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东田:永不消逝的电波

2017-09-07田花

晚晴 2017年8期
关键词:情报人员李先念电报

田花

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当年战场上的郭东田头戴耳机,手打代码,滴滴哒哒,发送电报……从1946年7月到1958年6月,他跟随作战部队走南闯北,在朝鲜战斗八年后接受组织安排转业到贵州省机械厅,后在贵阳红星机床厂离休。

第一次坐车,与李先念去中央

“小时候家里条件差,但我还是坚持读书到三年级,识了几个字。因为我读过书,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自愿入党,那时我才15岁。”入党第二年,为了保家卫国,郭东田参军入伍。

1946年,郭东田因为身体单薄,又算是有文化之人,被分到晋冀军区机要处做通讯员。1947年冬,石家庄解放后,成立了警察局机要处,专门给司令、警察上课。当时的机要处处长是山西太原的齐能尚上校,学校培养了100名学员,郭东田就是被抽调去学习密码电报的其中一员。但是淮海战役爆发了,战斗前方需要物资,更需要50名机要人员到中央参战,郭东田就是在那时被抽走,从此开始了军旅之路。

“我第一次坐汽车,就和李先念去中央。我们从河北石家庄步行到河南商丘后才坐车。1948年底,中原军区副司令员李先念赶到河南,跟我们一起去中南军区。李先念坐在副驾驶,我们坐在后面,一是从没和这么重要的领导人近距离接触过,二是从没坐过汽车,当时紧张得要命,生怕自己的胆怯被领导识破笑话。”郭东田现在说起还有点不好意思。

“1949年上半年,第二野战军首席代表刘伯承视察中南军区工作,但听说刘伯承眼睛不好,需要看毛笔书写的电报。因为上学时写过几天毛笔字,这项重任就落在我身上,于是赶鸭子上架,我练习了好多天才写好。刘伯承当时在汉口待了一两个月,我就写了一两个月的毛笔电报。现在有空也还练练,嘿嘿!”郭东田忆起战时最开心的事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枚徽章,记录着一段历史

从1946年参加革命,郭东田获得了无数的荣誉。“这些纪念章,记录着我们作战风风雨雨的历史。”郭东田说,“汉口郊区军政司令部被国军两颗炸弹炸毁后,我们50军就去了宜昌附近,进军西南。当时我们步行到湖南、四川、重庆,再到绵阳等地,为了解放西南,经历了很多次战斗。”

郭东田说,战场上能捡条命回来,归功于自己做通讯机要员。因为情报人员的特殊身份,没有端枪拿刀地和敌人面对面作战,冲锋陷阵在一线。“虽然我没有参与到一线的作战中去,但我们都离战场非常近,嗒嗒嗒的机枪声,夹杂着从天空中飕飕飞过的手榴弹的爆炸声,看着倒下的战士,我们不能畏惧,争分夺秒地把军情电报发给总部,等待指挥或救援。”郭东田神情凝重地说,“做我们保密工作的,从一开始参军就和家里没有任何通信任何联系,十几年了,家里的老人和妻子都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生死未卜。”

郭东田和他的战友们的任务就是无条件服从命令,从来不问为什么。“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之前,我们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当时在湖北孝感的9月,天气还很热,部队却给每人发了一套棉衣,大家都觉得很奇怪。结果没几天,我们就坐在一列没有窗户的闷罐车里来到了东北。在辽宁丹东修整了个把月,为了掩饰身份,大家都摘掉帽徽、领章等,11月1日,跨过鸭绿江,开始了志愿军之路。”

“在朝鲜一待就是8年,除了作战外,1953年后主要是支持朝鲜的海防建设,1956年做过志愿军二指挥保密室的主任。1955年金日成为抗战将领授勋,我们还跟着喝了酒吃了肉。”提起朝鲜,郭东田的回忆是快乐的。

1958年,郭东田被分配到贵州省机械厅办公室做文书档案、机要秘书。1966年,任贵阳红星机床厂车间支部书记。

经历生死,能活着是一种幸福

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战役前,为了保存通讯实力与一线战场上传下达指挥作战情报,使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郭东田等六个情报人员与十多个警卫部队,在副师长贺烟藩带领下,从山上滚下来,以十公尺的间距一个接一个地匍匐爬过汉江,选择了河对岸相对安全的虎头山,把半山腰作为据点,潜伏在山洞半个多月,翻译电报,为一军三师提供军情。“那年冬天冷得出奇,三月中旬了汉江上结的冰还没融化。”

郭东田清楚地记得那场经历生死的虎头山战斗发生在1951年3月15日。“当时作战形势特别严峻,山洞外面到处都是敌人的战机和炮火,我们亲眼看见一只兔子被炸死掉在山洞门口,却不敢生火煮来吃。半个多月来我们不放烟、不漏光,饿了就吃点压缩饼干,吃喝拉撒睡全在山洞里解决。”

“情报人员包括译电员2人、报务员3人,发电员1人”,郭东田掰着指头数着,“出门作战前,我们每人身上都揣着一把枪、一瓶汽油、一盒火柴和几颗手榴弹,发誓绝不当俘虏,绝不泄露党的任何秘密。”郭东田严肃地说,“我们深知这次任务的艰巨,就没打算能够活着回来。枪用来防身,汽油和火柴是战争失败后点燃所有行动文件和设备用的,手榴弹是失利后炸毁作战指挥部用的。”郭东田说得这样轻松简单,但听起来却是如此悲壮。

“知道战斗胜利的那一刻,山洞里所有人都沸腾了,歡呼声不断。”说到这里,郭东田激动得仿佛回到了当年,“回想起当时的战斗,能活着真是一种幸福。”

“我一直教育子孙不要忘记为了新中国流血流汗、付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战争年代,无数的郭东田践行着党的誓言,他们用一生传递着永不消逝的电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报人员李先念电报
汤姆的电报
新形势下图书情报人员的知识能力培养有效方法
电报
传“电报”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情报人员培养现状及其思考
基于个体优势的情报人员胜任特征评析
如何培养图书情报人员的个人素质
李先念:贪污腐化是侮辱自己的人格
图说李先念
1949年后的李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