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与内涵

2017-09-08张卫平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学个体

吴 焰,张卫平



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与内涵

吴 焰,张卫平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核心,也是个体心理品质发展和培养的现代取向。本文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焦点的新趋势——即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转向为预防心理问题发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和方法,重点阐述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之于大学生个体、集体以及社会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自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一直被广大学者、教育者所关注,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自2000年著名的心理学杂志刊登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伊共同发表的文章《积极心理学导论》开始,积极心理学正式为世人所熟悉。积极心理学关注人内心美好、积极的一面,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心理特征以及积极的公众品质,这与以往的心理学有很大不同。近年来,当代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心理需求,如精神、文化和幸福的追求。积极心理品质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也备受心理健康教育学者的重视。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极好时期,因此,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加强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一)积极心理品质概念

“积极心理品质”中,“积极”一词显得尤为重要,“积极 Positive”一词是从拉丁文“positum”演变而来,愿意是 “潜在的” 或 “实际的”,从现代意义上讲与“消极”相对,意思是“肯定的、正面的”,从心理学意义上看“积极”包括人外显的积极,即积极的行为,同时也包含了潜在的积极,即积极的心理品质[1]。从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的发展来看,是由“积极人格”演变而来的。1999年Hillson和Marie将人格特征区分为消极与积极两种,并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 (积极人格)的概念。赛里格曼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认为“Positive personal trait”(积极人格特质)由主观幸福感、乐观、快乐和自决等构成。之后他在《真实的幸福》一文中正式提出“Positive character”(积极品质)一词。彼得森和赛里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获得美德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2];有国内学者指出积极心理品质是一组积极的人格特质,也叫Character Strengths(性格优点)[3],包含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也有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与消极心理相反,积极的心理过程包括积极的情感、积极的认知、积极的人格等方面,如幸福感、乐观、积极的爱、感恩、心理韧性等,并且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学会并巩固[4]。

基于以上对积极心理品质概念的分析,对于大学生主体而言,积极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及在个体适应环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积累形成的乐观做事风格和乐观态度,以及较为稳定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特征分析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与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主体的心理特征,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如下特征:

1.共同性:由于当前我国的学校及家庭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所受教育以及成长历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容易受到同龄人影响,所以宏观来看,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结构相似。

2. 差异性:由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差异,加之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个体所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也存在种类、数量和程度的差别,个体虽不能拥有理想中的所有积极心理品质,但只要是积极品质得到展示和发展,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3. 稳定性与可塑性: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个体而言,积极心理品质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具有一致性,一旦形成短时间内不易改变,此外,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一定的情境下可以塑造或改变。当然,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情绪情感,所以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与形成也存在差别。

4. 建设性或适应性:是指积极心理品质在个体与外界的人和事物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较多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更容易实现自我发展,激发内在的潜力,变消极为积极,可以更好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压力,并可以在此过程中建设性形成并获得更多积极心理品质。

5. 潜隐性:前面提到大学生个体所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存在差异,并且积极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意识化并外现出来,所以说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潜隐性,而且受到个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环境刺激的影响,这也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创造了可行的条件[5]。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结构

20世纪末,彼得森和赛里格曼等学者通过对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等系统地研究,总结出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超越六种普遍适用的美德。彼得森总结之前学者们的研究,提出24种性格优势,即通过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组积极特质。并指出六种核心美德可以通过24项性格优势(见表1[6])描述。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测量积极人格特质的量表VIA-IS(积极人格特质问卷),这24种性格优势正是积极心理品质的构成要素。

表1 六种美德和24种积极人格特质(Peterson & Seligman ,2004) 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

表2 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维度及结构

国内积极心理学者孟万金和官群教授总结国内外研究结果,针对我国文化背景,制定了更加符合我国大学生实际的《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分为六个维度,即认知、人际、情感、公正、节制、超越,其中包含创造力、感受爱、热情、团队精神等20个因子(详见表2[7])。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分析当前“90后”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首先应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至22周岁之间,正处在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时期,生理上逐渐趋于成熟,心理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过度阶段,这些变化既有年轻人的共性,又有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当代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体,尹凯丰总结了当代年轻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行为理念超前,依赖性强。“90后”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特立独行,个性张扬,受当今社会影响较大,思想和行为意识超前,但在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方面有所欠缺。自我意识增强,追求独立自主和个人魅力,自认为心理成熟,实则不然;理念上渴望独立,但成长过程中缺乏磨炼,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他人及家庭的依赖性强,抗挫能力弱,“复原力”即心理韧性较为薄弱[8]。

第二,情感强烈,情绪心境化。“90后”大学生情感强烈,情绪情感易受外界影响,而伴随不同心境波动较大,并且,这种内心的情绪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

第三,思维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知行背反。“90后”大学生成长在信息高度发达、文化趋于多元的全球化背景下,多数“90后”大学生既遵从传统道德理念,对传统道德规范加以肯定,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道德观念,并且有时容易掺杂个人感情色彩,缺乏深思熟虑和理性的判断[9]。

第四,心理问题日益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90后”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及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而且他们往往自我定位较高,并且承载着较高的期望值,加之抗挫能力薄弱,所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第一,一些大学生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表现为一些不合理信念,如绝对化,一些背离事物发展规律的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即对自己或他人的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评价;糟糕至极,使个体陷入极度负性情绪情感体验的非理性信念。

第二,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大学生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并没有完全的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或观点的影响,随着大学生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容易引起新旧经验相悖,而且看问题时易带有主观片面性,容易钻“牛角尖”,出现认知失调的情况。

第三,当代大学生对自身情绪的调试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情绪波动较大,出现的负性情绪也较多,如若不能很好地缓解负性情绪使之逐渐累积就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第四,一些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低,即学生对自身在完成既定目标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判断力不足,通常内向、自卑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严重会导致大学生社交焦虑。

(三)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及问题

近三年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显示,“90后”大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品质虽然存在差异,但总体现状呈积极向上的趋势。综合当代大学生在认知、人际等六种维度下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基本情况,可以总结出以下问题:

第一,当代“90后”大学生在人际、情感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较好,说明“90后”大学生总体上真诚、勇敢、热情,在感受爱、爱与友善、社交智慧方面具有良好的积极品质。此外,在正直公平、宽容、希望与信念等因子项的得分也相对较高。

第二,当代“90后”大学生相对薄弱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大学生在热爱学习、团队精神、自制等方面的积极心理品质普遍比其他因子薄弱,这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虽然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90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一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创造力”品质存在较为明显的专业差异。如理工专业学生在创造力方面优于文科专业学生,当前社会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国内、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真实了解“90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此外情感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也存在差异,而在领导力、勇敢坚持方面的积极心理品质则存在性别的差异。

第四,“90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节制维度中的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当代年轻大学生在节制维度中自制、审慎等品质相对薄弱,此种现象的出现与家庭、学校的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都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应引起重视。

三、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

首先,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主观幸福感通俗来讲就是个体对自己现有的生活状态、质量的总体上的满意感,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积极体验的核心。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学生及时转换消极情感,发现生活的美好,以乐观的心态感受生活,追求生活的意义。

其次,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更好地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可以增强其心理韧性,增加积极心理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调节不良的情绪。培养学生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才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的最好的方法。

再次,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潜能的开发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使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倾向,并且能够自觉树立积极的目标,同时激起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的欲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发进取,努力奋斗。

另外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种类的挫折和困难,这时勇敢坚持、团队精神、希望信念等积极心理品质就会成为前进的动力,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力推动力。

(二)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品质对于集体的意义

每个个体都是存在于集体之中的,如家庭、学校,甚至小到大学生寝室,毕业后还会进入工作单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并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团结协作,推动集体的发展。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心态,从而促进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体谅,促进集体的和谐与团结,形成良好的共同发展的集体氛围。

(三)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于社会和谐及发展的意义

人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由于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会自觉根据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才能建立并维系和谐的情绪情感状态,这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有助于其自身潜能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四、结 语

现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核心不再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逐渐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转向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这本身就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如此也越来越契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焦点。因此,教育者也应将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和途径上,通过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及自身积极潜能的开发,使大学生拥有较为完善的来自自身内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有效地预防各类心理问题并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综合上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现状以及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意义,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还是对于社会的和谐及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

[2] Peterson C, Seligman M E.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33.

[3] 张宁,张雨青. 性格优点: 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理资本[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61.

[4] 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8-11.

[5] 涂巍,林静.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回顾与展望[J]. 校园心理,2015,13(6):391.

[6] Peterson C, Seligman M E.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 D 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4,23: 603-619.

[7] 孟万金,官群. 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 中国特殊教育, 2009(8): 71-77.

[8] 杨素华,孙新红.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14-17.

[9] 尹凯丰,于钦明.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成长成才规律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2): 136-138.

(责任编校:付春玲)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4.031

G444

A

1674-327X (2017)04-0103-04

2016-11-27

2016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6BSZ018)

吴焰(1989-),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生。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学个体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