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探索与实践研究
2017-09-07王树新
王树新
摘要:当前,家长及社会都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具有高尚师德学风、尊师好学、骄人成绩的中小学校,须有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作为保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做到统筹管理,促进学校的各个要素发挥出最佳成效,为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支撑。
关键词:中小学校 教学管理 科学化 规范化
当前,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存在重视老师教学,不重视学生会学;重视人治,不重视民主等诸多问题。这种教学管理方法不全面,规章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已严重桎梏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更好地发展。只有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实施全面科学化管理,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学校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一、做好教的规范管理
在中小学校,教师教的管理主要通过教研组进行。首先,是内容上的规范化,学校对教研组各方面工作要制订规范化的要求;对课堂教学备课、讲课、复习、作业、考核五个环节要求规范;对第二课堂规定了校内外各项应开展活动的具体安排;对教研组教学研究活动的项目、内容和方式要规范化。其次,是教研组各项工作数量上的规范要求,根据学校的情况,可把教研组的活动定为几周一次,其中要特别规定专题研究的次数,其它课堂教学研究、教改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教师论文撰写都要作相应的规定。第三,是质量上的规范要求,教学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专题、有准备、有成效,保证时间,出席整齐,在质量的规范要求中要特别重视成果,因为成果是质量的集中表现,成果越多说明质量越高。
二、重视学的科学管理
1.学生“会学”的内容。管好学生的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方面,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只有管好学习过程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学的管理立足点在于教会学生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过程各环节的任务,取得学习的高效益。会学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懂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的知识;二是能应用学习的基本技能、技巧;三是具备爱学习的优良品质,只有三者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才能算会学。学校应该督促教师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2.指导学生“会学”。为了教会学生会学,在加强教师学法指导的同时,可以让一些考取了名牌大学的学生,来到初中进行现身说法,而对于小学生,全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学法指导最根本最重要的途径是教师的教学引导过程,学习的方法必须随着知识传授而渗透,学习的技能、技巧必须通过教学引导过程来训练,学习的品质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离开教学过程的实践是绝不能解决会学的问题,所以要教会学生会学,必须靠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参与。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提高认识,即要认识到“会学”的重要性;懂得学习的规律和具有学法指导的知识;提高自身对“会学”的实际指导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教会学生会学习是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学生不是不优秀,而是不会学习,因此,教会学习和教会知识都是教师的教学基本任务,学校应把教会学习和教会知识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标准;其次,要多掌握一些学习的规律和本学科的学法指导知识,形成指导文字,供大家参考;再次,要不断丰富自身学法指导的素质。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则受着学习观念、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三个因素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可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进行现代学习观念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现代学习和传统学习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在学习中对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认识和不同态度,现代学习更重视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只有会学习才能终身受益,学校可通过校会、班会及课内外的活动把这个思想灌输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自觉性;二是进行指导,教会学习,其形式可由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方法知识的传授、培养和训练,或学校制定和贯彻学习程序规范,使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各环节的学法知识和操作手段;三是鼓励学生进行积累,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是积累的结果,总结则是积累的有效方式,通过总结才能筛选出对自己科学、有效的方法,摒弃不科学、无效的方法,从而形成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实现会学的目的。
4.创新学习方法,加强指导“会学”。传统的学习方法是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新课程理念下,提出了阶段复习和阶段总结,阶段复习的提出则是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要求,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特点是系统化和网络化,阶段复习则是实现知识学习系统化、网络化的必要手段,也是知识巩固和应用的进一步深化。阶段总结是学生学习上自我优化的手段,通过总结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和习惯;阶段总结又是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阶段总结可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达到自我完善。这是学生自我促进自我提高的好方式。教师应指导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规范,可形成班级学习制度。
三、加强教学质量制度化管理
每所中小学校都要有一套符合规范化要求的规章制度。这就表明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因为规范化、制度化是中小学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一个表现形式。规范化的规章制度为教学发展铺设了一条科学的轨道,使教学工作的各层次、各环节按既定要求互相配合有条不紊地运转,保证了教学的有序和协调,规范化的规章制度规范了管理者的行为,避免了管理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减小了“人治”成份,增加了“法治”成份,并保证了教学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规范化的规章制度也规范了被管理者的行为,保证了指挥的畅通,管理的有效,保证了步调的一致和各方面的协调。孙绵涛把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分为检查制度、分析制度、评价制度,有一点不全面,他是针对教师教方面来分,少了学生学的方面。其实,在中小学,同样不能少学生学方面的规范化。
四、以教学奖励促进管理提质增效
教学奖励是教学评价后的激励措施,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是奖励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在于它的正确性。正确性的体现是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导向性,强烈的激励性。奖励应依据三项原则进行:首先,是明确的目的性。奖励是为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要把奖励的项目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部位和环节;其次,是鲜明的导向性。奖励向薄弱环节倾斜,引导去解决教学上落后的部分,使全面工作平衡发展。例如,中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中尖力量,中小学可加大这方面的獎励面;第三,是强烈的激励性。奖励的目的是激励,但不是所有的奖励都能达到这个目的,如奖励上的平均主义就是白花钱而得不到效果。使奖励产生强烈激励性的办法就是敢于重奖,拉开距离。不怕有刺激性,有刺激才能有效果。
总之,中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不是简单地条条框框,而是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将科学化管理灌输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着力促进师生的能动性、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的最佳配置,从而使各项指标发挥出最大效能,最终推动整个学校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盛绍宽.学校管理学[M].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54-55.
[2]董远骞.教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8-70.
[3]徐励泉.教学·研究·发现[M].安徽:科学出版社,20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