退出计划。在具体工作中:
一是在优化客户授信投向方面,进一步优化授信流程。严格执行贷前尽职调查要求,规范落实尽职调查流程;进一步提升审批及放款申报材料质量;做实贷后管理和贷后检查,加强对公客户跟踪预警管理系统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对公客户预警覆盖率和有效性指标的落实;提高风险分类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信贷资产分类偏离度。
二是实施有效的退出机制。商业银行应认真落实信贷政策要求,主动优化信贷结构。要严格按照政策标准优选客户,坚持有进有退、有保有压,持续优化信贷结构。通过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严格执行“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求,严控高风险领域信贷投放,主动退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低端制造业、库存压力大行业、不符合绿色信贷要求的企业等客户。
(二)强化风险控制能力,实行有效的动态分类管理
一是有效应对风险高发态势,强化信用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加强系统工具运用,强化风险分级预警,提升风险预警预判的主动性和前瞻性。落实风险控制缓释分类管理,有效化解风险隐患。
二是进一步强化信贷资产观察名单管理,着力增强风险预估和化解处置能力,针对不同分类,采取“一户一策”的管理方案。完善重大信用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减少资产损失。
三是结合经营实际,对可能存在的产能过剩行业、区域风险进行重点关注。要通过综合分析高风险行业贷款占比、信贷资产质量、潜在信用风险总量、风险集中度等因素,提高“三早”意识,即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实施“早發现、早化解、早处置”,确保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三)提升基础管理,强化风险管控作用
一是进一步强化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提升客户风险意识水准。要通过对各类产生信用风险的引爆点、传导路径和成因分析,使信贷管理工作达到主动深入,防患于未然。特别要重点关注商业银行内部处于重组观察期内或采取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等方式的正常关注类贷款客户,对正在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信用风险情况,对多头授信、担保圈情况以及未划分为不良的产能过剩行业债务人授信情况等内容,及时跟进、了解把握,确保客户风险分类的准确。二是继续提升信用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工作水平。通过利用有效的信贷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贷款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及早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风险。要在摸清辖内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底数及范围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穿透式”管理。
(四)夯实层级监管,促进信贷业务风控水平有效提升
一是优化信贷风险组织结构。通过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状式监管模式,强化风险意识,使信贷管控督导达到“做实、做细、做到位”,通过“深耕细作”,完善并提升商业银行各层级信用风险管控水平。
二是严把合规操作,有效落实贷款“三查”。确保贷款“三查”工作能够严把“三关”,即:贷前严把准入关,对客户评级等资质情况进行严格审核;贷中严把落实关,认真落实贷款发放条件,保证授信审批业务申报材料质量及放款审核材料申报质量;贷后严把管理关,及时掌控客户经营状况,确保贷款使用情况真实。
(五)传承信贷风险文化,提高信贷人员职业素养
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根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之中,促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得到有效实施。一是强化培训力度,加强信贷人员队伍建设。商业银行应通过持证上岗管理,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提升信贷人员的实战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弘扬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应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主体责任,落实资产质量管控要求,增强员工尽责履职的自觉性,使防控信用风险成为信贷人员的自觉行为,并根植于自我管理和意识之中,营造一个“不能违、不敢违、不愿违”的良好信贷风险管理氛围。
总之,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是实现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信用风险管理,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通过客户交易大数据管理的有效识别,提升自身风险控制水平,并针对市场经济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只有跟进时代变迁的步伐,才能把控风险、降低风险,实现商业银行资产效益最大化,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耿丽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经贸实践,2017(2):92.
[2]姚进杰.新常态下强化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思考[J].工程经济,2015(4):124-128.
[3]柳忠海.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24.
[4]姜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J].商业经济,2017(1):164-166.
[责任编辑:高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