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演进逻辑

2017-09-06马俊飞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4期
关键词:民族

马俊飞

摘要:中国近现代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使我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打上了“焦虑史”的烙印。近现代政治思想在民族危机加深以及中西文化碰撞中发展、不断深化,反思、继承、超越传统,具有中国特色。推动实践,又为实践所检验,政治思想与现实社会、党派政治斗争相联,其每一个脚印的迈出都历经坎坷,最终政治思想和实践实际上都向构建现代民族—民主国家这一方向曲折前行。

关键词:演进逻辑;民族危机;时代碰撞;民族—民主国家

政治思想是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意识形态的范畴,它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意志和利益。 演进逻辑即是政治思想发展的前后联系,发展原因,最终向何方向发展等。

构建现代民族-民主国家包括现代民族国家与现代民主国家,这二者是具有统一性的,主要体现在民族国家要求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神圣而不可侵犯是民主国家所要求的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的现实基础。民族国家体现国家的整体与部分、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而民主国家则是指一国政治统治权力的获得与行使是否建立在人民意志的基础上。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在焦虑中发展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使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日夜忧思、探索着救国救民的方法,他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晚一步,可能就面临亡国灭种的灾难。

二、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看演进逻辑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清王朝政治腐败、资本主义入侵,可谓内外交困,这时龚自珍等一批士大夫阶层,研究国家切实问题,提倡限制君权、理顺君臣关系、重建农村宗法秩序来解决现实困境。如林则徐主张开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政治主张。这批士大夫的政治思想,迈出了构建民族—民主国家的第一步。

然而,封建力量仍过于强大,清政府仍未作出实质性的转变,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阶级从他们的角度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但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注定了其政治思想带有乌托邦色彩。

太平天国运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洋务派的政治思想。洋务派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与内忧外患,主张 “以中国之伦常名义为本,辅以诸国官僚之术”,外需和戎、内须变法。虽然它没有实现“自强”与“求富”的目标,标志着中国早起探索民族—民主国家的失败;但是作为早期民族—民主国家的探索和尝试,洋务运动具有现代化启蒙意义。

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越来越深重,资产阶级改良派更加焦虑地思索:中国该向何处去。维新派康有为于1888年-1898年七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维新,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主张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勾画了大同社会的蓝图。以改良派政治思想指导下开展了维新变法,可由于困难丛生,变法百日而败。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政治目的,但在思想界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为革命派政治思想的宣传奠定基础。

维新变法的失败更坚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的政治信念。资产阶级改革派孙中山借鉴传统中国政治思想、欧洲之学说,进行抵抗性思考,独见而创获出三民主义这一套政治思想,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问题。孙中山先生深知民族独立、民主自由之重要性,其三民主义政治思想中,建立民族—民主国家目标取向清晰可见。辛亥革命后,国内施行军阀政治,在袁世凯逝世后,国内陷入了军阀割据。国家主义、“聯省自治”等思想广泛传播。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内蒋介石等人为了政治斗争中取得上风、加强国民党的建设,对三民主义进行解释,如戴季陶主义,对三民主义进行儒家化解释,宣扬用“仁爱”代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蒋介石更是深化三民主义的儒家化解释,基于儒家的伦理道德推进国民建设。这些三民主义的解释与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政治思想已经是相去甚远,是国民党为了建构集权独裁的民族国家的思想武器,但其最终归宿是现代化。而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新三民主义予以充分的历史肯定,在新三民主义的基础上引入马克思主义,里程碑式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了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构想”,由此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超越。新民主主义理论强调民族独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可谓是孙中山先生事业的忠实的继承与发展者。

三、最终思想目标:构建现代民族—民主国家

综上所述,政治思想有其历史逻辑和思想逻辑的内在理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彼此之间都有联系或论辩,推动实践,又为实践所检验。随历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在与西方文明碰撞交融中不断深化,从晚清石士大夫经邦济世的政治革新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都体现了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回答,不同阶级的政治思想虽然体现出不同阶级利益,但都以构建现代民族—民主国家的思想历程为发展主轴,向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方向不断演进,最终以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而告终。

参考文献:

[1]张祖晏.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历史演进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必然性[J].咸宁学院学报,2010,(02):21-22.

猜你喜欢

民族
党是民族的脊梁
MINORITY REPORT
《民族女孩》
《战斗民族养成记》上演中俄一家亲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组工干部之歌(美声民族版)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没有希望的民族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