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困境、根源及其矫治
2017-09-06秦秀莲
秦秀莲
[摘 要]生态问题持续恶化,不是由于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法规的缺失,政府政策引导的匮乏,而是缺乏有效地将规范和知识内化为公民修养和信念的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应该注重情景体验、互动参与、慎思反省和伙伴襄助等形式,激发公民的主动精神,使公民成为真正的环境道德教育主体。公民环境道德教育评估不能仅仅从形式化的汇报、总结进行审查,更加需要对公民社会实践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环境道德行为开展体系化的科学评估。
[关键词]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矫治;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2426(2017)07-0021-05
随着资源配置主导方式从政府向市场的转换,中国经济的总量和质量都得到极大提升,但是生态问题却日趋严重,已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凸出障碍。生态问题持续恶化,不是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法规的缺失、政府政策引导的匮乏,而是缺乏有效地将规范和知识内化为公民修养和信念的环境道德教育。《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明确提出,“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和公民环境意识。”环境道德教育是培育公民解决生态问题应该具备的意识和信念教育。因此,应该开展制度化和体系化的公民环境道德教育,提升公民环境道德信念、培育环境道德人格,从而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价值保证。
一、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困境
(一)公民环境道德知识严重匮乏
环境道德知识不仅是公民提升环境道德水平的基本前提,而且是认识环境问题、改善生存环境必需的知识储存。公民应该全面而充分地学习、掌握环境知识,关注和理解自身的生存环境,形成能够实现永续发展的环境知识和技能。《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指出,听说过“垃圾分类”的占总样本的66.3%、“世界环境日”的为62.6%、“白色污染”的为56.9%、有机食品的为52.2%、“三废”的为45.5%、温室效应的为41.4%、生物多样性的为27.8%。从公众对环境了解状况审视,与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环境科学知识公民了解的较多,而与日常生活比较疏远的环境知识了解程度偏低。另外,虽然公民听说过垃圾分类,但是绝大部分的公民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虽然公民听说过世界环境日,但是绝大部分的公民只是通过电视或者网络了解,至于世界环境日的历史却无从了解;虽然听说过白色污染,但是绝大部分的公民对何谓白色污染却没有任何概念;虽然听说过有机食品,但是何种食品被称为有机的、何种食品被称为无公害的却一头雾水;虽然听说过三废,但是三废都包括何种内容却茫然无知;虽然知道温室效应,却对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后果等都不甚了解。可见,公民了解和掌握的环境知识都还属于相对浅层的环境知识,相对更加专业、广泛、深层的环境知识,比如耕地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破坏、动植物保护、工业废弃物等远离公众日常生活的环境问题知之甚少。这种关涉日常生活的环境意识较高,而深层次的环境意识较低,是一种典型的应激性的自我保护型的环境道德意识。因此,公民环境道德知识依旧需要普及和提高。
(二)环境道德教育理念滞后
理念是具有导向性的思想,是社会实践的先导。现阶段中国公民环境道德教育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本范式。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人类是宇宙的中心;人类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目的;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去看待和评价任何事物。人类中心主义是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衡量和评判一切事物的根本标准和最高理想,强调社会实践都必须将其作为基本原则,强调为满足需要人类必须加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和利用。以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基本理念开展公民环境道德教育,虽然表面上能够拓展公民环境知识、培养环境意识,但是本质上公民所接受和传递的环境道德教育所秉持的理念严重滞后,无法支撑起现代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内核,也无法与众多公民所接受的环境理念相契合,导致公民道德教育的效果甚微。另外,公民环境道德教育应该坚持的正义理念匮乏。中国文化系统内的正义理念既包括统治者的施政理念,比如“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王刘安),也包括财富的公平配置,比如“大同世界,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康有为),而关涉生态环境的正义理念严重匮乏。环境正义是指人类与自然关系维度之中权利与义务的合理配置,即处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构建的生态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享有环境道德权利、履行环境道德义务。而现阶段公民环境道德教育只会形式化地传递环境道德意识,而环境道德意识传递背后的环境正义理念却是严重缺失。
(三)环境道德教育形式单一
20世纪以来,互联网极速蔓延式普及解构和重构了公民日常生活领域,严重颠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进而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和行为方式。多元价值、异质文化、网络思维等借助于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和个体化的网络媒介渗透公民到日常生活中,不同意识形态、价值理念、思维路向相互碰撞、融合,致使传统的主流价值体系不再具有不可撼动的统御能量。面对如此巨变的世界,环境道德教育的施教者依旧将传统的价值体系作为逻辑起点,以满堂灌的形式输出,以期用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提升公民环境道德素质。此种环境道德教育方式如果处于信息严重不对称时代可能依旧有效,而信息时代仍然不改初衷地传递将被公民所抛弃,且会被公民严重质疑环境道德教育的科学性。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内容广泛、过程漫长、效果测定困难、环境复杂多变等。环境道德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填鸭式的满堂灌教育模式面对信息时代多维环境将收效甚微。环境道德教育更加倾向于采取理论体系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的教育思路,以实地调研、野外考察等方式配合施教者进行内容创新、实施组织灵活的授课方式,比如可视化与主持式环境道德教育方法、参与ENGO社会实践方法等。另外,网络时代施教者和受教者互为主体性,是源于有效沟通的共识性权威而构建互动沟通模式。施教者和受教者互为主体性必然要求环境道德教育施教者破除传统知识和道德权威,将其置于与受教者同等地位,才能达到良好沟通目的。
(四)公民生存困境
公民环境道德素质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严重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但是整体而言,经济发展质量依旧较低,公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仍然较低。换言之,现阶段我们依然面临着生存困境,此种困境严重地制约着国人的精神面貌,特别是环境道德素质。首先,收入水平低。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9992元,排名位于第72,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国家收入衡量标准,虽然2016年我国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东西差距进一步扩大、南北平衡被严重破坏。对于普通公民来讲,特别是中西部乡村居民和城市边缘群体,生存依旧是其首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果要求处于生存困境的群体去践行环境道德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受到低收入水平限制的群体,环境道德素质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善。其次,人口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初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5年底国家总人口达到13.74亿,比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增加了3400万。人口的急剧扩张不仅增加能源的消耗量,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另外,人口的急剧扩张将带来素质压力。根据全国人口第六次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每10万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26779人。总人口中依旧存在相当一部分处于低文化水平,很多人根本不能够理解人类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甚至不知道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价值。另外,生存压力和人口压力双重影响下公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也将严重影响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实现。
二、公民环境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源
(一)人性视角
洛克认为,“上帝既然将世界给予人类共有,亦给予他们以理性,让他们为了生活和便利的最大好处而加以利用”[1]。虽然洛克的论述蕴含着神学色彩,但是却真实地窥测到人性的真谛——人类借助于理性能够利用一切手段和工具实现自我保存。不管是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还是从柏拉图到马克思甚至现代西方哲学家都发现关于人性的思想倾向:理性是一种本能,是人类天赋拥有的实现自我存在和发展的思维工具。然而,个体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且会走向集体行动的困境。人类会为了维持自身的物理存在而相互争夺,社会群体会为了实现特定集团的不断壮大而奋力拥占大量资源,同样现代人会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惜破坏环境。纵览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认为人类总是遵循经济理性而行为。“经济理性可以理解为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因为人们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个人利益”[2]。改革开放以来,因工业文明和全球化带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中国公民一直沉浸于现代生活方式而无力自拔,殊不知以经济理性为基本导向的现代生活方式正肆无忌惮地侵蚀着传统的天人合一思维路向,如果无法从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经济理性将会导致工业文明陷入严重困境。强调经济理性作为环境道德教育乏力的根源,并非彰显公民人性的私利倾向,而是认为社会特定个体或群体为实现满足其自身发展和利益实現的历程中过度关注物质利益,而无意或主动忽视其经济行为造成的生态灾难,即忽略个人、企业的生态责任。因此,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理性将严重阻碍环境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理念视角
根据物种适应环境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自然界多样化的生命严格划分为两类:体质进化类型;脑部进化类型。体质进化类型通过大自然的选择和物种适应进化出满足自身需要的身体机能,从而达到物种生存和繁衍的目的,归属于生态系统绝大多数物种都属于体质此种类型;脑部进化类型是通过脑部智能日益发育和完善以应对环境压力实现物种的繁衍,灵长类动物都属于此种类型,而人类又是脑部进化最为彻底的灵长类动物。无论是体质进化类型,还是脑部进化类型,它们于进化过程中获取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适应自然环境的身体机能或者脑部智能都是有效保证物种的生存和繁衍。“自然选择从不使一种生物产生出对自己害多利少的任何构造,因为自然选择仅仅根据并且为每一生物的利益而起作用”[3]。虽然物种的进化都是以自身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作为根本目的,但是其天性却是完全不同。除人之外的任何物种均是专门化的身体进化应对环境压力,它们体质构造的界限就是其生存能力和范围的界限,而人类却走上了以脑部发育和完善来适应外部环境的道路。以脑部进化为基本特征的人类进化使得人类与自然环境构建出呈现辐射状的,具有无限潜能的适应关系,这标志着人类突破体质进化带来的先天限制而进入到更加自由和自主的进程,不仅能够成功适应自然环境,而且能够持续地影响、引导环境进化的路向。更为重要的是,人类无意或者根本不愿对满足需求和发展的欲望施以限制,力图拥占任何满足其需求的资源。“而人类中心主义,就其本质而言,正是对这种不愿受任何限制的天性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观念化,并且这种天性在人类意识中还在被时刻地强化着”[4]。人类中心主义由于与人类的逐利天性相契合,现实中便对自然和社会形成严重的破坏,并且这种破坏性的可怕之处在于能够将普遍理念转化成共同意志和社会行动。
虽然人类中心主义源于西方价值体系,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与技术的入侵其不断渗透进中国,并严重影响着政府政策、企业行为与个人行动。地方政府在政绩偏好引导下,通过大量资源的投入实现GDP量的增长;企业对利益的疯狂追求,往往忽视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肆意破坏资源与环境;个人在满足个人需求导向下,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最后陷入环境悬崖和生态危机。因此,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也是影响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因素。
(三)教育体制
家庭教育是指“具有特定家庭关系的人们,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通过指导、帮助、学习和交流等方式促进自身素质提高,以实现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5]。家庭教育主要借助于亲情而开展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生活化特征,融教育与生活于一体,能够给孩子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活体验将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烙印,建立起符合主流价值取向的环境道德意识,将会深刻影响其成年的行为。父母如果能够通过日常生活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孩子学习环境道德知识和环境道德规范,而且能够培育处于学习状态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帮助孩子获得良好品性。反之,父母如果无意或者不能够借助于日常生活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且铺张浪费,肆意破坏环境,将严重影响孩子正确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造成孩子环境性格的缺失。因此,家庭环境道德教育是公民环境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父母对孩子开展环境道德教育非常必要。
在现代技术文明主导的社会,教育已经成为功利的婢女。现阶段中国亦是如此,以考试为旨归的应试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基本特征和桎梏。“应试教育主要是指对要准备考试的科目的掌握以及对相关考试的准备和必要训练”[6]。应试教育将生活领域与教育领域完全脱节,完全是以应付考试而开展的教育形式。应试教育以功利主义为基本导向,采取填鸭式课堂、猜题押题、题海战术、加班补课等教育方式,不仅急剧增加在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导致在校学生素质和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想要彻底矫治应试教育的弊端,必须对法定的制度化权力体系和利益组合予以合理调整。现行教育体制蕴含可观的隐形利益,而可观的隐性利益又将促使教育权力阶层不愿改变既有的应试教育体制,结果就造成了教育特权阶层掌握的权力与享有的利益之间相互滋养和强化的可怕而丑陋的局面。应试教育不仅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想,妨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而且会造成众多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等。就当前的环境道德教育而言,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道德教育根本无法引起基层教育执行机构的重视;重视人格培育的环境道德教育缺乏制度化推进渠道;环境道德教育的施教者和受教者缺乏平等对话渠道和立场;环境道德教育重视规范教育和知识教育而参与式的实践教育匮乏。
三、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矫治措施
爱因斯坦认为,“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7]。可见,公民不仅需要知识去应对未知世界的技术挑战,而且需要道德去应对世事变迁,此处强调的道德包括环境道德。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既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生态和谐,而且能够持续提高公民环境道德素质。公民环境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为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达到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的,必须找到有效的环境道德教育矫治措施。
(一)完善法律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准则。法律于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法律规范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開展需要国家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来推进、规范和约束环境道德教育,否则环境道德教育很难开展并达到预想效果。其次,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环境权是指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8]。通过《宪法》和《环境保护法》明确环境权,并且强化《环境保护法》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是提升公民环境道德意识、实现公民有效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根本保证和法律基础。通过明确公民环境权去提升环境道德意识,就是将公民的切身利益与环境问题密切联系,并借助于环境权的扩展和落实来增进公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行动。最后,强化环境类法律学习。公民通过环境类法律法规的学习,可以充分了解环境类法律规范,规范自己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习惯,成为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楷模,从而能够引领社会环境道德风尚,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
(二)改进方式
传统道德教育重视说教灌输,凸显施教者的引导和控制地位,而选择忽略对受教者的真实需要、主动精神和选择能力的培育,致使环境道德教育观念和内容难以内化为公民的思维范式和心理品性。环境道德教育应该注重情景体验、互动参与、慎思反省和伙伴襄助等形式,激发公民的主动精神,使公民成为真正的环境道德教育主体。公民环境道德教育采取合理方式应该注意:第一,注重互动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尊重公民,如果作为受教者公民无法获得足够的尊重,谈何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受到市场经济影响的现代公民渴望独立、自主和平等,因此环境道德教育应该抛弃传统说教和灌输式的道德培养方式,而要在施教者与受教者平等的基础上采取互动式教育方式,才能达到预想的环境道德教育效果。其次,关注公民道德选择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组成部分,而道德认知的发展又依赖于道德选择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9]。公民环境道德教育应在传授环境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公民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将环境道德教育的重点从教授“做什么”转向引导公民认知“为什么这样做”和“如何做”,从而保证其拥有合理处置复杂环境道德问题的原则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其能够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利用网络技术。现代社会是名副其实的咨询社会,咨询制作、传播和接收技术越来越先进,渠道越来越多样。环境道德教育必须引进多媒体影像技术,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展示帮助公民迅捷、全面地认知环境问题,使环境道德教育更具有吸引力。环境道德教育必须导入网络互动技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中增加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互动,借助于环境道德教育主客体平等对话、持续双向沟通,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加强评估
环境道德教育评估是指评估者根据既定的评估标准对环境道德教育进程及其效果开展评价的过程。目前,我国环境道德教育评估标准体系严重匮乏,即使已经建立评估体系的机构依旧存在评估指标不清晰、评估原则紊乱、评估方法单一等问题,根本无法真实而准确地披露公民的环境道德素质。公民环境道德教育评估不能仅仅从形式化的汇报、总结进行审查,更加需要对公民社会实践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环境道德行为开展体系化的科学评估。环境道德评估标准体系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才能真正地对公民环境道德素质开展科学而准确地评估,才能真实地反映现阶段公民的环境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1][英]洛克.政府论(上)[M].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廖小平,孙欢.当前我国环境道德教育的五大矛盾[J].道德与文明,2012,(04).
[3]Charles·Darwin.The Origin of Species and The Decent of Man[M].The Modern LibraryNew York1990.
[4]郑慧子.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的天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07).
[5]骆风.我国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15,(07).
[6]郭法奇.如何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7]杜卡斯·爱因斯坦谈人生[M].高志凯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8]王志鑫.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权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12).
[9][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超贤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宋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