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

2017-09-06刘瑞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艾丽丝象征主义沃克

刘瑞

【摘要】《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当代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作者在文中娴熟的运用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赋予“日用家当”和“三位女性人物”不同的象征性意义,引发对黑人传统文化理解和继承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外婆的日用家当》 艾丽丝·沃克 象征主义

一、小说简介

《外婆的日用家当》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正值黑人民权运动高涨时期,小说是琼森太太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整个故事,叙述了漂亮时髦的大女儿迪伊回家探望勤劳传统的黑人母亲和丑陋瘦削的妹妹麦姬,由此引发争夺“被子”、“搅乳棒”等传统日用家当情节的展开。日用家当象征着黑人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母亲和大女儿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继承观。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表达的对黑人传统文化继承观的思考却引人深思。

二、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文学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即借助所描绘事物的外在特征,赋予其表现自身情感、态度的某种深层寓意。以此为平淡的故事情节增添更丰富的内涵,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外婆的日用家当》中沃克将象征主义发挥到极致,通过小说三位女性主人公和日用家当的不同象征意义及其冲突,揭示出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尖锐冲突,和对黑人文化继承与认同的思考,呼吁实现真正的种族平等。

三、三位女性人物的象征性分析

小说中的母亲-琼森太太象征着黑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捍卫者。她勤劳肯干,身强体壮,几乎未受过教育,沉默寡言。面对白人时,她紧张不安,随时想要溜走,突显出她的自卑,也象征着黑人文化的不自信,黑人對自身的文化认同感薄弱。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代表,她拥有精湛的传统手艺,继承祖先世代流传的文化,热衷守护这些宝贵财富,对本民族的文化和遗产有着精准的理解。当大女儿迪伊显露出回家的真实目的时,她一改自卑寡言的形象,“做了一件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违背迪伊的意愿,将被子传给小女儿麦姬。沃克在文中一系列的动词短语,使母亲与前文懦弱畏缩的形象截然相反,母亲文化传承者和捍卫者的形象愈发鲜明。另一方面,这也象征着沃克对于文化遗产继承的态度与决心,呼吁黑人文化遗产得以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与发扬。

小女儿麦姬,各方面都落后于姐姐迪依。她相貌丑陋,性格胆小怯懦。作者利用母亲的讲述在小说的多个段落,特别是第九段,对麦姬进行了多方面的刻画。“丑陋的面孔和胳膊大腿上的累累伤痕”,“像一个跛了腿的动物”,“下巴贴近胸口,眼睛盯着地面,走路还拖着脚”,仿佛连母亲都用厌恶的口吻描述着自己的女儿。然而,麦姬却对家族的历史了解透彻,将家里的日用家当视若珍宝。她知道“迪伊”名字的来历,知道搅乳棒是迪伊姨妈的第一任丈夫做的,对于姐姐嘲笑她的脑子和大象一样好,也是宽容大度。她不愿刻意争取,每天和家里的遗产在一起,学习如何修补和保护它们;她习惯命运的安排,坚守传统。在得知迪伊想要自己的嫁妆时,她不舍但仍是忍让,“让她拿去吧,妈妈,不要那些被子,我也能记得迪伊外婆”。正是这句话道出了被子所代表的意义与价值,也点醒了母亲,麦姬才是真正能够传承黑人文化遗产的人。

大女儿迪伊象征着黑人民权运动的追随者,但她却是失败的。她追求种族平等权利的行动流于表面,仅仅靠改名换姓,穿着打扮,拥有黑人文化遗产就想要立足于白人主流社会,求得认同与平等地位。然而,她却没有对于黑人文化的认同感,注定她只是白人社会的附庸,没有自我在文化和精神上的归属感。一心追求时髦的迪伊对自己名字的来历一无所知,不认为它是家族和血缘的传承,而是被压迫历史的印记。回家假意探亲的她穿着时髦、耀眼,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拿着宝丽来相机想拍下家里的全貌的她,却曾经因那场烧毁旧屋的大火而兴奋不已。上大学时,母亲送她被子,却认为被子过时而拒绝。然而,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白人社会逐渐意识到黑人文化的价值,她才发现原本自己厌恶的破旧家当竟有文化价值。于是,她想得到家里的日用家当,目的是改造它们,使它们艺术化,以迎合主流。这些描述都印证了迪伊只是这场运动的盲目追随者。她并没有真正领悟黑人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深入理解黑人权利运动的真正内涵,这注定她无法继承黑人文化遗产。

四、日用家当的象征性分析

小说中的日用家当描写有黄油碟、搅乳棒、搅乳器上的盖子以及两床被子,都是黑人文化遗产的象征。尤其是百纳被在黑人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黑人女性传统的三项创造性活动包括:缝衬裤,唱歌和缝被子。被子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迪伊热衷追逐潮流,认为这些日用家当只是具有美学价值,应该被艺术化处理;而母亲和麦姬认为它们是维系家族和血缘的重要物品,它们的真正价值在于传承。

五、结语

艾丽丝沃克运用象征主义讽刺了六十年代美国黑人对待传统文化遗产的误区,小说中的母亲、迪伊和麦姬的不同形象象征实质上反映出白人文化对黑人传统文化的剧烈冲突,呼吁黑人应该加强文化认同感,真正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汉熙.高级英语:第一册[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周晶.解析《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象征主义手法[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

[3]杨婷婷.《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象征手法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7).endprint

猜你喜欢

艾丽丝象征主义沃克
未来科幻城
燕南飞
快递爱情
《阿甘正传》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荻原朔太郎象征主义诗学略论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与英国象征主义诗人的比较研究
快递爱情
世上最美丽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