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六认真”的扬弃
2017-09-08蒋建军
蒋建军
【摘 要】在課程改革下,对原来的教学“六认真”(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成绩考核与评定),融入新的内涵,补充新的血液,赋予其新的生命。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学校管理的中心正从教学管理走向课程管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解决哪些理念问题,在实践中如何创新,如何丰富课程管理的内涵。本文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反思,对原来的教学“六认真”进行了修订:从规范走向自主,从执行走向创新,从单元走向多元,从制度走向智慧。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管理;六认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作了重大调整,同时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我们在课改实验一开始,就对以往的教学“六认真”要求进行了反思,并依照新的理念对其进行了修订。对原来的教学“六认真”(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成绩考核与评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的学校课程管理模式。我校出台了新的课程管理办法,使之与新课程的实施相配套,从管理的层面更好地推进课程的实施。
一、从规范走向自主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因为太多的具体化的规范,所以教师只能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与教材来教学、组织考试、评价学生。“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教师教育教学也是学校评价教师的“金科玉律”。在新形式下,仅仅靠教学“六认真”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已远远不够,机械的规范管理应被教师的自主管理所取代。当然,教师在享有课程的自主调整权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教师要慎重决策,要做好详细的实记录,及时进行实验反思,学校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是这次课改的重要精神。现在学生可以自主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以自主选择部分课程。与此相应,评价必须多样化、个性化、动态化、非标准化、非文本化。这又要求我们建立起以记录学生成长轨迹为主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二、从执行走向创新
过去,每当学校来了新老师,学校都要首先给他们讲如何执行教学“六认真”要求,久而久之,教师已习惯于去执行那么多细致的条条目目了。如教学“六认真”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而且每种符号空几行,大小位置都是统一的,新课程倡导师生的创生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创造出更生动的、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批改方式,如写几句对话式评语,奖不同的“星星”,奖一个“金苹果”。当学生有错时,划一条“——”或一个“?”,待学生该了即打“√”。再如学生可以在老师讲评后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老师可以给第二次分数,教师不在是机械地、被动地“执行”,而是主动地、自觉地“创造”。新课程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跟进教学的进程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节奏等,强调在活动中生成动态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过程性和生成性的特点,特别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更是一个创生的过程。比如,我校通过开展语文、数学的综合性学习研究,创造出更适合学生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这些都是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大胆创新的结果。对于早已习惯于“执行”的我们来讲,“创生”是艰难的,它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课题、全面的挑战,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创造力的匮乏,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三、从单元走向多元
我们还清楚的记得,为了实施素质教育,考试、作业评价由原来的百分制该成了等级制。现在看来,等级制任然是一种以划一的成绩激励为主的刚性管理。如果从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角度出发,就应采用以多样化评价、动态性评价为主分弹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如奖给一年级同学一颗“星星”,会让学生兴奋许久。当然这种方法要用得恰到好处,不能只顾形式。其实教师即时性的、具体的言语评价、对学生点一下头、笑一笑,让学生上台发言、展示自己、做小老师等,都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与评价,不一定非要千篇一律地奖“星星”。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奖励学生。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评价的需要和理解的层次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我们学校,有奖“星星”的,有奖“智慧卡”的,也有奖“金苹果”、“宝葫芦”、“小蜜蜂”。我把它与班级文化建设、记录学生学习的成长轨迹紧密联系在一起。学习成绩考核更是百花齐放。在我校,各门课程均采用分层评价的方法,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考核的方式、类型;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学校课程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专题进行探究,与此相应方法也是多元的。
近两年,我们还尝试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及“综合实践活动专项主题档案袋”(专题收录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如设计方调查报告、拍摄的照访谈记录以及制作的作品等)。我们认为,只有采用这种多元化的主评价方式,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再来看课堂教学评价。以前我们习惯于用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语文、数学、英语、到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综合实践以及学校课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只是概括出了所有课堂的共性,而新课程更强调的是教师个性的张扬。所以,我们要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关注教师个性化的成果。通过几年的研究,我们初步探索了案例反思式评价、研讨性评价、即时性评价、写实性评价等多种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并把评价的结果记录在教师的成长档案中。
四、从制度走向智慧
现在,制度仍然是大多数学校管理教师最重要的“法宝”,教师也用同样的方法管理学生,给学生规定诸多的“不允许”,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使教育远离了智慧。智慧教育需要智慧管理来保证。智慧管理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教师视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教师,帮助每一位教师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发展每一位教师的个性,激活内需,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它与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情感管理相融合,同时,又是对上述管理模式的;一种超越和升华。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许多旧的制度框框被打破,新的、富有创造性的管理模式不断涌现。比如,班主任任职中要求教师每一学年家访达100%,而如今,家长与教师的沟通的方式很多,很灵活,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做这样的硬性规定了。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家校联系方式。再如,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个过程恰恰是考验智慧与培育智慧的过程(包括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网络资源的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弹性管理等)。学校需要组织教育共同体,并帮助学生学习共同体。智慧管理就是校长用智慧来管理智慧,它是融校长、教师、家长、专家、行政部门、社区人士共同智慧的一种子校本化的极为开放的管理模式,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有智慧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