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7-09-06王丹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大学英语教学

王丹

【摘要】隐喻是普遍存在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语义背后的隐喻机制不仅有助于词汇记忆,在句子和段落理解上也有帮助。本文从单词、词组、句子及段落层面举例说明了概念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关键词】概念隐喻 认知 大学英语教学

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时常有学生反映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明明单词都認识,可还是理解不了。有的学生甚至因此对记忆单词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同汉语一样,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也广泛存在。一个单词除了最基本的含义外往往还有很多引申义。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及各类学习参考书通常是逐一列出各个义项,然后分别举例说明用法。学生则对这些义项及例子死记硬背。此种学习方法单调枯燥、效率低下,且易出现开头所说的认识单词却理解不了文章意思的情况。因为学生很难记住一个单词的所有义项并正确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或许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可以对此问题略窥一二。Lakoff & Johnson在调查和分析了英语中大量隐喻表达后指出,普通语言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来自于隐喻概念,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就单词而言,许多引申义项其实都是在本义基础上通过联想、类比产生的隐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能了解这些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单词记忆可能会轻松很多。概念隐喻理论不仅有助于词汇记忆,在句子和段落理解上也有帮助。本文试图从单词、词组、句子及段落层面论述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所举例子均来自于《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以下简称《新视野》)。

一、概念隐喻理论简介

传统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首次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现象进行了阐述,“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仅在语言上,而且也在思维和行动中。我们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是隐喻的。”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的建构是隐喻性的,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只能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而建立起来的。这种通过类比和联想进行的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映射过程就是隐喻思维的基本过程。换言之,隐喻就是人们通过一种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或体验另一种陌生的、抽象的事物。概念隐喻可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谈论一种概念的词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实体隐喻指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等一些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而有形的实体。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鉴于隐喻的普遍性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在英语学习中如果能够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让学生认识、理解、欣赏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必然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1.在多义词理解中的作用。语言中很多词都是多义的。为了描述新事物,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词,而是将新认识的概念与已认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关性,利用已知事物来思考、表达新概念。这种隐喻性思维发展了词汇的语义,使一个词具有了多义性。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内在关联,认识其隐喻义产生的认知根源。

2.在习语理解中的作用。概念隐喻理论也可用于习语的理解。如在《新视野》一册中有“make ones blood boil”这样一个习语,书中解释为“使某人生气”。有的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如果弄清背后的隐喻机制,理解起来便会容易很多。其实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生气是火(anger is fire)”这样一个隐喻。汉语中“生气”又称为“火气、发火”,英语中fire一词在词典中有一个义项为“strong emotion; angry or exited feeling”。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火有上升、炎热的特点,而人在生气时会面红耳赤、体温升高,跟火的某些特点相似,于是二者便有了联系。在习语“make ones blood boil”中,“anger”这把火把血液都煮沸了,可见火气之大,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该词组义为“使某人非常生气了”。与之相反,还有“make ones blood freeze”这个习语,其解释为“使充满害怕、恐怖的感觉”。联系到人在害怕时“身体发抖、手脚冰凉”等生理特点,该词组的理解便有了理据。

3.在句子和段落理解中的作用。在句子和段落层面上,隐喻的理解对于整体意义的把握也很重要。在《新视野》一册第七单元Face to Face with Guns这篇课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难倒了很多学生:Presently,all we can do is look at mug shots and stick our fingers in the dam. 其中理解的关键在于“stick our fingers in the dam”。“dam”(水坝)是拦截河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水量的水利建筑。而在前一段中,作者把犯罪的年轻人比作一条失控的河流:“…these young men are a kind of river – one that is out of control…”既然犯罪的年轻人是河流,那么有拦截河流作用的大坝则指人们所采取的防止年轻人犯罪的行动,“stick our fingers in the dam”则意为参与到阻止年轻人犯罪的行动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三、结语

隐喻是普遍存在的,用已知的熟悉的事物来描述和表达未知的不熟悉的事物是人类的认知本能。本文举例说明了概念隐喻理论在单词、词组、句子及段落层面的理解上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隐喻理解能力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认知大学英语教学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