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的历史嬗变及其舞蹈艺术特色研究
2017-09-08李芬
李芬
【摘 要】花鼓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融合了大量民俗民风,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保留了原有的文化风貌,浓缩了当地人们的智慧,被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花鼓戏作为一种以民间舞蹈形象为主的项目,加大对花鼓戏的保护,实现了对民族传统舞蹈的保护。本文对花鼓戏的历史嬗变进行简要介绍,对花鼓戏的舞蹈艺术特色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花鼓戏;历史嬗变;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53-01
一、花鼓戏的历史嬗变
花鼓戏艺术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明朝初期,是建立在淮北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艺術剧种,在我国的淮河以北地区广为流传。花鼓戏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是以说唱为主,随着历史的发展,融入了较多的地方特色,逐渐嬗变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剧种,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当地人们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
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花鼓戏吸收了民间的杂技艺术,例如“顶人”“四门八叉”等,将舞蹈作为花鼓戏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同时,花鼓戏也吸收了大量的花鼓灯舞蹈艺术,例如“大武场”“压花场”等,后来受京剧、泗州戏的影响,逐渐减少了歌舞成分,逐渐向戏曲方面进行转化。在民国时期,花鼓戏的发展进入到停滞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部门意识到保护民间艺术形式的重要性,加大了对花鼓戏的抢救工作,并且将其纳入到传统剧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1]
二、花鼓戏的舞蹈艺术特色
(一)花鼓戏的两大舞蹈特色
第一,花鼓戏的发展建立在戏曲艺术的一般程式基础上,对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花鼓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当地的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实现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及创新。在花鼓艺术表演中,注重舞蹈动作,主要是运用舞蹈来表现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生产耕作。花鼓戏从生活中取材,其创作理念既来源于生活,又展现出了较强的艺术特色,演员在表现过程中,舞蹈动作非常细致和逼真,展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能够很快与观众达成共鸣。
第二,花鼓戏舞蹈在表现过程中,展现出了较强的喜剧性风格,演员通过生动的表演,将人物与剧情有机结合起来,展现出生活的本质特征,塑造了强烈的喜剧效果。花鼓戏的舞蹈表演以喜剧为主,在表演过程中,要时刻想办法逗观众笑。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与演员深厚的生活积累有较大关系,将生活中的喜剧因素融入到舞蹈表演中,展现演员高超的表演技能。花鼓戏凭借舞蹈艺术表现手法获得了大众的喜爱。[2]
(二)花鼓戏舞蹈的程式套路
1.旦角舞。旦角舞通常在压花场中出现,该舞蹈方式主要包括四个元素。第一,步式。主要分为小碎步、大碎步、快碎步及慢碎步。第二,舞蹈程式。主要包括剪子股走、圆场走、担水走、踮脚尖走等。第三,手式。主要包括单手及双手两种形式,需要运用手进行大摇摆,或者使用手巾进行,选择哪种方法,应结合剧情决定。第四,压。包括单压和双压两种,选择何种形式与剧情发展有直接关系。
2.生角舞。生角舞又被称为盘鼓。主要包括四个元素。第一,鼓点。有毛儿头、三番子、凤凰三点头等。第二,套路选择。有分腿跳、走圆场、前走后退、骑马式等。第三,花鼓位置。花鼓位置要灵活使用,包括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将多种击鼓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增加舞蹈动作的动感,通过对动作的不断变换,将舞蹈展现在人们面前。
3.歌舞。歌舞又被称为“四门八叉”“大舞场”。在表演时,将“叉”作为一个重要的舞蹈动作,是歌舞表演中的一大亮点,全体表演者上场,同台献艺,以翻筋头为主,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场面热烈。
4.特殊舞蹈艺术。主要包括“顽石磙”“顶碗灯”及“垫子功”等,其中,“顽石磙”是由老生来完成的,将顽石磙到自身的腹部,两个旦角站在老生的双膝上,在老生的胸部单足站立两个花旦,五个人紧跟节奏一起挥动手中的绸子,演出场面热烈,使观众叹为观止。[3]
花鼓戏是由舞蹈构成的,通过舞蹈表演展现出了花鼓戏的艺术特点,通过对肢体语言的运用,促进了舞蹈动作的创新及发展,展现出了较强的地域性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淮北一带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花鼓舞要想持续发展,需要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趋势,加大对舞蹈动作的创新及优化,融入现代化的舞蹈动作,促进花鼓舞的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罗莎.湖南花鼓戏演唱基础对提高湘籍女歌唱家演唱能力的作用[J].艺海,2016,(12):7-8.
[2]李曼霞.我国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初探——以湖南花鼓戏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36-41.
[3]洪晨.21世纪以来花鼓戏研究综述[J].戏剧之家,2015,(18):12-13.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GY2016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