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9-07毛丽佳
毛丽佳
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科学的魅力和价值,热爱数学、运用数学,培养出更多的数学应用型人才。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情境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具有趣味性的前提下,要贴近生活,保证教学情境的高效性。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从生活中的各种用品开始举例询问,如墙上挂的钟表是圆形的,教室里的课桌是方形的等,这样的方式贴近生活,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将课本上需要掌握的知识融于生活,起了一个良好的引入效果。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要生动有趣的要求。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兴趣乃学习之母。在创设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流于形式的华丽,而是要始终立足于课本,从课本要求知识点出发,将文本知识融于生活而不拘泥于形式,用知识本身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从已有知识和经验中温故知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在生活中也会积累知识和经验。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的教学情境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解《方向与位置》这一课时,从学生的座位出发,通过指出周围的学生来辨别前后左右的方向,通过面对或背向太阳来分辨东西南北;在学习《时、分、秒》一课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面钟表,从上下课及课间休息的时间入手,向学生展示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及相互转换关系,以此加深学习印象。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进行知识扩展。
二、提高學习方式的有效性
“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鼓励并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实现高效的学习。传统接受学习为主的方式对学生的计算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很强,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好动,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小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对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己动手测量或操作,通过既动脑又动手的这种方式提高学习成效,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传统教学中以接受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融入深入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测量》一课时,提前让学生准备好尺子等工具,引导学生自主使用尺子进行书本、笔等学习用品的测量,及时解答学生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课上收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对学到的知识会理解更充分。
有思考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这样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学生的自主探索是每节课都要具备的一个环节,也可适当通过合作交流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不能让合作交流简单地流于形式,变成看似活跃,实则低效的课堂。
三、对学生运用激励性评价
学习的自信对学生来讲,无论是当前的数学学习还是将来一生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在低年級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课上的语言除了要精炼、准确,更重要的还是要充满感情、富有激励性。低年级的学生年幼,心灵尚还脆弱,教师的指责如果过多,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他们的创造兴趣。因此,教师应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错误及时指正而不过分指责,对学生的优秀表现大方夸赞。
学习优秀的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促进他们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当他们的思路或想法得到老师的肯定之后,他们的内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成绩中等的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让学生有前进的动力并为之努力;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更需要教师的激励,他们本身对知识存在疑问和不解,很有可能产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理,教师适当的激励性评价将会重新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从而更加地认真对待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充满趣味且教学高效的课堂十分重要。对学生运用激励性评价,以发展和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让他们在激励性评价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获得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洁.邓玉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09,(07).
[2]李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