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N和PTN的联合组网研究
2017-09-07李淼赵勇
李淼+赵勇
摘要:迄今为止,OTN和PTN技术都是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在传送上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尽管二者在功能上具备非常明显的一致性,但是差别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自所具备一定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其缺点摒弃掉,在网络技术中实现对优点的有效应用,以此让OTN和PTN技术在联合组网中得以进行应用。
关键词:OTN和PTN;联合组网;研究
中图分类号:TN9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5-0028-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通信网络本身所承载的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伴随着4g网络的快速发展,宽带数据业务由此实现蓬勃的发展。如何实现对大颗粒传送网宽度的有效调度,满足有效利用和供给灵活的宽带数据需求,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因此强化OTN和PTN的联合组网的研究势在必行。
1 OTN的介绍
基于人们对于OTN技术的了解十分有限,故该技术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应用,尽管某些技术在网络中获得了有效应用,但是基于技术自身的不成熟,致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以此才能准确的发现其中潜伏的各种问题,促进OTN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所谓的OTN也就是常说的光传送网,其主要作用便是借助光通道来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如保护和复用等。然而,OTN技术从产生到发展所用的时间非常短,上个世纪末这一理论才被正式提出,一经提出变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认为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可以大量的应用打破网络中。目前为止,OTN技术已经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极大的提高了接口的速率,基于其自身的不成熟,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究,以此来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伴随着OTN技术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其所能够承载的容量也在不断加大的过程中,随着该技术日渐成熟,每年使用宽带的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在2009年以后,该技术中的部分功能就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基于此不少学者利用自己的突发奇想对OTN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研究[1]。
OTN技术在研究中主要是由电层和光层两部分组成的,其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极大的完善了原来的OTN,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1)传输实现可透明化发展;(2)宽带的使用效率较之前获得了显著提高,OTN实现了与宽带的有机结合;(3)网路运行的总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显著降低[2]。
2 PTN的简单介绍
所谓的PTN主要是分组传送网技术,其核心主要体现在分组交换,如果将其应用在网络中,则对于促进网络使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其本身具备超强的操作性,人们对于网络的认识较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就目前来说,PTN技术的应用尚不普遍,再加上该技术的起源相对较晚,與至相关的理念与技术并不成熟,故大多数对于该技术的了解非常少[3]。
PTN的内容主要包括:(1)交换传送多协议标签;(2)运营商骨干桥的接流量工程。上述两种技术均是PTN的重中之重,非常有利于促进网络的可持续发展,二者主要在一定程度上集结了MPLS与太网之间的所有优点,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单独使用成本的极大介绍,并且能够极大的促进网络运行效率的显著提高,基于本身是网络化,故非常有利于管理,管理起来十分的便利。
综合上述特点,运营商便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与自身发展十分适合的PTN结构,现对PTN本身所具备的优点进行详细的分析。(1)PTN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多个领域中都获得了较为普遍的应用,适用于不同领域中,有助于促进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2)能够科学的处理并使用传统设备,只需要经过兼容便可以在传统业务中使用PTN技术,对于拥有传统设备的使用者来说,可以将PTN本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3)PTN本身可以进行自行维护,基于管理的网路化,便可以有机的将管理和管理结合到一起,一旦发生故障,便可以在自动维护系统的帮助下为系统提供自动化的抱住,上述故障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4)传送方式上并不存在任何的局限性,当所出现的系统比较复杂时,便可以应用PTN,只要是业务种类方面的要求不具备一定的必然性,业务正常,则在传送时都可以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基于PTN自身所具备的上述种种优势,极大的方便了运营商的使用,并且由此促进了运营商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3 OTN和PTN的联合组网的综合研究
OTN和PTN共同组成了OTN和PTN联合组网,实现二者优势的集中结合,基于二者自身的特点和目的上的一致性,即快速找到网络发展中的弊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这些弊端朝着优势方向的转化,进而能够为网络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现有的网络技术主要是研究OTN,特别是电交叉技术的发展上,通过对传统电交叉技术的极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那些较长的波长数中实现对电交叉技术的额广泛应用,并且还能够极大的促进自身管理能力的显著增加。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传统交叉技术所能够进行交叉的主要是较小的颗粒,故性能方面的要求很难得到有效的满足,如此一来,便会对整个交叉效果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大容量设备的发展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都难以满意,为此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致力于改良相关的技术,为此OTN和PTN应运而生[4]。
将OTN和PTN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便实现了OTN和PTN的联合组网合,而所谓的联合组网主要是把OTN当做一个相对比较透明化的发展平台,并且在联合组网中始终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然而,PTN主要是作为一种传送的通道存在着,其传达在一定程度上服务的是客户和服务者,在汇聚层中的应用十分广泛。OTN设备作为实现联合组网中主要提供物理路线的一个接口,PTN自身的分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OTN来进行承载的,通过将所需要承载的业务成功的映射到OPUK中,然后OPUK便在其中扮演调度颗粒的角色来实现交叉,并且所需要进行调度的颗粒必须要足够大。其中汇聚层的业务主要体现在分组上,也就是在太网和其他设备的基础上将宽带的管理分别进行严格的封装处理,在实际进行封装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OTN技术的作用实现传输。基于这些方面,联合组网普遍适用于各种业务中,通常只需要简单的管理SDH技术,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便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为此,需要不断的改进联合组网,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以此来促进网络技术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endprint
4 联合组网中对于关键技术的研究
4.1 设备互联互通的问题
OTN联合组网中主要是以一个相对比较透明化的发展平台存在着,OTN和PTN之间的关系与服务层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无疑,OTN客户侧接口在对接PTN设备时需要保持信号封装和映射本身的一致性,如10GE信号的封装和映射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GFP-F、DDU2e以及扩展的GFP-F/OPU2等方式,在实际进行组网规划过程中,需要对接口的一致性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在同一RNC设备落地业务中可以将汇聚层中的PTN设备有机整合成为10GE或者GE颗粒,借助OTN的透明化平台可以将其顺利的传输到落地层,以此可以极大的促进业务处理效率的显著提高。为有效防止汇聚PTN设备出现单点失效而对业务传输造成影响的情况出现,接入层中的PTN便可以利用双属的方式实现与汇聚层PTN的顺利对接[5]。
4.2 精确同步全网时间问题
现阶段,联合组网中主要利用IEEE1588V2协议实现对全网时间的精确同步,所选用的方案主要有三种:时钟性的透明传送、OTN带内的开销传达以及OSC带外的传送等,但是基于时钟透明传送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和满足移动网络对于时间同步方面的发展和要求,为此这种方案普遍不予采用。其中,OSC带外的传送,时间同步源主要在核心机房中的RNC设备一侧集中部署,RNC设备会事先将各个时间信号统一传送到地面的PTN设备中,之后PTN设备利用太接口并通过两路PTP将时间顺利的传送到各个OTN设备的网元,一路借助定时选择器实现对定时信号的传送,领一路则借助OTN网元本身的OSC单板实现对网络时间信号的准确传送;最后,位于核心层中的OTN设备会在两路PTP的帮助下利用太接口将时间信号顺利的传送到位于汇聚层中的PTN设备中,之后时间信号经过PTN设备顺利传送到各个终端用户和和成功接入PTN设备中,最终有助于精确的同步全网时间[6]。
4.3 网管和网络维护方面的问题
现阶段,随着科学的技术的进步,国内主流厂家所生产的OTN和PTN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网管平台上进行共用供享,统一网路管理平台在联合组网中可以为网路的管理与配置提高极大的便利。同时,在对网络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通过借助对封装业务时的开销有助于科学的监管网络,PTN可以提供四种管理机制即客户层、通道层、信道层以及段层,六种串联的连接监测、段监视以及通道监视等。利用PTN中的OAM机制与OTN的各类监视开销,在有助于实现对联合组网中网络各层业务的有效监管并成功定位故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对OTN和PTN进行了简单的即介绍,在对OTN和PTN的联合组网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设备互联互通的问题、精确同步全网时间问题、网管和网络维护方面的问题等方面对联合组网中对于关键技术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实现对OTN和PTN的联合组网将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OTN技术能够促进宽带使用效率的显著提高,而PTN技术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传输方式中,两种技术在运营方面所需要的成本都非常低,通过联合组网,将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传送网自身在使用方面的价值。
參考文献
[1]吴峰,刘逢清.OTN和PTN的联合组网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2(1):7-9.
[2]郑彦虎.OTN+PTN联合组网模式分析[J].甘肃科技,2012(11):14-15.
[3]魏涛,张宾.OTN+PTN联合组网模式分析[J].电信科学,2010(8):56-58.
[4]刘志刚,李庆忠.OTN和PTN的联合组网研究[J].电子制作,2016(20):75.
[5]徐伟彬.OTN和PTN的联合组网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9):221.
[6]于特.OTN与PTN联合组网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