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潮音荡今昔
2017-09-08卢志明李梦丹
卢志明+李梦丹
前不久,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在激烈的角逐中胜出,成为中国第52个世界遗产项目和第3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鼓浪屿,这个“衣冠自古有贤声”的蕞尔小岛如何成为举世瞩目的所在?她因何声名远播,又有何独特魅力呢?让我们登临这处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鹭江对岸、胜似蓬莱而又步履可及的人间仙洲,去探访她的前世今生吧。
天风鼓浪淘玉沙
在地球造山运动时期,上天就对厦门周边的这片汪洋特别眷顾,让鼓浪屿和厦门岛几乎同时出世。浴水而出的鼓浪屿自出生便已卓尔不群,这个1.8平方千米的小屿上,具备了高岩、山谷、峭壁、礁石与沙滩等多种地貌特征。
在闽南沿海,岛屿比比皆是,但鼓浪屿面对厦门岛的海峡仅宽七八百米,一岛独横,辉映厦岛。“天生丽质难自弃”的鼓浪屿不仅有天成的美丽,还需周边环境条件的映衬,在碧玉翻涌的沧海中,特定的水质和地理条件使其裙摆柔软而洁白:鼓浪屿周遭环布着多处细嫩的沙滩,如覆鼎岩沙滩、鹿耳礁沙滩、田尾沙滩、面包石沙滩和蚣蛾湾沙滩等。
鼓浪屿,古称“圆沙洲”,又称“圆洲仔”。关于鼓浪屿的得名,民间另有说法,圆沙洲从西北到东南,有五座低丘蜿蜒伸展,在面对厦门岛一侧的海滨汇合。按堪舆家的说法,此地五龙聚首,故又被称为“五龙屿”。在闽南语中,“五龙”与“鼓浪”发音相近,“五龙屿”遂逐渐演化为书面文字“鼓浪屿”。流传更广的则是说,鼓浪屿面对大洋的海滨有块“鼓浪石”,当海浪冲击时,这块奇特的礁石会发出擂鼓般的声音,这个奇妙的现象衍生出了鼓浪屿的名称。
天公造就鼓浪屿之美,并不一定全部付诸形色,气候这一软条件让鼓浪屿更显得和颜悦色。这里全年平均气温约为2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风海涛,使这个宝岛在钟灵毓秀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小岛最宝贵的自然资源除了沙滩,就是岛上的石头和环绕的海洋。岛上高低错落的山头由千姿百态的花岗岩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光岩。日光岩并不高,海拔仅92.7米,却雄峻伟岸,气势峥嵘。岛上其他山头和岩石,如鸡母石、面包石、关刀石、仙脚印、驼背石(剑石)、印斗石、鹿耳礁等,也各怀秀色。
鼓浪屿全岛海岸线长近7000米,环绕全岛有8个突出岬角和9个相对完整的海湾相间分布,周边有10处礁石群、7处峭崖。海蚀洞、海蚀平台、海蚀地阶、海蚀石等各类海蚀地貌相当发育。
屐痕蜿蜒通远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能否进行农耕一直是进行人口迁移的先决条件,鼓浪屿“石多土少”,难以引起先民注意。因为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这里缺乏支持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条件。作为厦门岛的卫星岛,鼓浪屿虽然在历史中行走的节拍和母岛并不相同,却注定了要扮演起更特殊的角色。
鼓浪屿的人文历史在宋元之前不可考,而当风姿乍展之后,却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唐中叶(8世纪前后)以后,来自中原的陈、薛等家族先后迁居厦门岛,该岛遂有“新城”“嘉禾里”之地名。宋、元时期,厦门岛上人烟渐繁,以闽南文化为主的本土传统文化形成积淀。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忽必烈首次在厦门岛上设立“嘉禾千户所”,其中即包含鼓浪屿。到了明代,鼓浪屿“一鸣惊人”。根据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的最新研究,16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后,大航海时代来临,明熹宗年间,本土商人已经与荷兰人在鼓浪屿开辟贸易场所,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之后,对外联络不断。
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间,外国传教士和商界人士频频登岛,本土士绅也聚集鼓浪屿上。就这样,这座小屿因其横枕沧海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环境,而与外夷交集、结缘,不断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更成为中国东南地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1902年,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先后有十几个国家在此设置过领事馆。德记、和记、怡记以及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等洋行借助鼓浪屿将商贸辐射到闽南及更广阔的地区。
在这段时期内,外国商人、文化人士来到鼓浪屿定居下来,形成了华夷共处的特殊现象。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1902年1月10日),清朝官员与外国领事代表签署了《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并在当年11月得到了光绪皇帝的御批“允行”。这个章程对鼓浪屿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影响,鼓浪屿成为华夷相处的公共社区,也让岛上的华人体验了一种与清王朝迥然不同的管理体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了鼓浪屿,直至抗战胜利。
1949年10月17日,厦门和鼓浪屿解放,就此翻开新的一页。
华夷相处人文灿
通过对鼓浪屿地理历史轮廓的了解,人们已经可以体会到鼓浪屿的与众不同,这个小岛见证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国在全球化早期浪潮冲击下,是如何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鼓浪屿因而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化早期阶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与互鉴的典范。历史给了鼓浪屿一个特殊的机缘,上天赐给鼓浪屿一个独特的空间,造就鼓浪屿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厦门湾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当西方世界在19世纪进入工商时代,鼓浪屿在早有历史积累的背景下,很自然地成了东西方的海上花园。
1842年,美国传教士兼医生雅裨理来到鼓浪屿。之前,他在广州及新加坡等地学习汉语,并通曉闽南方言,从而得以顺利租住在黄氏小宗。黄氏小宗建于19世纪,是鼓浪屿黄姓支系的祠堂,是黄氏族人和祖辈先人灵魂的共居之所。让洋人住进宗族祠堂,足见当地百姓的友善与豁达,足见闽南文化民风的开放和包容。
在来厦一年之后的1843年11月,雅裨理巧遇福建布政使、福建通商事务督办徐继畲。后者对西方自然科学、人文历史以及政治经济等兴趣浓厚。二人见面相谈甚欢,雅裨理尽其所知地解答徐继畲的疑问。后来,雅裨理与徐继畲多次会面,雅裨理传递西方文明的先进知识,为后来徐继畲写《瀛寰志略》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素材。endprint
也正是因为雅裨理的关系,徐继畲对于美国的政治历史也有所涉猎。他在《瀛寰志略》中评价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段话甚至刻在了一块花岗岩石碑上,在1853年被赠送给美国政府。如今,这块石碑依旧安放在华盛顿的纪念碑旁。1998年6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特别指出,这块汉字石碑是“150年前美中两国关系沟通交往的开始”。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在鼓浪屿,至今仍有耄耋老人会用拉丁字母书写闽南话,这种语言被称为“白话字”,产生自一个叫打马字的美国牧师。打马字于1847年来到鼓浪屿,找到闽南话的发音规律,用拉丁字母联缀切音(拼音),创造出简单易学的闽南白话字,使得汉语、英语这两个不同的语种、不同的文字种类,在鼓浪屿得到最早的交流沟通。打马字28岁来到鼓浪屿,在这里度过了42年的光阴,他一直把鼓浪屿当作第二故乡。1889年,打马字回国,三年后,在新泽西州的老家去世。弥留之际,他希望回到充满友善温情的鼓浪屿,后来,他的女儿们遵其所愿,将他的骨灰带回鼓浪屿,长眠于令他魂牵梦萦的东方古国。
与打马字不同,清代末年在鼓浪屿的一位中国人卢戆章,从外国人带到鼓浪屿的拉丁文中找到了用它来拼写汉字的规律,这就是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汉语拼音的前身,卢戆章因此被称为“中国新字元祖”。同样居住在鼓浪屿的清廷三品大员林辂存,为他撰写过一幅对联:“卅年费尽心机,特为同胞开慧眼;一旦制成字母,敢叫吾国进文明。”卢戆章是个成功者,解放后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赞誉,他的成功离不开鼓浪屿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外国教会先后在鼓浪屿创办多所学校,不仅带来了现代教育,更为中国妇女的教育、平权、解放开风气之先。我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曾就学于鼓浪屿的蒙学堂。鼓浪屿的现代教育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如作家林语堂、音乐家周淑安、画家林克恭等。出生在鼓浪屿的马约翰,在岛上教会学校读书时,接受了现代体育教育,后成为著名的体育教育家。
1842年,美国传教士兼医生雅裨理设在黄氏小宗的诊所,是鼓浪屿最早的西式诊所,此后的医院往往由教会主办,且兼具半医半学的特征,培养了许多掌握现代医学的人才。今天的鼓浪屿集中并完整保存了多座19世纪末期的西式医疗建筑。
也是在这段时间,各国教会纷纷来鼓浪屿传道,兴建了诸多教堂和教会住宅。协和礼拜堂是鼓浪屿最早的教堂,由岛上美国归正教会、英国伦敦公会、英国长老会捐资兴建,时称“国际礼拜堂”。这些西洋宗教与鼓浪屿本土的佛教、道教及民间信仰等和平共处,各信其主,各传各道。
闽南文化具有海洋文化开放包容的基因,西方人士为鼓浪屿带来音乐、钢琴,正与本地居民喜好闽南音乐的天性相合,鼓浪屿由此成为音乐之岛、钢琴之岛,直到今天,钟声、琴声、读书声依然浸润着鼓浪屿人的生活。
万国建筑此斗艳
以闽南文化为主体的本土传统文化,在鼓浪屿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建筑是各种文化的载体,在鼓浪屿上显得多姿多彩。
岛上的民居建筑有“大夫第”,始建于1796年;还有四落大厝,建于19世纪上叶。这些典型的闽南红砖民居,共同体现着鼓浪屿本土民居的闽南特色。1843年,厦门开埠,英国率先派驻领事。此后,美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日本等国纷纷派驻领事,先后建起领事馆。鼓浪屿这样一个弹丸小岛,曾经有十多个国家派驻领事。这些领事馆在建筑风格上各出心裁、各具特色,点缀在岛上,形成充满国际社区韵味的建筑群。
在20世纪30年代日寇侵华前,鼓浪屿环境优美、社会稳定、设施良好,吸引了大批华侨、台胞回到岛上创业和营建住宅,人们今天所见各色华屋大宅多由华侨所建。鼓浪屿岛上的菽庄花园、林氏府等是台湾板桥林家林尔嘉所建,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浓缩外部山海于一园之中,堪称“补山藏海”,完全是经典的中国园林文化精神,在建筑上,则体现了中为主体、洋为点缀的特色,园林的建材采用琉璃瓦、红砖,有些部分兼用了钢筋水泥,尤其是被誉为“长桥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栏”的四十四桥,桥上的渡月亭采用了西式的柱子,中式的半月亭盖,中西交融,十分和谐,美轮美奂。鼓浪屿中部的八卦楼,筹建人是台湾富商林鹤寿,它融西方经典风格于一体,宏伟大气。八卦楼圆形的红色屋顶,据说借鉴了美国白宫的部分样式,名为“八卦楼”则纯是中国文化的内涵。
在鼓浪屿的福建路上,两座著名华侨建筑对面而建,一座是“黄荣远堂”,一座名“海天堂构”,黄荣远堂外表看是纯西式建筑,园林中则采用了中国假山的装饰风格,这座假山和相邻的天主教堂共围一墙。有意思的是,天主教堂把天主教的圣母请进了假山的洞府之中。这种中西交融不仅和谐,且堪称完美。而海天堂构,外表是中式的宫殿建筑,飞檐翘角,牌匾题联,其纯中式的外表下,骨子里完全应用了西方的钢筋水泥,建筑的雕花几乎全部用水泥筑造,可谓把“洋为中用”发挥到了极致。
此外,还有许春草的春草堂、黄仲训的瞰青别墅以及金瓜楼、杨家园、钻石楼、容谷等,真是风情万种,不胜枚举。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厦门装饰风格”,其特点是中中有洋,洋为外表,中为实用,它们对此后厦门的建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在华侨的支持和参与下,鼓浪屿国际社区空间不断拓展、完善。华洋社区的边界被彻底打破,公共设施大家共享,共同推进与完善,而这时华人、华侨的贡献起了主导性作用,尤其是20世纪后还乡的华侨群体,在鼓浪屿的城市建设与社区营造中展示出他们在寻求社会近代化的种种努力和成就,是闽南移民文化开放性、民族性和包容性的最佳见证。
华侨富商黄奕住看到鼓浪屿岛上淡水缺乏,即与其他华侨筹资合股兴建自来水设施,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承建,工程和设备直到今天还作为鼓浪屿自来水的备用设施。黄奕住创办的中南银行,在鼓浪屿开展业务,充足的流动资金为鼓浪屿的城市建设注入了动力。从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鼓浪屿率先实现电报通信,到1924年黄奕住的鼓浪屿电话公司让鼓浪屿与厦门等闽南地区的电话通信实现连通,鼓浪屿社区的通信基础设施,一步步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一个现代国际公共居住社区出现在古老中国的土地上,为今天的鼓浪屿奠定了基本的样貌。
时空交错易醉人
此次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包括51组代表性历史建筑及宅园、4组历史道路、7处代表性自然景观与2处代表性文化遗迹,它们与岛上现存的900余栋历史风貌建筑,共同构成了鼓浪屿自然有机的空间结构和内涵丰富的城市历史景观。同时,整个岛屿作为历史背景,仍然保持了优美的海岛景观特征和不同片区的城市肌理特征。
不仅如此,这些构成要素是人们可见、可闻、可亲历的,鼓浪屿岛上现有多家博物馆,如钢琴博物馆、管风琴博物馆、鱼骨博物馆等,集中揭示了海洋文化,展现多元文化、民俗文化。台胞洪明章开办的“鼓浪屿百年故事”博物館,几乎是鼓浪屿成为国际公共社区的一个缩影,这里有百年来各种文化在鼓浪屿交汇的实物,从林林总总的西洋瓷器到风格各异的西洋家具,以及各种西洋钟表、西洋体育器械、西洋工艺品、西洋雕塑、碑刻等,它们和侨批、洋行、店招、老照片一起,引领人们追溯历史。
当你在鼓浪屿穿街走巷时,仍可偶遇钢琴的悦耳、丝竹的缭绕;在小巷徜徉时,会突然勾起你对浪漫时光的憧憬。著名作家林语堂和廖翠凤演绎爱情故事的立人斋,藏身在漳州路44号;日光岩下的瞰青别墅,蒋介石曾经居住;日光岩寺里,弘一法师一度驻锡……当你一转身,还可以巧遇蜡像馆里的各国政要;想歇歇脚时,又可以在小街上品尝各种风味的美食……这就是鼓浪屿,让你在时光交错中流连忘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