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理论与实证分析
2017-09-08赵恒
赵恒
摘要:当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变化无常,国家的经济状态极容易受到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货币政策异常重要。适当的货币政策能有效地应对通货膨胀等现象,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本文将探究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理论与实证分析。
关键词:金融稳定;货币政策;货币理论
高速的经济增长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让人们放松了警惕,似乎已经感受不到金融风险的存在。实际上,经济危机爆发往往存在一定的潜伏期。随着信贷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游离于控制范围之外,流动性风险以及杠杆水平等都是引发金融风险的因素,中央银行需要时刻关注价格稳定和金融失衡的问题。
1.货币政策概述
一直以来,货币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统一性。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只关注货币总量的变化,对存、贷款利率进行统一的调整,采取“一刀切”的货币政策模式,在经济平稳的状态下,利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会对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
2.货币政策金融框架的理论模型
根据标准经济学的设定,在市场环境下,货币的产出和通货膨胀主要通过利率机制来调节。通常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的利率比市场的均衡利率高,有通货膨胀和抑制产出的趋势,这时就会出现负的通胀缺口和产出;如果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比市场平均水平低,就会对产出和通胀形成助推,从而产生正的产出和通胀缺口;如果二者相等,产出和通胀的状态会保持稳定。通常情况下,市场主体在微观决策中,不会考虑潜在的金融风险。
在明确产出和通胀关系以及政策利率的情况下,可以对货币政策的金融框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可以掌握金融稳定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情况。利用一家商业银行的决策函数来描述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将风险项目和无风险项目组合在一起是其基本的目标,能够最大化地实现预期收入,设银行投资和风险项目的比例是αt,设预期回报率为rt,无风险项目预投资的比例为1-αt收益率是无风险利率rf。一般情况下,投资于风险项目能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同时,银行破产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银行一旦破产,银行股东将遭受严重的损失,客户和社会也会遭受重大损失,银行管理层会面临替换的局面;对于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失业率增加、社会不稳定等。而且社会所遭受的损失要远高于银行管理层。研究表明,银行的风险承担与其违约率呈凸性相关,因此,将破产概率设为(αt)2的二次设定与实证结果十分近似。
在分析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影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双方面因素,关注其动态反馈机制,在形成最优化目标的利率之前,应明确界定二者的动态博弈关系。如果商业银行的风险决策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同时出台,这就形成了纳什博弈;当中央银行政策先于商业银行的反应,则形成斯坦克尔伯格博弈。在这种框架下,商业银行的最佳风险承担水平与风险项目预期收益成正比,预期收益水平越高,风险承担水平就越高;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成反比,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上升,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降低。
3.货币政策与系统风险性关联分析
在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下,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承担应做出一定的反应,在利率规则上应体现为设定更高的利率规则值,通过这种方式对金融体系的过度风险承担进行抑制,不能仅仅考虑产出和通胀的规则,应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维持金融稳定的需求。相关经验表明,传统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未来的金融稳定性,也没有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评估。在政策的支持下,短视的利率政策希望通过人为的方式将利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这种利率政策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如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台湾与日本都曾在低利率的繁荣状态下遭遇了经济危机。在美国的发展史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现象。这些事实表明,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与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在最近一次经济危机爆发之前,低利率所驱动的廉价资金也在各国有长期的积累。不考虑物价因素,这段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日本和欧元区的利率基本接近于0。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美国住房需求膨胀,资产的价格也不断上涨,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从金融危机前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的利率情况来看,除德国外,其他国家的利率都在比较低的水平。在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中,德国是受冲击最小的国家,在危机期间也表现得非常稳定。而美国是受害最嚴重的的国家。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会刺激金融机构对收益率有更高的追求,从而导致金融体系的风险水平提高,而且低利率的估值效应可能会刺激风险行为的产生。另外,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会使金融机构增加类似的投资策略,导致收益相关性提高,增加系统性资金发生风险的概率。长期的低利率会误导预期、投资及消费,改变金融体系的风险偏好。经济危机之后,金融风险与中央银行利率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关注。研究表明,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银行为了增加收益而承担过大的风险,从而形成更高的金融杠杆,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在传统的金融框架下,中央银行政策利率要通过对产出、消费、投资等变量的影响来发挥作用,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下,金融风险并没有被纳入货币政策规则之中。事实上,中央银行对整个市场的成本“底线”起决定性作用,并影响着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承担情况。作为一种“市场基准”,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会对金融稳定产生系统的、重要的影响。这也表明,传统的货币政策在利率规则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金融风险的蔓延。
参考文献:
[1]姚洁,陈菁泉.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J].金融理论探索,2016,03:25-32.
[2]张成.适应性学习与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