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殖民统治酿造的悲剧

2017-09-06焦蕾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殖民统治马拉喀什奥威尔

【摘要】在乔治·奥威尔的著名散文《马拉喀什》中,作者如照相机一般客观地描画了殖民统治下的马拉喀什居民的悲惨生活。六幕场景彼此独立又层层递进,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所有殖民帝国得以建立的基础就是压榨当地人民。本文试图从这六幅图着手,逐一分析作者笔下的《马拉喀什》。

【关键词】马拉喀什 乔治·奥威尔 殖民统治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著名的社会评论家,以其政治讽喻小说闻名于世。纵观其个人经历,伊顿公学的骑士精神教育使其勇敢且有同情心;西班牙战争中所受的伤害为其著名小说《动物庄园》提供了素材;而其在摩洛哥养病的经历使其有机会目睹了当地人民在殖民统治下所遭受的痛苦,并创作了散文《马拉喀什》。作者眼中的马拉喀什不是“红色之城”,不是“南方的明珠”,也不是“上帝的故乡”。他不提马约尔花园的华美和塔吉锅的鲜美,也不提谍战电影中的黄沙、异域风情等神秘元素,他所看到的是底层人民在殖民统治下所遭受的不同程度的痛苦。更难得可贵的是,作为一个欧洲人,他站在当地人的立场同情当地人的遭遇。

奥威尔秉承“把政治写作变成一门艺术”的观点。故而,虽然文章的主题是反帝反殖民主义,作者却摒弃激昂的话语风格,选择了客观、冷静、含蓄的描述笔调。作者巧妙地运用“蒙太奇”手法将彼此独立且层层递进的6组图画紧密地围绕在一起。文中的“我”就是洞察力敏锐的作者,以其犀利的文笔刻画了那个时代的马拉喀什的贫困、集权以及性别歧视;大量的修辞手法,尤其是修辞疑问句的使用使那些直击主题的话语深入人心;对某些尤为可悲的场景的选取,以及其近乎冷酷的描述,如同图中图一般发人深思,组成了整篇文章错落有致的结构。本文将就这六组图进行逐一解析,重现奥威尔笔下的马拉喀什的悲惨生活。

一、穆斯林送葬图

文章开篇先声夺人,以一种主动的形式说一具尸体从眼前飘过,而不是人们抬着一架尸体走过,立即将读者带到了这个贫穷落后的殖民统治地区。这一部分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单纯写送葬过程,餐桌上成群的苍蝇尾随尸体飞了一阵,随后又飞回餐桌上,这一场景无需过多的语言,已经让人感受到这一地区的卫生条件极其恶劣。而送葬队伍经过人们正常的生活区也侧面反映了由于生活环境恶劣,人们极其容易患病甚至死亡。第二层讲述了整个葬礼的简陋,“hack”“dump”“fling”三个词就完成了整个埋葬过程,毫无仪式感,同我们所认同的死者为尊又有了很大的冲突。第三层则是由简陋的埋葬所延伸出来的,埋葬的地点只是一片废墟,没有墓碑,没有名字,甚至连任何标记都没有,因而,过了一段时间,连自己的亲人也不知道尸体埋在了哪里。

正因为他们生活的极其艰难,死亡的却十分容易,没有任何辨识度,故而作者以修辞疑问句故意反问,他们是不是像珊瑚虫一般的生物,从而指出了整篇文章最核心的主题思想,即不把人当人看这个事实,是所有殖民帝国建立的基础。而本段最后,作者冷静的描述了一幕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的场景,有时你外出散步,当发现脚下一段有规律的凹凸不平的感觉的时候,证明你踩在一具骨架上。这句话看似是对上述描述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本部分的升华,是本图的亮点。以一种无言的方式点出殖民统治地区的人的生命的廉价。

二、雇佣工乞讨图

这一组图较于上一组相对轻快,作者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这个小插曲。第一组对比是瞪羚和雇佣工。作者喂瞪羚吃面包的时候一位阿拉伯雇佣工在旁边观看了很久,诧异于居然有人舍得用面包来喂养瞪羚。他犹豫良久之后向作者乞讨面包,并且用法语表示他可以帮忙解决掉面包。在这一场景中,“sidle”“stow”等词都体现出雇佣工是不好意思乞讨的,同时又格外珍惜这从瞪羚嘴里抢来的面包。人不如一头瞪羚,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而第二组对比是开放式的需要读者想象的,只有一句话,作者以陈述的方式告诉大家,这个人是市政当局的雇佣工。读者难免会想象,一位有政府工资的人都需要和瞪羚分享食物,那没有工作的人的生活岂不是更加困苦?

三、犹太贫民窟生活图

在这一组图中,作者描述一静一动两幅画面。静态画面中,作者走过犹太人聚集区,发现此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拥挤狭窄,不通风不透光;本应如花朵一般的孩子却如同苍蝇一般携带病菌;街道四处尿流成河。看见这些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走在人类当中吗?如此的悲惨,如此的不开化。而动态的画面则描述了作者发烟的小故事。当有人发现他在吸烟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跑出讨烟,甚至包括一个后排窝棚的盲人。“crawl”“grope”将这一幕描述的淋漓尽致。通过这一副画面,道出作者的一个问题,直击本文主题。那就是这些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却把一支香烟视为奢侈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殖民帝国对当地人民劳动力的压榨。

更为严酷的是,面对他们如此的遭遇,其他人并没有丝毫的怜悯,反而认为他们都是食物链顶端的人,所受的苦楚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这样莫须有的诬陷,无异于数百年前惨死于女巫审判的老妇人。那些老妇人食不果腹却被认为是女巫,而这些犹太人终日工作却被认为是作秀。

四、落后的田间耕种图

在这组图中,作者首先点出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当地人的隐形,其工作越繁重,越没人能看见其艰辛,随后用大段的篇幅来描述当地农民耕种的艰辛。这里的土地像碎砖块一般,并不适合农业,却依旧被大量开垦,这意味着农民也许是事倍功半的;所有的劳动均靠人工完成,农民的辛苦可见一斑;各个耕种的小细节可见农民拼搏的智慧:徒手拔苜蓿只为节省一寸的饲料;一头牛和一头驴搭配拉犁以匹配所需的动力……

而这一切又在最后一组数据的对比中得到了升华。由于此地常年缺水,农民在田边挖深达三、四十英尺的沟渠储水,却也只得到涓涓细流。在一切劳动均靠人工的情况下,挖地下三四十英尺听起来都是天文数字了,这一切也只是为了从这贫瘠的土地中挤出四英寸的粮食。高付出所得的低回報令人唏嘘。

五、妇人背柴图endprint

如果说田间耕种的当地人是隐形的,那么当地的妇女则是更加无人问津的,正如作者所体验的那样,他注意到老妇人这一举动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在当地,老妇人的地位就如同负重的牲畜一般,甚至连牲畜都不如。当地的驴子所遭受的虐待令作者痛心疾首,他一踏上摩洛哥这片土地就注意到了这一可怜的生物,然而当地老妇人的悲惨,却是他很久以后无意中发现的。当地的驴子忠实温顺,毫无怨言的跟随主人,却在倒地猝亡之后被其实荒野,尸骨未寒之际就惨遭乡间野狗分食。而当地的老妇人的悲惨则更加无人注意。这组图中以老妇人和驴子的类比为中心,以描述驴子的悲惨境遇让人感叹老妇人连驴子都不如的地位。文中数次提到的“creature”既指老妇人也指驴子,一语双关道出殖民统治下的妇人的悲惨生活。

六、黑人士兵行军图

这组图可谓是整片文章的高潮所在:当所有人都在惶恐不知道能继续蒙骗当地人多久,担心当地人终究会持枪反抗的时候,当地的黑人士兵如同田间放牧的牛羊一般,眼神安静,没有任何异议,乖顺地听从殖民者的指挥。他们本应对殖民者憎恨厌恶,却由于本身的愚昧无知以及殖民者的欺骗,用一种尊敬的看主人的眼神看着白种人。这是打心底里的沦陷,是殖民统治的最高境界,从内心深处都被奴役。正如最后一幅对比图一般,洁白的大白鹳自由地展翅北飞,最后消失于天际;黑人士兵蜿蜒南下,毫无生气,如同一群静静的牛羊。作者在这里使用了象征的手法,用牛羊象征士兵,白鹳象征白人统治者,道出其天壤之别,更让人对殖民统治下的黑人有种哀其不明怒其不争的感叹。

七、结语

本文的六组图看似独立拼接在一起,实则层层递进、深入主题。在殖民统治下的马拉喀什的人们整体都是活之不易动则死亡的,故而有了穆斯林送葬图;在这一整体中,雇佣工算是较高层次的人,却依然食不果腹;犹太人作为“异教徒”,所受的待遇更加悲惨;老妇人作为所有弱势群体中最薄弱的一环,占据着食物链的最底层,过着连驴都不如的生活……造成这一切悲惨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殖民帝国的统治,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心中的奴性。他们习惯了被剥削,习惯了将白人当作主人,甚至习惯了自己的苦楚。内心深处对自我认识的沦陷才是殖民统治的最高统治,也是最严酷的统治与惩罚。

参考文献:

[1]董乐山.奥威尔文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95.

[2]刘凌.《马拉喀什》的对比与类比[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1,(12):157-160.

[3]石宗平.浅析散文《马拉喀什》中的蒙太奇的运用[J].文学评论,2010,(09):87-89.

作者简介:焦蕾(1988-),女,汉族,河南辉县人,硕士研究生,安阳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英語语言文学翻译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殖民统治马拉喀什奥威尔
《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的实施路径研究——兼论图书馆实施之策
欧盟加入WIPO《马拉喀什条约》
马拉喀什记忆
《缅甸岁月》书中缅甸人形象描写简析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最后的日子
论著作权法中分层式合理使用制度的构建——以《马拉喀什条约》为视角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庙会功能之嬗变
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