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9-06钟柳平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钟柳平

摘要: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开端,关注学前教育,就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二孩全面开放的今天,学前教育处于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以广西的一些农村地区为对象进行了调研,以期探讨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整体落后的状况得到了根本的好转。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村民的教育意识也不断发展,农民对孩子入学前期的教育也日益重视,幼教也随之蓬勃发展。但是,在幼教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当前的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着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教学环境差、教学缺乏科学性、家长关注度低以及城乡差别较大等问题。

一、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作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曾多次到农村地区幼儿园进行探访调查,在深入调查走访的这段时间里,笔者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认识逐渐明朗深刻。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过于功利化,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时期(3岁~6岁)是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的时期,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若教学方法得当的话,在这个时期幼儿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并为日后的小学学习甚至中学以及高等教育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现在的农村学前教育夹杂着为数不少的“英语启蒙班”、“双语教学班”、“钢琴辅导班”等超出一般幼儿能力、扼杀儿童活力的“特色教学”。教学内容偏重于读与算,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被大量挤占。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背离了学前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没有达到促使儿童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目标,而且还阻碍了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家庭教育薄弱,隔代教育现象严重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广西,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的同时,一些家庭问题随之而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外出务工的孩子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抚养,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理性的认识,38.5%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最重要的是获得文化知识,而忽视其良好性格、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另外,一些老人认为自己在带孩子方面的经验多于孩子的父母,更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幼儿园进行统一管理,导致农村“隔代教育现象”十分严重。

(三)师资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多数是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较低,也不能享受正规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严重的后顾之忧导致许多幼儿教师不能安心农村学前教育,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而那些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都纷纷流向沿海地区,或工作环境和待遇更好的城市工作,这大大削弱了农村幼教的师资力量。另外,大部分的农村幼儿教师是以乡村招聘的代课教师为主,聘请的多数是没有学历的农村妇女,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门的职前培训,再加上经费不足,接受在职培训的机会也很少,能够上课的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很陈旧,基本上采取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的“注入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四)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学前教育发展动力不足

由于学期教育在目前并非义务教育的范畴,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不够,对学前教育缺乏规范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管,许多地区学前教育的经费也并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介绍,“我国学前教育投入大概只占到教育经费的1.3% ,而国际平均水平是3.8% ,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整体来讲就是政府投入不足。”幼儿园的正常开支主要依靠收费解决,为了维持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许多幼儿园不得不提高收费标准,昂贵的学费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在调查中,40.3% 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的学费较高。资金投入不足,加之缺少政策上的鼓励和引导,蓬勃发展的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着“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局面。

二、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办园宗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前教育回归本位

幼儿园的建立要严格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建立科学的幼教考核制度,同时,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实行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游戏为中心,寓教于乐,真正实现玩中学,学中玩。另外,要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园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让学前教育由“教学”回归“保教”,从而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二) 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办学理念,加大舆论宣传

建立家长学校在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文化素质也相对较低,缺乏科学的教养方法和超前的教育意识,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当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政府、学校和社会多方配合,对农村幼儿家长给予培训和指导,开设家长学校,专门优先解决0~6岁幼儿家长所面临的问题 。另外,学校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利用家长会或者报名的时间多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对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与家长的交流、问卷调查等逐步改变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增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信心,从而真正把幼儿教育的方向转变到“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

(三)加强农村幼教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首先,幼儿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学识和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完善和提高自己。

其次,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对农村幼师的管理和培训制度,实行整体联动农村幼教师资专业发展培训体制,努力提高农村幼教的福利待遇,改善农村幼教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让所有到农村地区执教的幼教人员都能安心任教,减少农村优秀幼儿教师的流失。要实现这个目标,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有利于农村幼教成长的教育政策和鼓励性政策。教育部门对农村幼教也应进行定期的考核,增加农村幼师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从而保障农村幼教的教学质量。

(四)拓宽融资渠道

加快推进农村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不足是限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政府作为学前教育的主体,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继续扩大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单独列项,要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同时,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家长的意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不乱收费。另外,学前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政府还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园捐园,利用连锁加盟方式积极推进连锁加盟幼儿园的建立。

综上所述,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事。学前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政府作為最大的社会建设力量,不仅要从政策上给予指导,还要将学前教育的发展真正提到日程中来,落到实处,切实帮助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政府的有力指导下,在社会大力支持下,在家长的全力配合下,坚持三位一体、整体联动,农村学前教育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2]樊楠.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