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幻象中生存”
2017-09-08黄平
在汪政为王啸峰小说集《隐秘花园》写的序言中,汪政引用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一文,指出王啸峰小说中有一种“阴翳之美”,一种包含着模糊、混沌、深沉暗淡、潜隐、幽暗、阴影、神秘、沉寂等等在内的美学趣味。汪政先生的眼光颇为准确,笔者阅读《隐秘花园》,也有类似的感觉。王啸峰小说中有一种潜隐幽暗的鬼气,这是他小说独特的美学风格。
王啸峰小说的这种美学,在叙述形式上,依赖于“少年视角”。这个少年视角并不能被坐实为童年记忆,而是叙述学意义上的间离,从相对陌生的视角出发,构建一种神秘化的效果。比如《隐秘花园》《井底之蓝》《角色》等小说,叙述人“我”是一个小男孩或初中男生,这个叙述人百无聊赖,充满幻想,觉得日常生活之外的世界既紧张又刺激。而日常生活也渐渐显示出自身的可疑,弄堂尽头的黑屋,隔墙背后的老宅,以及给破旧废弃的园林中的老女人送信,叙述人渐渐走到日常生活的边界。另一处神秘的空间,似乎并置着另一个世界。
王啸峰小说中大量出现的井或者墙洞这种功能性的“通道”,联系着这两个世界。这种“穿越”往往发生在让现实的一切沉沉隐去的黑夜,《井底之蓝》中“我”在零点之后吊着铁索滑进井里,《隐秘花园》中“我”在黑夜翻进极细微的戏曲声混杂着虫鸣声与风吹树叶声的花园,都可作如是观。
另一个世界,就是作者所指的“隐秘花园”,在叙述人“我”的眼中:“我似乎望见一条如同这个院子一样艰险的逼仄小弄,直达隐秘花园”[王啸峰:《角色》,《隐秘花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39页。]。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在庸常化,“整条街像疯了似的,一家家小店从吃喝玩乐到建材钢材,半年之内,全部开齐”[王啸峰:《隐秘花园》,《隐秘花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152页。];或者承担着暴力与创痛,如同《井底之蓝》中那口神秘的井,曾经溺死过“文革”期间的女工宣队员。而“隐秘花园”的世界,或者是一群住在井底的蓝衣人,在迷宫一般的地下水系中救过张士诚,从元末明初以来维系着这座古城的斯文与仁义;或者是一个瓷壶黄酒象牙筷的精致温婉的园林与昆曲的世界。
用王啸峰《井底之蓝》中的原话来讲,这个城市的一切都是双重的。王啸峰的小说,就写于这双重世界之间。就像有神秘的力量从井底涌出,最终又像水消失在水中,王啸峰的小说建构起一座座隐秘的花园,寄托着对于消逝的光阴的追忆。他的小说结尾处,往往是由“外公”这个角色来回忆历史、述说往事,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神秘诡异,最终是基于难以挽回的变化。
故而,王啸峰的“鬼气”是对于流逝的铭记,“鬼气”中有现实的肌理。王啸峰出生在苏州城西的老街,第一份职业是抄电表的工人,他为此写了《隐秘花园》中最后一篇小说《抄表记》,并在接受采访中谈到,“《抄表记》里的众生相,是这么多年来,我遇上的最普通苏州市民的集结。厨师、理发师、烟纸店主、无业游民等纷纷登场。这些人物在滚滚红尘中闪现,又在城市变迁大潮中消散”。[高琪:《王啸峰:写作者要有自己心中的“喷泉”》,《苏州日报》,2017年7月7日。]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萤火虫》,这篇小说是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讲述二子、三子兄弟在“改革”时代的命运沉浮,在乱花迷眼的商机与贪欲中,二子最终回到了传统的伦理,守住自己的本心。
王啸峰的文字,细腻地“托”住了他的故事,假设他是西北作家或是中原作家,鬼气可能会显得过于凄厉。但他笔下潮湿阴翳的烟雨苏州,那石板、青苔与桂花的世界,让流逝的世界审美化了。王啸峰的苏州味道不是一种雕饰,而是像流水一样润泽在小说的缓缓讲述之中,比如作者写“我”再一次给神秘的老女人送信:“从施老头家走到万弄巷,天变了,铁灰般暗下来。寒风中飘来微弱的腊梅花香”[王啸峰:《角色》,《隐秘花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28页。],或者写三子的内心被物欲敲击:“打上一壶太雕,咪一口,看梅雨落在河道上,急促得像自己拉响‘老虎角子般爽脆”[王啸峰:《萤火虫》,同前]。这里的文字温和、细腻而又准确,熨帖地写到人物的灵魂里去。
读完《隐秘花园》整部小说集,笔者觉得略有不足的地方在于,王啸峰作为著名的散文作家,在转而写小说时,叙述的“声口”随着不同人物转化的不够,小说是一个杂多的世界,这和散文不同。比如《隐秘花园》中白袍老人槐树精讲起事情原委,作者使用的是扩起引号的直接引语,但语言和老人的身份并不匹配,这里的直接引语更像是弥补第一人称叙述所不能完成的全知化过场交待。
更重要的是,作者所靜心维系的“谜”,不要最终落于具体的哲学表述上。《隐秘花园》结尾处的外公像一个哲学爱好者一样指点“我”,语言较为生硬,哲理也比较单薄,反而把小说的内涵缩小了。还是不要讲破这个谜,就像“我”在和外公对话前一瞬间的惘然,小说的艺术与深度已经蕴含其中:
“一瞬间,这么多谜摆在我面前,我却失去了求解的欲望。我们都在幻象当中生存。”[王啸峰:《隐秘花园》,《隐秘花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175页。]
[本文系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成长计划”阶段性成果]
黄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