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2017-09-07赵月唐冰开
赵月++唐冰开
[摘 要] 在全球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这种舆论监督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影响巨大,已经成为了行政监督的一种重要监督手段。
[关键词] 行政监督;舆论;网络舆论监督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5. 095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5- 0217- 02
1 舆论监督的内涵
舆论,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成的,所谓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所谓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二是督促。从广义上看,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
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公共权力的范围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权力的扩大易滋生腐败,由于行政腐败的监管不力,大大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名誉,影响了社会稳定,危害了国家政治安全。与此同时,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广大人民对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性要求越来越迫切,反腐倡廉的呼声越来越高,使得舆论作用及其影响不断扩大,传统的监督方式因其自身的特点,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机能,而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方式成为对现代政府进行监督一种必然的监督方式。
2 舆论监督的优势
舆论监督是迅速、有效、广泛的监督。
2.1 便捷
发达的传统纸媒和新兴的网络自媒体,干预最为迅速,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监督效果,这是其他监督形式望尘莫及的。对报纸来说,今日的事件明日可以见报;对广播、电视、网络平台来说,媒体工作者或任何一个普通网民可以使用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等简单的电子设备,就可以对被监督事件的真情实景、被监督者的言行举止进行现场直播。
2.2 经济
舆论监督的社会成本最为低廉。现阶段我国媒体在市场化运作中已经实现了自负盈亏,能够自我消化社会的监督成本。而我国政府监督机关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来培养一批精英人才。
2.3 具有威慑力
舆论监督具有非直接强制性,“不怕通报,就怕见报”。舆论监督是一种存在于公众视野内的道义监督,虽然其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也不具备直接处置权,但是当公众关注度过高时,会给监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舆论压力,从而将得到掌握处置权的机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认真解决问题,体现了舆论监督的威慑力。
2.4 预防作用
舆论监督主要针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或者一些丑陋的社会现象,通过报道、评判事实、传播信息和传播正确价值观的方式形成一定的舆论,它作为一种我们碰不到、摸不着的存在,对社会公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舆论监督的弊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监督使人民的监督权得到充分实现,在社会监督中影响力巨大,在网络舆论监督逐渐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舆论监督的方式同时,网络监督的一些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
3.1 网民身份的隐匿性
由于网络环境的匿名性,部分道德观念淡薄、主观价值模糊的网民在匿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网络上的言论观点良莠不齐、真伪并存,其中不乏各种错误、消极的观念在网络中传播,使得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大大降低。
3.2 网络信息的失真性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每一位网民,由于社会背景和生活阅历的不同,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意见具有片面性和不真实性,而网络只是一个载体,无法甄别信息的真伪,这就导致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信息来源不稳定、不系统,易使舆论导向偏离。
3.3 网络舆论监督主体具有情绪性
因为网络世界的言论自由性使得许多人把网络这一平台当做宣泄自己非理性情绪的出口,所以网络中情绪性观点较为突出,经常出现谩骂攻击的消极内容,一旦这种消极而又偏激盲目的言论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开来,就会干扰人们对监督客体进行客观理智的判断,极易出现网络暴力现象。
4 完善舆论监督的建议
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和领域日趋拓宽,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在社会违法事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健全和完善了民主监督制度,在促进公平公正,遏制腐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传统的新闻媒体监督毕竟不具有法律强制力,无法独立发挥作用,所以媒体监督必须与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其它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改进党和政府工作现状,推动社会向前健康快速发展,真正发挥出舆论监督的强大作用。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舆论的表达和传播途径,弥补了传统媒体监督的不足,但是,由于网络较难掌控的特点,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虽然网络新媒体舆论监督已成为一种最广泛的监督方式,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还处在一个不太成熟发展阶段。所以必须将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监督方式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相互协调,扬长避短。使二者形成一个良性的信息循环过程。
要从源头上保障网络监督的可靠完备与可靠。首先,要完善相關制度,制定相关法律,给网络监督一个法律的支撑点加以引导规范。其次,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关键是要健全自身机制。一方面需要提高网络从业者的整体素质,我国政府要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新媒体以及自媒体在追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把端正行业内部人员的价值取向和提高自律意识作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网民是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主体,政府要在尊重网民自由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意识,同时还需要广大网民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网络舆论监督中的主体地位,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用基本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对他人肆意进行攻击和诽谤,尊重事实,文明监督,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保障舆论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5 结 语
舆论监督,任重道远。要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舆论监督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党性原则,促进新老媒体默契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保证舆论监督在制度化的轨道中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我国政治民主程度、为我国的监督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克力.论网络传播的时代特征及社会影响力双重效应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1(1).
[2]关梅.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意义、问题与出路分析[J].新闻界,2009(3).
[3]王佳.网络舆论监督特性分析[J].青年记者,2008(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