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米的诱惑
2017-09-07沈寅飞
沈寅飞
很多人无法抵挡这个高达8848米的世界巅峰的诱惑,但与之相伴的,是登山的巨大风险和并不甚完善的商业登山产业
我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去登珠峰,因为这样的决定不仅仅涉及你一个人,而且会影响你的一家人。”北京十四座探险文化公司的张伟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第一句话不是鼓励,而是规劝。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登山客加入登珠峰的行列中,登珠峰似乎也成了一件并不稀奇的事情。2017年,尼泊尔政府向登南坡的外国人发放了有史以来最多的371个登山许可,加上当地的夏尔巴人向导,登山总人数达到800人。而我国西藏境内,今年共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登山队,300余人在此冲击顶峰,其中绝大部分是外国登山公司负责后勤的外国登山者。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在有限的登顶窗口时间里,海拔8000米以上的攀登路上发生“堵车”,多人被迫撤退,有人不幸伤亡。
很多人无法抵挡这个高达8848米的世界巅峰的诱惑,但与之相伴的,是登山的巨大风险和并不甚完善的商业登山产业。
“没上去过,怎么能说是你们的”
曾几何时,登珠峰是专业登山者的任务。
见到夏伯渝的时候,他腿上的血栓还处于恢复期,皮肤被紫外线灼伤过的痕迹依旧明显,这些都是他去年登珠峰后留下的“后遗症”。41年来4次冲击珠峰之巅,这是六旬无腿老人夏伯渝攀登珠峰的所有记录。
夏伯渝回忆说:“当年登珠峰是为国争光、富有政治意义的事件。”对于珠峰的归属,当时中尼双方存在争议。1953年5月,尼泊尔向导丹增和英国登山队队员希拉里从南侧首次登顶珠峰后,在谈判桌上甩出一句话,“没上去过,怎么能说是你们的?”
时隔七年之后,3名中国登山队员曾成功从中国一侧的北坡登顶,但由于缺乏经验,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登顶的图像资料,很多国家并不承认。所以1975年,中国国家登山队专门从全国各地选拔登山运动员,经过严格训练再次登山。夏伯渝就是专门突击顶峰的突击队员之一。那一年,登顶过程中夏伯渝受伤截肢,而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并测量珠峰高度,获得世界承认。从此,攀登珠峰也有了南北坡两条不同的路线。如今,中尼两国已经达成边界共识,珠峰以最高点为界,北面属于中国,南面属于尼泊尔,最高点为双方共有。
60多年来,8848.48米(珠峰海拔的精确高度)已经不再是业余登山者不可触及的高度,越来越多的业余登山者参与其中。从整体上看,每年登山遇难人数比例在下降。根据喜马拉雅数据库统计显示,在1999年以前,一共有1169人次登顶,170人遇难,占登顶总人数的14.5%。从2000年到2015年有5832人次登顶,112人遇难,占总人数的1.9%。其原因在于越来越精准的天气预报和越来越完善的装备设施。
据了解,现在约90%珠峰登山客都为商业登山,而所谓的商业登山是指登山客户支付一笔费用给探险公司,由探险公司负责高山上的服务。一般而言珠峰商业登山服务方提供:向导的贴身服务、氧气、营地服务、适应训练、物资运输、危险线路的安全保障、医疗救助等,但不保证一定登顶。
在中国,业余登山爱好者想要攀登珠峰,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国外登山服务公司,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出发,这条线路相对平缓,对登山者的资质要求较低;二是经由北坡,这条线路目前只有西藏圣山探险公司有经营资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来自西藏登山学校,而且必须通过中国登山协会获得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的许可并通过体检,才有攀登珠峰的资格。
“相比而言,从尼泊尔登珠峰手续更加簡捷、各项设施更成熟。”登山爱好者“文字”(网名)也选择了从南坡攀登珠峰。因为尼泊尔政府大力发展商业登山,只要缴纳报名费,来者不拒。
烧钱登山,少钱少安全
“事实是,登珠峰绝对是一项烧钱的运动。”文字算了一笔账,他今年登珠峰前后总共花费了近50万元,其中包括30万元的登山公司服务费,10万左右的专业登山装备,几乎是他毕业工作几年来的全部积蓄。
西藏登山协会证实,2016年中国有14名业余登山客登顶珠峰。他们都是由一家西藏的登山服务公司护送登顶,登顶的平均费用为每人33万元人民币。显而易见,这家登山服务公司就是西藏圣山公司,但是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它每年只从众多的报名者中选取20个左右符合条件的业余登山者来为他们提供服务。
在尼泊尔,商业登山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收入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尼泊尔从事登山行业的夏尔巴人在4万至5万人,此类旅游探险公司多达2000家以上。在如此大肆发展商业登山的环境下,登山公司的服务水平和报价参差不齐,攀登珠峰的价格只有一个区间:3.5万——10万美元。典型的如罗塞尔探险公司,他们推出的攀登珠峰报价接近10万美元,而部分小公司为了获取客户资源则可能相互压价。低价背后则是低质量的服务水准,甚至引发意外事故。
2017年5月的登山季,在珠峰尼泊尔南坡7950米的一个营帐内就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两名外国登山客与两名夏尔巴向导死在了里面。不是因为高原反应也不是滚石雪崩,这四名死者的死因,是在缺乏适当通风下使用露营炉具,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死亡。调查发现,两名遇难的夏尔巴向导是来自新成立的“向导”公司,而野炊后未进行通风则是严重违反露营的基本规则。“显而易见,这些所谓的‘向导连基本工作都没做好,十分不称职。”对于这次悲剧,资深登山教练阿内特公开发表了上述批评意见。
资深登山者跑鱼(网名)也向记者介绍了一起向导失职的事件。在她的山友圈中,有一对夫妇前往尼泊尔登山,夫妻二人通过当地的向导公司找到了两名夏尔巴人提供协助服务。在登顶后下撤到大本营时,妻子发现丈夫迟迟没有到达约定的地点,而他的夏尔巴人向导却独自一个人下来了。问他发生了什么情况,那名夏尔巴人说,你丈夫不行了,留在了山上。最后在妻子的央求下,另外两名夏尔巴人重新上山,将体力透支的那名男性登山者搀扶了下来。事后,夫妇二人得知那位夏尔巴其实是一个喇嘛,是登山公司临时找来的。夫妇想要找登山公司讨个说法,但是回国的时间到了,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大多数夏尔巴人天生就是很有责任心的,贴心到主动帮助自己的客户系鞋带。他们为登山者提供固定绳索、铺设阶梯、搬运行李、烹饪食物等各种服务,但是总有个别例外。”张伟说,真正的高山向导必须持有尼泊尔旅游文化及民航局颁发的资格证书,2014年珠峰南坡雪崩,16名夏尔巴人死亡;2015年尼泊尔地震,13名夏尔巴人在珠峰遇难,导致现在真正有资质的向导已经不足百人。眼下,在庞大的登山客户面前,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夏尔巴人成了稀缺资源,而培养一个成熟的登山向导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这就导致了恶性竞争下滥竽充数的现象时有发生。
层层转包的登山业务
“找向导必须要找对人,其实这个圈子很小,要想长期从事这个工作的都很在意自己的信誉。”从尼泊尔登顶珠峰回来后,文字表示对自己的向导尼玛贡布非常满意。
在准备登顶前一年,文字就向业内人士多方打听了解,找到了尼玛贡布以及他的团队,向尼泊尔的一家登山公司预定了这名向导。等到需要缴纳费用的时候,在没有签订任何合同的时候,文字便将约合30万元人民币的登山服务费打给了对方。今年3月底,他就直接飞往尼泊尔,按照公司的安排融入登山队伍当中。
文字说,他信任夏尔巴人。因为绝大多数珠峰登顶者的背后,都离不开夏尔巴人的协助。从他们加入登山队开始,所有起居、装备运输、修路、做饭甚至搭建帐篷,每一件事情都跟夏尔巴人有关。这些散居在喜马拉雅山两侧,原本以农业为生的夏尔巴人,随着近代商业登山的兴起,凭借其天生的高海拔缺氧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高山成了他们的“职场”。一名优秀的夏尔巴人向导年收入最高可以达到几万美金,和尼泊尔国民人均年收入的835美元相比,绝对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因此,“任何一个优秀的夏尔巴人向导不会轻易欺骗任何一个登山来客”。
尽管如此,大多数夏尔巴人依旧过得贫苦,他们每年仅在4月至5月的登山季能挣得几千美金之外,其他时候需要自寻一些业务,来维持生计贴补家用。那些商业中介公司也会层层剥削,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尼泊尔代理人揭露,西方登山探险公司可能向每名登山客收取5万美元,然后把具体工作转包给尼泊尔当地代理商,只需付给尼泊尔代理商3.5万美元。一些处于产业链底端的中间商还会进一步对夏尔巴人向导“杀价”,最后分到普通的夏尔巴人手里甚至不到1000美元,这就大大地恶化了尼泊尔商业登山环境。
对于这一现象,目前正在开展尼泊尔商业登山服务的张伟也有类似的感受,“不仅是在尼泊尔,就连在国内开展同类业务的公司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张伟说,一些国内的公司搞价格战收取登山客的服务费后,将客户低价“扔”给尼泊尔那边的小公司,至于后续服务如何,他们不管,也管不了。
“签不签合同,跟谁签合同等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签合同是一种保障,而直接与国内的中介公司签合同,出现问题后至少可以找到人,如果把他们推给尼泊尔公司,那到时候客户可能就是欲诉无门。”这些年来,张伟一直鼓励他的客户与自己的公司直接签合同,然后自己找尼泊尔当地登山公司合作,自己则担当领队。
8000米以上可以不救
两年前,有一个老板找到张伟,跟他说我给你50万元,你能不能包我登顶珠峰?张伟说我可以慢慢训练你,提升你登顶的成功率,但是肯定不能保证你登顶,因为“登珠峰不仅仅需要钱,更可能要命。”
今年5月,一则关于登珠峰者倒在8600米,上百冲顶者路过却无动于衷的新闻引发了很大的舆论。夏尔巴人桑吉和他的巴基斯坦客户阿卜杜尔,倒在珠峰海拔8600米处的雪地上无法动弹,他们刚从珠峰峰顶下来,氧气已耗尽。有超过150人经过两名被困者身边却无动于衷,而他们所属的登山公司也迟迟没有开展救援。对此,有网友直批“这是人性的冷漠和某些登山公司的虚伪”,也有人出来澄清,在8000米海拔的险恶环境下,登山者对其他人进行救援,意味着自己也将陷入同样凶险的境地,不存在见死不救的问题。
“登珠峰80%死亡的人都是在这个高度丧命的。”夏伯渝描述过他在这个高度的环境:风猛烈地刮起来了,把山梁上的雪吹得漫天都是,一米之外什么都看不见,雪粒打在脸上就像针扎似的。8000米以上高空风的风速,有时每秒钟可达60多米(12级风的风速是每秒钟32米以上)。脚下的山梁只有20厘米宽,山梁两侧就是万丈深渊,唯一的生命保障,就是手里的这根安全绳。
文字说:“在那个高度,没有契约精神可言,也不能强加道德义务。”包括文字在内,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登过珠峰的人都表示,在那种环境下登山者不去救援无可厚非。而且在登珠峰界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到达8000米以上登山者体力衰竭无法移动时,可以不进行救援,因为在那个高度几乎无法开展救援工作。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或者你的向导”,张伟说,每个夏尔巴人向导只负责自己一对一的客户,如果转而顾他,就是对自己客户的不负责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登山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向导们都是想把登山客送到珠峰顶,然后再安全地带下来。这一方面是他们的责任心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获得额外的小费。现在,每个登顶的登山客几乎都会按照惯例给自己的向导差不多1万元的红包表示感谢。不得不说,金钱激励或许成了向导们恪尽职守的另一个动力。
正是因为这些,连大多数商业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承保珠峰海拔6500米以上的保险业务。所以,每个登珠峰的人事先都明白,在珠峰6500米以上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都是本人承担。
每年都有几十人偷登
近些年,商业化登珠峰价格水涨船高,从5年前的不到20万元到现在的30多万元,价格将近翻了一倍,普通登山者根本负担不起这些费用。想要实现自己的登珠峰梦,唯一的方法就是偷登。所谓偷登,就是没有经过许可,自己组织向导和协作人员攀登珠峰。
在今年的登山季,尼泊尔发生的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是,43岁的南非男子瑞恩·戴维在没有请向导,也没有获得登山许可证的情况下,赌上性命去攀登珠峰,并爬到了6800米的高度。最终,他在一个山洞里被人发现后被逮捕,進了尼泊尔的看守所。在国内,2012年5月,圈内有名的登山者王天汉未经许可攀登至珠峰海拔7790米二号营地,最后被圣山公司的人员强行“绑”了下来。珠峰的偷登行为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据了解,在每年珠峰的登山季,都至少有几十个偷登者。
对于被“绑下山”的偷登者事件,在业余爱好者和专业登山者中间引起了分歧。业余爱好者群体表示,无论是珠峰南坡还是北坡,都存在着政府及公司为了商业利益,进行行业垄断的情况,他们已经形成了一条不可触动的利益链条。如此一来,珠峰已经渐渐成为“有钱人的游戏”。
但专业登山者认为偷登者及时被发现并被带下来或许是件好事,避免了最后发生悲剧的可能。西藏登协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偷登让命丧雪山的概率大大提高。据统计,1957年——2000年间,国内登山遇难人数为33人,而仅在2012年,国内山难人数达到45人,其中不少属于“偷登”。在珠峰上,埋葬着很多这样的偷登者,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甚至连他们家人都不知道亲人已葬身雪域高原。
一位资深山友则表示,每年官方都会组织修路队冒着极大的危险提前铺路、放路绳,一直到主峰顶部。偷登则相当于蹭别人的路,用别人的路绳,占用别人的预定资源。这种情况下,登珠峰的路就那么一条,缺乏与其他团队沟通交流的偷登者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影响的不仅仅是偷登者自己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危害到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登山队伍。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禁止“偷登”行为并无不妥。
为什么要留一米
“更为尖锐的问题是日益增大的登珠峰群体和珠峰有限的承接能力。”上述资深山友说,适当控制登山人数,也有利于对珠峰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珠峰的破坏。而这个问题的产生可能源自人们在认识上形成了一些误区——登山就要登珠峰,登珠峰就要到顶峰。
“在很多外行人看来,登顶珠峰似乎意味着‘征服珠峰,事实上,登山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行为,大自然是谁都征服不了的,我们只能用挑战自己来描述那种成功带来的喜悦。”张伟说,“征服,就是把自己摆在了山峰的对立面,然而,在雪崩、冰崩、低温、暴雪、冰缝、缺氧、高海拔等自然因素面前,人类犹如幼童面对持械巨汉,往往会脆弱得不堪一击,何谈征服?”
跑鱼谈当年登顶之后那一刻,直言并没有那种喜悦,取而代之的是想着如何能够活着下去。山顶的风吹得人特别冷,特别难熬,一点也不愿意多停留,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说:赶紧下山,赶紧下山!因为山下那么多牵挂她的人在等她平安归来。
“希望所有山友珍爱生命,客观理性地登山。”这是官方以及大多数登山公司都会给出的忠告。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也是同样的观点,“登山是一种体验,是对自己的挑战。你的极限到了,你感受到了,那就行了。不要太执着,挑战的机会以后有的是,但生命只有一次,不能不爱惜”。
在登山界有一种境界叫作“留一米”。曾经有个资深的美国登山者,经验非常丰富,多次担任攀登珠峰的向导工作,但这辈子还没有登顶。据说他曾经有两次“无限接近”顶峰的机会,他都放弃了,但他丝毫不觉得遗憾。同样,有一些中国山友也保持着这样的登山习惯,不管登什么山,他们都不会走到山的最高点,刻意留着最后一米的高度不踩上去。
“是的,愛山、懂山、敬畏山的人,是绝对不会说把山踩在自己脚下的。同理,不管是登山还是做人,处处都要‘留一米。”张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