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家庭暴力

2017-09-06谢丽春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家庭暴力社会工作优势

谢丽春

摘要:家暴作为突出的全球性问题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出发,介绍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干预家庭暴力的专业优势及介入策略。从浅层次关注受害人受虐环境的改变到深层次深入受害人内心世界,疏导负面情绪,使其在经历家暴后能够走出阴霾,积极应对生活。

关键词:社会工作;家庭暴力;优势;策略

一、 介入家庭暴力的背景与意义

家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作为既存事实,一直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据统计中国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9.7%-35.7%,受害者大部分为妇女。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以后,即使在法律的保护下仍有一系列的恶性家暴事件发生,如新闻报导的重庆女子章小云被家暴11年,离婚后被前夫咬掉鼻子;中毒死亡的重庆女医生生前惨遭家暴事件;至上励合组合成员刘洲成被爆家暴,妻子将其告上法庭事件等等……反家暴法在贯彻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执法主体不明确、取证困难以及法律知晓程度低等问题,这就致使法律出台后但相应的家庭暴力问题还是时有发生。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禁止家暴行为发生,将家暴纳入法制轨道,但家暴却没有随之杜绝,问题仍然严重。

家暴给妇女带来了直接的生理伤害,如身体出现明显的外伤、身体机能的损害;同时也让妇女的心理遭受着摧残,如低自尊、缺乏自我认同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遏制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又不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在长期遭受暴力、忍氣吞声的情况下,很容易让受害人的情绪崩溃,抑郁、自杀或是故意杀害施暴者都有可能发生,严重威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身体上被虐待的伤痛很快就能恢复,但是心灵上的阴影不加以引导可能会伴随一生。在暴力行为发生后,如何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保护受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帮助受害妇女坚决对家暴说不、树立信心、重拾生活的希望、走出家暴阴霾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工作干预家暴问题的优势

(1)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从心理学观点、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性别理论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暴力行为的产生原因。不仅如此,社会工作还总结了婚姻暴力的一些特征,如受虐妇女综合征、暴力循环论、暴力正常化等都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家暴的认识及家暴受害妇女心理的变化。针对家暴的介入又有一系列的理论,如社会性别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增权理论等,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2)服务理念

社会工作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以利他主义为指导,注重挖掘案主个人自身的潜能,相信被家暴妇女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实现助人自助。同时社会工作在服务被家暴妇女时,尊重案主作为独立的人的情感与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妇女为本。

(3)服务原则

社会工作坚持接纳、尊重、同理心、个别化、自觉、保密、非批判等服务原则,面对社会工作者,受害妇女可以没有顾忌的表达个人的遭遇、需求,不用担心会被瞧不起、事迹被传播出去。同时社会工作者会协助案主澄清问题、评估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及资源。

(4) 介入原则

针对妇女暴力的介入,社会工作具有一系列的干预原则进行指导,有助于在提供服务时更好的保护及帮助案主。其中包括关注受害妇女的生命安全;与受害妇女建立真诚、信任的专业关系;接受案主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受害者;尊重案主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等。

(5)专业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针对家暴妇女有一整套的专业工作方法,首先就是个案、小组、社区三种直接服务方法,也就是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家暴妇女为她们提供服务,在面对面的互动中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同时还有社会工作者不直接提供服务的社会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社会政策等方法间接为家暴妇女提供帮助。

三、社会工作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策略

(1) 为受暴妇女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

首先,在暴力行为发生后,我们要第一时间确保受害人的生命安全,为她们提供庇护所,让她们在安全的环境里能够接受社工的专业辅导。一般情况下受害人的情绪是低落、恐惧、害怕甚至是绝望的,社工要引导受害者重新认识暴力行为,而且要让案主知道家暴行为的发生并不是她的错,而且家庭暴力也不是所谓的“家务事”,应该正视它,而不应该漠视而助长家暴的气焰。同时家暴也是可以避免的,以此来疏导案主的负面情绪、调整认知并鼓励案主积极的应对家暴问题。

(2)构建受暴妇女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是指某人需要时,外界所给予的同情与资源。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多数人的“家丑不可外扬”、“清官难断家务事”以及“打老婆是小事”的观念,导致受暴妇女无处倾诉、无法寻求外界的帮助,只得在大家漠视的情况下在家暴的深渊里苦苦挣扎。越陷越深。还有就是孩子的牵绊、经济条件的不允许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心理都无法让受虐妇女大胆的反抗家暴。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寻找受害人外部支持因素,开发支持网络为受暴妇女提供足够的支持。从生存需求到情感需求切实的为受害人考虑,链接好政府、社区的政策支持,亲戚朋友的理解支持,为受暴妇女构建良好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与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营造良好的社区居住环境与互助意识,帮助受暴者勇敢的走出家暴困境。

(3)建立对施暴者的干预机制

受中国传统“男尊女卑”文化的影响,施暴者通常为男性。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要引导施暴者认识到家暴打的不止是妻子,更是打破了家庭的安宁与幸福,也打碎了孩子们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引导施暴者认识到家暴的危害,重视法律的约束作用,同时通过教育提高施暴者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找寻正确的情绪宣泄渠道。最重要的还是要让施暴者从思想上学会尊重女性,从行为上爱护女性。

(4)营造良好的尊重妇女社会氛围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宣传等途径,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暴法》的宣传力度,扩大它的影响力。社区可以在辖区内开展“反对家暴从我做起”活动,邀请小区内的居民参与,提高大家的反家暴意识。组织志愿者向群众发放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知识的宣传手册,让大家知法、懂法、守法。同时也要整合资源,寻求文化市场、网络传媒等积极的舆论引导,宣传新时代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树立良好的尊重妇女的氛围,让尊重和关爱妇女成为国家意志、公民素养和社会风尚。

四、总结

大部分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心理如下,一开始的惊讶、否认到承认事实,然后丈夫跪地求饶后的心软、原谅;再经历时的害怕、躲避,后来的习得性无助,不断的被虐待便会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一切,渐渐陷入无助的状态,默默忍受一切,越陷越深……社会工作者想要帮助她们,要真正的想受暴妇女所想,为受暴妇女所做,要深刻体会她们的境遇以及面临的现实情况,结合个人面临的差异综合评估各种因素后,给与她们最好的帮助。

由于我国内地的社会工作还处在前期发展阶段,某些领域发展还不太成熟,在面对家暴受害妇女时社会工作者更关注的是及时让受害人从被虐的环境下解放出来,较少关注身体上的伤害减少后她的心理世界的变化。在为家暴妇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后,社工也要及时的疏导家暴给受害人带来的阴影,真正的释放受害者内心的负担。在传统介入的方法,社会工作者也要不断创新融入新的文化、技巧来更好的预防家暴、解放受暴者。消除家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社会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丁娟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 家暴受害者为何不离开:从文化、心理与社会视角分析[N]. 中国妇女报,2015-12-01B01.

[2]代娟,华兴,郭园,王涛,朱阿敏,安方旭,胡建梅. 反家暴法下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模式[J]. 劳动保障世界,2017,15:38-39+43.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庭暴力社会工作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对于家庭暴力中“以暴制暴”行为的刑法学研究
警务处置中家庭暴力的认定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