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医脾胃观探讨脾胃功能受损与疾病产生的关系

2017-09-07樊一波文颖娟李萍

关键词:关系

樊一波+文颖娟+李萍

【摘要】脾胃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时刻影响着人体自身的健病。古代先贤就曾提出过“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断。本文将通过对中医脾胃观、脾胃功能的论述,阐释脾胃功能受损与疾病产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医脾胃观,脾胃功能,关系

【中图分类号】R223.1;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4..02

脾胃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中央土,以灌四傍。”的说法,而“脾胃”一词在《内经》中更是出现了249处之多。[1]后世医家李东垣通过对《内经》的研究,认为脾胃功能与疾病的产生有重要的关系。在民间,人们也常说“病从口入”,口在中医中与脾胃关系密切,所以,这也就从另一方面说明脾胃与疾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1 中医脾胃观

脾胃,在中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论著,《内经》中对脾胃有着诸多的论述,其从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后世对脾胃的研究也都是基于《内经》理论为出发点,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气机升降枢纽”;疾病的产生亦是因为脾胃气血化生无源、气机升降失调而致。

2 脾胃功能

2.1 气机升降枢纽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升胃降在动态平衡中保证了人体气机的条畅,进一步促进人体气血的生成,而作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气机升降功能的正常更是保证了肝肺左升右降能够正常的重要条件[2]。《内经》有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胃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應刻数焉。卫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行出于四末皮肤之间而休者也”。由此可见,脾胃气机升降的正常不但能帮助气血的化生,更可以抵御外邪对人体的侵犯。

2.2 气血化生之源

脾胃为人一身气血生化的源泉,正如《内经》中所提到的:“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生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其通过自身的运化功能将人摄入的物质有效转化为气血津液,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3 脾胃功能受损与疾病产生的关系

3.1 脾胃功能受损原因

脾胃功能受损无外乎饮食、情志以及自身禀赋不足所致,特别是在物质丰富、生活节奏快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现象更加突出。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偏食偏嗜、饥饱不均、情绪的长期压抑都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其中对饮食健康的忽略,常会导致脾胃运化无力而损伤到脾胃正常的气血生化功能;而由于精神、情绪等情志方面的问题,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到脾胃对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久而久之便损伤脾胃气机升降枢纽功能的正常运行。然而,气血生化功能受损会导致气机升降的失调,气机升降功能的受损亦会使气血生化受限。二者相互联系,一方的损伤都会导致另一方的不足。

3.2 脾胃功能受损与疾病产生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脾胃之气不足,元气无所充养,百病始生”的人体发病基本病机。认为饮食失节,寒热不适直伤脾胃;情志所伤,损耗元气,而助心火反伤脾土,进而导致脾胃气血生化功能受损,是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脾胃受损,气血生化无源,则卫气不足,从而导致机体抵御外邪能力减弱,使外邪更容易侵袭机体而致使疾病产生。而脾胃气机升降枢纽的作用受限,致使其气机升降失调,进而导致人体气机紊乱,从而致使多种疾病的产生。因此可以说疾病的产生,外因只是一方面原因,内因的变化才是根本。脾胃功能的受损,其实质便是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生化无源。然气血作为维持人体生命正常活动的基础物质,它们的受损,必然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所以说脾胃功能的正常,是降低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西方医学中,脾胃对疾病产生的认识与中医不谋而合。西医认为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可以生成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这些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对人体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有效阻挡了疾病对人体的侵袭。有现代学者研究表明,人体大部分的免疫细胞均来自脾胃系统,若脾胃损坏,便会增加肠内细菌和内毒素,进一步损伤脾胃系统。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3]而李东垣也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因此可以看出,脾胃与疾病的产生关系密切,疾病产生的基本病因病机应当是脾胃功能受损。

4 结 论

脾胃对人体疾病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西医对此都有着深刻的认识。文章通过对中医脾胃观、脾胃功能以及脾胃功能受损对疾病产生影响的阐述,说明了脾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脾胃功能受损则百病由生。我国历代医家在临床治疗中,都十分注重对脾胃的调理,则更加说明了脾胃对疾病的重要影响。所以,在现代大的社会环境下,治疗疾病时更应该注重对脾胃的调理,以防止疾病的传变,在平时生活中注重脾胃的养护,以杜绝疾病发生。真正做到“四季脾旺,不受邪”。

参考文献

[1] 康 波.从《脾胃论》研究李东垣对《内经》“脾胃观”的继承与发展[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54,845.

[2] 危北海.有关脾胃学说的理论探讨及临床诊治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6,24(7):1189.

[3] 王海旗.现代中医脾胃学说理论研究进展[C].第五届全国疑难病学术研讨会,2007,34,965.

本文编辑:王 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系
商业保险与信用担保关系问题研究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关系的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