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气行业安全管理分析

2017-09-06李旭东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事故原因燃气风险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逐渐扩大,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将被慢慢重视起来,而这一问题所被重视,证实因为在燃气企业发展中所出现的事故问题.文章针对燃气行业的内部管理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根据现阶段燃气行业的管理特点及问题,给予了一些指导性的管理建议,以期能够被采纳.

关键词:燃气;风险;事故原因;安全供气

前言:安全是每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对于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燃气特殊行业,安全更为重要,它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安全工作是燃气行业的生命线,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生命财产的安危。

一、生产运行中的风险分析

生产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员工,员工是现场作业的直接执行者。员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是否及时巡视检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相,服从指挥,忠于职守,对生产现场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设备,设备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设备都有寿命,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实现保养、维修的制度化是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举措。

第三:科学技术,任何先进技术都有特殊的安全问题,选择生产技术的首要条件是安全可靠,安全技术研究就是针对生产程中发生的事故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开展研究;结合新技术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开展研究。

第四: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

二、安全事故的产生及原因

在燃气行业,生产运营管理活动中,发生过多次安全事故,如带气抢修作业时的混气爆燃,腐蚀管道的泄漏爆燃,通气点火的置换爆燃等。警示我们,燃气供应在给百姓带来洁净和方便气源的同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企业领导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出现重生产轻安全现象,下达的指令、要求、成为一纸空文,这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最大原因。

第二:领导重视,但执行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一线操作人员认识不清,执行不到位,安全管理强度逐级衰减,制度要求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第三: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导致管理工作的环节及细节没有明确的制度衔接,操作规程出现空白,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四:设备设施长年运行存在诸多隐患,检查管网设施手段落后,预防监控不到位,导致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应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暴露。

三、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安全供气

(一)突出安全工作的基础

燃气生产、输配、使用诸环节安全与否,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的大事。必须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

(二)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三)开展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

要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是做到“安全工作在前、预防工作在先”,实现安全生产超前管理。我们加强对調压站、调压柜的监控检查,定期对危险源进行综合性安全评价,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施危险源控制管理。对中低压管网按照年限、腐蚀程度及危害程度进行划分评价,制订巡视监控计划,为应对突发事故,制订应急抢险预案,并加以演练,确保管网及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四)做到燃气管道工程质量验收

燃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燃气管网运行的安全,按照规范要求我们对接收燃气管网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从源头上消除燃气管网及设施的安全隐患,确保燃气管网安全运行。

四、今后安全管理的建议

安全管理是燃气行业永恒的研究课题,虽然我们加强教育,但领导及员工的重视程度依然不一;虽然我们加强治理,但工作仍有不到位的方面;虽然我们在完善制度,但传统管理和人制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安全工作既要法制管理,又要细化管理

按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培训学习,达到在生产管理中知法、懂法、用法,减少违规操作;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细化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及程序,并形成连贯的企业法规文件,使其更加具有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高效指导和规范实际工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安全专业队伍

安全是一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专业学科,目前存在管理人员实践经验多,专业知识少的现象,为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专业知识培训、素质培训和安全管理能力培训,培养一批国家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打造一支既有安全专业知识又有安全素质能力的专业队伍。

(三)推广新技术应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要大力推广“四新技术”,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手段,改变不安全现状,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旧工艺及模式,如不降压带气器具、带气作业压力调节器,引入应用管疏通导流器等设备,大大减少设备及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结论

综上所述,安全工作是燃气行业的头等大事,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要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不要把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真正把“管安全”上升为“要安全”,使安全工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东美.政府燃气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

[2]刘学慧.浅谈我市燃气行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6,04:211-212.

[3]王秋珍.基于X燃气公司对我国城市燃气安全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

[4]黄志丰.某城市燃气供应企业安全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D].华南理工大学,2009.

[5]李晓东.加强燃气技术监管确保行业安全、健康与环保——德国行业协会在燃气行业技术监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经验分析借鉴[J].城市燃气,2005,01:5-9.

作者简介:

李旭东(1990.06-)男,甘肃省武威市人研究方向:市政建设工程(燃气工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事故原因燃气风险
拧紧燃气“安全阀”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探讨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燃气远传抄表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