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7-09-07张传朋
张传朋
【摘要】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腹腔鏡胆囊切除患者, 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异氟醚麻醉治疗, 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插管前(T0)、麻醉5 min(T1)时, 两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 min(T2)、术后5 min(T3)、术后30 min(T4)时, 研究组的HR、SBP、DBP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4.5±1.0)min、苏醒时间(6.3±2.3)min、定力恢复时间(12.3±5.0)min均短于对照组(7.8±1.1)、(10.4±3.1)、(27.4±8.4)min,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 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 具有起效快的特点, 起着良好镇痛作用, 能够快速消除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瑞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1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nesthesia effect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its influence on cognitive fun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soflurane anesthesia for treatmen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for treatment. Anesthetic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eart rate (H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before intubation (T0), anesthesia for 5 min (T1)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better HR, SBP and DB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anesthesia for 30 min (T2), 5 min after surgery (T3), 30 min after surgery (T4)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shorter respiratory recovery time as (4.5±1.0) min, wake-up time as (6.3±2.3)min and concentration recovery time as (12.3±5.0) min than (7.8±1.1), (10.4±3.1) and (27.4±8.4) m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ombination of 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ick onset, good analgesic effect, rapid elimination of pain,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Remifentanil; Propofo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在临床上, 对于胆囊切除术的治疗, 传统手术方式创伤较大, 效果不太理想, 容易留下后遗症。因此, 腹腔镜手术应运而生, 使用腹腔镜手术, 手术创伤较小, 能够促进术后恢复, 临床上运用十分广泛[1-4]。但是, 手术麻醉也是手术过程中的重点研究问题。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 其中35例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 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治疗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 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35例。研究组年龄32~62岁, 平均年龄47.2岁, 男23例, 女12例。对照组年龄31~61岁, 平均年龄46.4岁, 男24例, 女1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在手术前0.5 h, 选择0.1 g苯巴比妥和0.5 mg阿托品进行肌内注射, 待患者進入手术室后, 给予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和 HR监测[1], 将外周静脉有序开放。对照组:使用1.5%异氟醚进行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选择0.1 mg/kg咪唑安定进行诱导, 选择2 mg丙泊酚和1 μg/kg瑞芬太尼进行诱导, 同时辅助0.1 mg维库溴铵, 在手术过程中, 选择3 mg丙泊酚和9 μg瑞芬太尼进行静脉输注, 以维持麻醉效果。按照实际情况, 间断性进行维库溴铵麻醉。手术完成后, 两组患者停止用药, 手术时间为35~85 min。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T0、T1、T2、T3、T4的HR、SBP、DBP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R、SBP、DBP情况比较 T0、T1时, 两组患者的HR、SBP、DBP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 研究组的HR、SBP、DBP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力恢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4.5±1.0)min、苏醒时间(6.3±2.3)min、定力恢复时间(12.3±5.0)min均短于对照组(7.8±1.1)、(10.4±3.1)、(27.4±8.4)min,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胆囊切术手术, 处于手术过程中, 由于应激反应和血流学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 采取腹部手术最为显著, 尤其是年龄较大患者, 因手术耐受性不高, 存在较大的麻醉风险[5-7]。因此, 丙泊酚、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上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对心血管而言,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8]。
在临床上, 腹腔镜手术对于麻醉具有一定要求, 由于手术持续时间较短, 手术麻醉要求良好可控性[9, 10]。临床麻醉使用瑞芬太尼, 是一种人工合成药物, 属于阿片类, 在化学结构中, 含有丙酸甲酯, 通过组织、血液中非特异性酯酶, 然后迅速进行水解代谢, 而机体内的胆碱酯酶对其没有影响, 麻醉起效较快, 麻醉作用时间较短, 效果消失较快, 可重复用药, 但没有蓄积作用, 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11-13]。
针对机体来说, 在1 min时间里, 瑞芬太尼能够促进血脑平衡[3], 通过阿片受体进行激动抑制, 对于人体血液与组织, 能够迅速促进水解。因此, 药物维持时间不长, 起效速度较快, 和其他药物相比, 药理作用存在明显差异[14]。另外, 瑞芬太尼对恶心呕吐以及呼吸困难具有抑制性作用, 而且随着用量逐渐增加, 处于一定范围内, 对麻醉效果具有强化作用。尤其对于老年患者, 因麻醉药物具有敏感性, 如果大量使用麻醉药物, 必然会降低患者的机体脏器功能, 处于手术期间, 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 加上其他因素不断影响, 使得麻醉术后的安全性逐渐降低, 也延缓了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15]。因此, 在临床使用药物时, 需注意患者的应激反应以及心血管反应, 对麻醉方式和技术进行评价, 同时要保证麻醉质量。
使用丙泊酚药物, 属于短效性麻醉药物, 联合瑞芬太尼运用, 对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能够弥补其镇痛效果, 然而镇静效果较差。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两种药物的联合运用, 丙泊酚能够降低诱导插管、手术牵拉等刺激性反应, 对心血管的麻醉药物用量具有抑制作用。另外, 瑞芬太尼可减少维持麻醉丙泊酚血浆浓度, 加快患者的复苏时间, 然而因瑞芬太尼动力学研究表明, 消除半衰期一般4~9 min, 如果停药后, 可降低血药浓度, 患者在短时间内即感受疼痛, 患者此时尚未完全清醒, 无法准确判断周围环境, 进而产生一种惊恐状态, 出现躁动情绪[16, 17]。因此,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 使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联合麻醉, 是静脉维持麻醉的最佳方式。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 T0、T1时, 两组患者的HR、SBP、DBP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 研究组的HR、SBP、DBP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4.5±1.0)min、苏醒时间(6.3±2.3)min、定力恢复时间(12.3±5.0)min均短于对照组(7.8±1.1)、(10.4±3.1)、(27.4±8.4)min,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 具有起效快的特点, 起着良好镇痛作用, 能够快速消除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朱艳丽, 武家平, 王敏.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3):54-55.
[2] 张志军.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2):138.
[3] 李兴达.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体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 27(5):697-698.
[4] 丁伟.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8):2011-2012.
[5] 沈益林, 冷述新, 李朝辉.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2):57-58.
[6] 蔡星三.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当代医学, 2011, 17(16):57-58.
[7] 王晓山, 叶卫东, 易云飞.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3(8):43-44.
[8] 何媛媛, 叶兴宏.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浙江创伤外科, 2014, 19(1):135-137.
[9] 马正红, 魏忠谦, 王放.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体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1):22.
[10] 馬玉洋, 李全, 刘进德.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医学综述, 2015(18):3449-3451.
[11] 张永强, 时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分析. 健康之路, 2013, 12(5):21-22.
[12] 何明艳.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体会. 工企医刊, 2014, 27(5):1038-1039.
[13] 黎达锋, 曾秋谷, 梁华娜, 等.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医学综述, 2014, 20(14):
2666-2668.
[14] 李国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分析. 吉林医学, 2013(8):1481.
[15] 许卫兵.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中外医疗, 2014, 33(3):74-75.
[16] 陈娟.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医药论坛杂志, 2011(12):78-80.
[17] 王红, 刘钟珊, 安静.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7):123-124.
[收稿日期: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