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数学师范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7-09-06周启元
周启元
摘 要 文章结合当前数学师范专业的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教育类课程整合、校内实践教学的实施、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改革几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构建了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数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深化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范专业适应能力提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师范生 三位一体 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63
在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某些高校教师在师范生的培养,特别是在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总体来说,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数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伴随着当今高等教育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师范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转型之路如何走?将逐渐成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数学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问题。
1 地方高校数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1.1 数学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地方高校大多由具有数十年办学历史的专科院校升格而来,一般仍保留了传统的师范教育专业,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综合大学同类专业区别不明显,尤其数学师范专业更是如此,数学专业知识的课程比例偏高,数学教育类课程较少、种类单一,只有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少数课程,内容陈旧贫乏,而且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文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比较缺失。
1.2 校内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校内实践教学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但就现状来看,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一定缺失,已成为制约师范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要因素,相比获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毕业生已毫无优势。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校内提供的实践教学训练平台不够完善。高校扩招后,地方本科院校数学师范专业因多方面原因受重视不够,数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校内实训场所及配置缺乏,实训项目仅限于微格教学、见习与实习等。尽管“三笔字”比赛、讲课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年年开展,但学生参与面狭窄,总体效果欠佳,导致了师范生得不到更全面系统与充分的训练,主要体现在大部分毕业生“三字一话”水平偏低,教学应变能力较差等;二是大多数学生对毕业后从事的教师业务能力认识模糊,师范性意识不强,实践教学训练目标不明确,缺乏主动参与师范技能训练的热情;三是高校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未来的教师,忽视在课堂上对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部分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没有中学从教的经历,对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缺乏充分了解,难免造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的偏差,影响实践教学与训练的成效。
1.3 教育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教育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师范生学习阶段所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也是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师” 走上讲台展示近四年学习成果的机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实习时间短,教育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一般7周左右(包括2周准备),实习生的课时人评不足8节(多为习题课),而且实习学校基于对自己学生成绩的担心,越来越不愿提供更多让实习生上讲台的机会,实习生的身份更多是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助手;二是由于多种原因,愿意带教育实习的教师越来越少,且普遍缺乏指导的热情与动力,只好采用各位教师轮流带队或委托实习学校管理的办法,极大地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效果。
2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数学师范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是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改革。即融“数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校内实训、师范专业教育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以数学教师教育类课程为支撑点、校内模拟训练为着力点、社会实践与教育实习为结合点的教学体系。
3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3.1 構建数学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
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数学教师教育类课程,主要指培养中学数学教师教学专业知识而设置的课程。根据职业导向、校地合作的教师培养计划,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的数学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分为教育理论类、教师教育职业技能类、教育实践类,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主训练和教育实践(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模块构成。其中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应用等,选修课程开设的涵盖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教学艺术、班主任工作、教师美学等内容的课程;自主训练主要包含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形体等涉及教师基本能力方面的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以上三类课程在理论课学分中所占比例可大致按30%、40%、30%的目标设置。通过整合数学教师教育类课程,帮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育规律和方法,使师范生能够迅速适应教师的职业需要和专业化发展需要。
3.2 实施数学师范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模块化训练
校内实践教学模块是构建师范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该模块包括教学观摩、教师基本功(主要指三字一话)训练、课堂教学能力训练等。它将高校数学师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有师范实践活动环节进行分类并模块化。
模块一:感知模块。通过组织师范生到中学实地参观,感知中学的校园环境,了解基础教育现状。组织师范生到中学进行教学观摩(听、评课),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了解教学常规,切实体会中学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的组织与处理、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板书的设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定期邀请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来学校作专题讲座。通过师范生参与中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辅导、班级管理、课堂评价、校内外活动等,开展师范生“教育服务”活动,实习“教学助理”角色等。模块一的实施要贯穿师范生整个大学学习阶段。endprint
总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高校与地方中学的对接,建立高校与中学的互动平台,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职业的特点、現状及发展趋势,明确中学数学教师工作的内容、性质和程序,便于师范生正确调整学习目标。
模块二:实训模块。依照国家教委师范司1992年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将实训模块整合成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主要指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三笔字”和书面表达等方面技能的训练;二是教学技能训练模块,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等方面的训练。
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培养的特点是实践性强,需要师范生持之以恒地反复训练。为此,我们构建了校内教师教育实训中心,为师范生自主训练提供场所与指导。由有中学教学背景的教师组建师范技能教学团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对师范生实行“双导师制(导师由高校教师与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组成)”,每名高校导师负责一组师范生(10名左右)大学期间的所有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指导。采取的措施是:给每名师范生配备一块小黑板,每天书写一板并在教室走廊展出,每天练习一页正楷钢笔字与毛笔字,每周上交一次,强化“三字”书写能力。以导师组为单位,开展朗诵、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提升学生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并且将学生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学生学分挂钩(每个学期2个学分),期末由师范技能教学团队组织考评。
培养数学教师的关键是训练其数学教学技能,数学教学技能的获得需要在适当的时期开展正确的训练。为此,一方面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对教师教育职业技能类与教育实践类课程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实施“案例式”与“研讨式”教学,一些教育实践类课程(如“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还可采取中学名师与高校教师协同授课的方式。这样,既能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走上讲台的机会,实现师生角色的置换,训练师范生教学研究技能;也能通过聘请中学名师进入课堂指导学生、交流经验,让学生明确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的方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包括微格教室),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就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以及说课等进行专题训练,通过师范生互评,指导教师点评的方式,达到提升师范生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技能的目的。
模块三:激励模块。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一、二年级师范生中开展“三笔字”书写比赛、演讲比赛、征文大赛等,检验“三字一话”及书面表达等方面的训练成果;在大学三年级师范生中开展片断教学比赛、板书设计大赛、课件制作比赛等,展示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训练的成效;在大学四年级师范生中开展“未来教师基本功”大比武(包括书法、课件制作、说课及才艺表演等方面),并与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挂钩。通过这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检学,激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意识和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师范生的师范技能。
3.3 改革数学师范专业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模式
师范专业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教育教学实习、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写作等方面。它是高校师范专业学生最后阶段的实践环节,是前两个培养平台的延续。
首先,加大教育实习时间的比重,将教育实习延长到至少12周,每位实习生的课时要达15节以上,班主任工作实习每人至少2周。这样便于师范生在实习点校更好地开展教育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的角度提高师范生的师范技能。规范教学实习的管理,加强与实习点校领导、老师的沟通与合作,采取带队老师与指导老师协同管理模式,确保每名实习生授课前带队老师与指导老师的双 过关,确保班主任工作实习前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双过关。完善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评价体系,从遵纪守法、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制定考核细则,规范实习生的形为,为师范专业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其次,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在实习点校及周边区域开展社会调查与服务社会活动,引导师范生学会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
另外,还可以加大校地合作力度,创新师范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形式。利用教育实习的时机,引导学生参与实习点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讨,鼓励师范生邀请实习点校老师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第二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选择课题、收集数据、形成观点,培养和发展师范毕业生们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与方法。
实施数学师范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职业技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掌握数学科学及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具备应用数学和数学教学能力,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的数学教育教学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足.论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与高师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改革[J].琼州学院学报,2010.17(5):43-44.
[2] 方东辉,李爱华.提高数学师范生师范技能的训练实践[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2):83-86.
[3] 龚小兵.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师范生培养探究[J].高教学刊,2015(20):43-44.
[4] 胡淑珍.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