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声现象”教学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探讨

2017-09-06陆余

成才之路 2017年23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陆余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在各级各类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基于“声现象”教学,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声现象”教学中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几方面对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声现象”;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3-0046-02

随着近年来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使学生在遗忘知识后头脑中仍旧能够存有痕迹,正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因和意义所在。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由此获得的知识往往并不能终身保持,但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物理学科核心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等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却能够伴随学生终身,而这些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将带来极为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本文基于“声现象”教学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的研究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为了能够较好完成本文就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的研究,首先要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6-2010-2020年)》,本文作者认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围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态度、科学应用等四个方面存在。

(1)科学知识。对于科学知识相关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来说,可以将其具体概括为对物理学科发展中核心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物理学本身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人们在这一认识的过程中总结出各类物理规律与原理,而对科学知识方面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来说,教师应通过自身教学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对客观世界的更为深入的认识,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持下形成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科学方法。对于科学方法相关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来说,其主要是指了解并掌握研究世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中,无数物理学先驱总结出了許多研究思想和方法,相较于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知识,这些思想和方法具备着更高价值,而学生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中将获得思考和处理身边事物的重要思路,这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将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

(3)科学精神与态度。对于科学精神与态度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来说,其主要是指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由此学生就能够拥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这对于学生的当下学习和未来生存发展都将带来较为有力的支持。

(4)科学应用。对于科学应用方面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来说,其主要表现为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在传达给学生后,就将使得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面对各类问题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结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态度、科学应用等四方面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不难发现,这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内容不同于以往单纯对学生的物理解题与知识认知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更多的在于对学生世界观、思维、意识的塑造与培养上。由此也能较为直观地了解到我国当下基础教育物理课程及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二、“声现象”教学中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1)“振动”与“震动”的辨析。对于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声现象”教学来说,“振动”与“震动”概念的辨析可以称得上是教学的难点,但结合这一难点却能够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群体中,很少有学生能够明晰“振动”与“震动”的概念,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师又无法应用简谐振动的说法进行“振动”与“震动”的区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知识组成进行具体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发进行“振动”与“震动”概念的辨析比较,而在比较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了振动应当是一种“左右”的运动,有的学生则提出了地震的时候地面就是在震动的认知。通过学生们不断进行的“振动”与“震动”概念的探讨,教师就可以在最后进行“振动”与“震动”概念的总结。“振动”是一种在某个固定位置附近循环往复的规律运动,而“震动”则是指自然导致的具有明显效应的运动。结合这一“振动”与“震动”的辨析教学不难发现,本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振动”与“震动”的概念,而是对物理学科发展中核心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以及由此实现的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将带来较为有力的支持。

(2)噪声的防治。在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声现象”第三课“令人厌烦的噪声”中,该课程内容是“声现象”一章中最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内容。结合这一知识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令人厌烦的噪声”一课教学中,原有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噪声的来源与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明晰噪声的防治途径。为了保证教学目的达成的同时,实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结合科学精神与态度这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或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观察。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能够进行噪声相关的丰富举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不断自主总结出噪声的概念,即生活中影响人们工作休息的声音叫做噪声、噪声的波形杂乱且没有规律。在完成噪声概念的总结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噪声的防治方法探讨。这一探讨既需要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调查,又需要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教师则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并参与到探讨中,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真正成为物理教学的主体。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也将得到培养,这对学生的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都将带来较为有力的支持。

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策略

(1)提供应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机会。对于提供应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机会这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教学策略来说,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世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剖析问题、简化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这种教学策略打破了以往“猜想、假设、实验……”的按部就班式物理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往学生在探究前事先知道结论的问题也将由此得到较好解决。

(2)围绕核心概念展开教学。对于围绕核心概念展开教学这一策略来说,主要是为了实现物理教学告别繁杂的事实、概念、规律、定理、公式,这就使得物理教学得以从讲授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学生对知识结构也将实现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上文中进行的“振动”与“震动”的辨析论述便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教学策略的应用典型,而结合这一典型就能够较为直观地认识到该策略具备的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

(3)创设待解决的真实问题情境。除了上述几方面外,创设待解决的真实问题情境也是物理教学中可以采用的策略之一,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为学生提供时间与空间进行物理相关趣味问题的探索。这一引导所实现的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活动,能够使得学生的自由思考、自主判断能力有所提升,自主人格的成形将获得较为有力的支持。学生在自主研究活动中体验的乐趣和科学精神,也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上文中就噪声防治展开的论述便属于典型的创设待解决的真实问题情境策略应用。

四、结束语

本文在基于“声现象”教学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的研究中,详细论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声现象”教学中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等内容,并结合这一系列内容就能够较为深入地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够认识到结合该学科素养开展物理教学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希望这一认知能为相关教职人员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林钦,陈峰,宋静.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

[2]尹嘉宇,吴春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解决问题指向性培养——弹簧类问题的特点及解决方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3]杨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策略初探[J].凯里学院学报,2013(03).

[4]李军.浅论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科学素养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3(S1).

[5]赵凤阁.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06).

[6]龚永宽.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规律与生活认识错位的利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