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不良现象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7-09-06王齐
王齐
摘要 结合笔者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际经验,加上实地走访调研、观察、分析,在肯定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不良现象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了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不良现象;原因分析;发展对策;西盟佤族贫困区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294-03
新农村建设彻底地改变了边陲西盟佤族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边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1年来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开展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参与新农村项目实施,走访新农村建设基地,通过座谈、闲谈、对话了解了佤族贫困村寨的新農村建设情况,看到一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处于“干部风风火火、群众无动于衷”的尴尬状况,大部分村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追求居住条件、生活条件改善的愿望不强烈,自我融入、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尽管新农村建设新修了道路、房子、水池、圈舍等,但还是不能做到整洁有序,杂物乱放、鸡犬绕人,没有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本文通过笔者的亲身体验,经过对实际情况的走访调研、观察、分析,对西盟佤族贫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新农村建设中的不良现象
1.1 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清
新农村建设已开展多年,西盟佤族贫困区各乡镇、村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支持,彻底改变了以前道路不通、水电不通、电视网络不通等现象。新的民居、蓄电池、自来水管道、猪舍、厕所、太阳能洗澡间等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但在对村民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村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我们要建成什么样的新农村”大部分只是笑而不答;或者只是认为道路硬化、新房子盖好就是新农村;有些只是笼统地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是新农村等。对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内容,很少有人完全了解,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没有从思想观念上普及。由于目标不清,就缺少了动力,在模糊不清中争取项目、实施项目及应用项目,但不知道要建成什么样的新农村,甚至有些村民为了自家的微小利益而阻碍有利于公共利益的项目的实施,这都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认识不清的表现[1-3]。
1.2 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对勐梭镇某村的走访中了解到县农业科技局为该村引进了大棚蘑菇生产种植项目,旨在为村中项目开发做出示范,引导村民大量种植,从而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的参与不积极,尽管技术人员耐心指导,但村民不主动学习,致使效果较差、规模很小,只有约100 m2的2个大棚,还因浇水不及时造成蘑菇缺水。项目是为村民培训提供的,是希望通过项目的引导示范,让村民了解到创收增效的途径,但作为主要引导对象的村民却把项目看成是政府的事,这便无法有效实现脱贫致富。对部分村民的养殖业进行扶持,但村民自己缺乏积极性,在调研时只表示没有条件,也不愿提出申请,处于被动状态[4-7]。
1.3 村民不融入、不配合
由于西盟县是省重点扶贫县,因而有相关扶贫项目的资助与支持。但在这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则出现了基层干部着急而村民不急的怪象。基层干部为村民脱贫致富挖尽心思争取、申请项目资助,但在项目申请立项后,却因村民不积极配合实施而使基层干部处于尴尬境地;甚至有些项目因持久不能落地实施而被主管部门收回资金。如在一次工作谈话中了解到,作为某镇全力打造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特色民居已初建成效,也成为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但由于当地村民的不融入、不配合,在一次上级领导视察时镇领导干部不得以动员部分干部去村中打扫卫生,种种现象都令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很大。
1.4 村民过度依赖扶贫项目
新农村建设实施多年来,每年都有一些扶贫项目,如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工程、节能改造工程等,也都有一定数量要落实到村民个体,以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生产生活条件。但每年的项目“输血”式的输入使村民对项目产生了依赖思想,产生了所谓的“羊群效应”。如在一些贫困点调研中发现,村民每年都盲目等待如“安装太阳能的节能项目”“发展养殖业的圈舍建设项目”“乡村道路的硬化建设项目”“危房改造项目”等项目的实施。
1.5 村民对于项目申请不够理性
国家给予了民族边陲地区特殊照顾,提供了大量的扶贫项目和资金支持,同时也给村民最优惠的民族政策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往往处于被动的“被扶贫”状态,对于新农村的许多惠民政策他们也不理不问。在同村部分村民申请到一些扶持项目后,便也要求申请,以弱势群体状态出现。若村委(社区)未通过他们的申请,他们便去县政府、人大等机关单位“上访”,出于对民族稳定性的考虑,往往最后迫不得已让村委(社区)安排或者承诺来年的项目支持。
2 不良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2.1 主体认识不清
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落后根本在于思想理念的落后。华西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成为了享誉海外的“天下第一村”,它的成功在全国引起轰动,各地也在纷纷学习效仿,然而“复制”成功的山村却是少之又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改变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激发出村民致富的积极性,村民的思想理念还存在问题。正所谓“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目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做到村民知情,要宣传好党的农村政策,使之家喻户晓,使村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美景,从而激发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同时,充分利用“利益效应”,让村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才能使其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之中。只有增强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感和责任感,才能培养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尤其像佤族这样的“直过”民族,还需加强其先进文化方面的引导。endprint
2.2 客体过分参与
笔者在西盟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参与项目实施中发现,大部村民的参与性不高,缺乏自我融入项目实施的意识,大部分村民只是在被动地实施。相反,基层乡镇干部、村干部成了项目实施的“主体”。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基层干部的参与过多。在与一些基层干部的座谈中了解到,新农村项目一旦县上下达实施或获批实施,乡镇干部是主要责任人,要与村干部一起完成项目的前期准备、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进度跟进及项目的完成验收。在此过程中,作为项目受益者的村民,只是在乡镇干部、村干部的督促、劝导下,基本完成项目任务。针对村民不主动提出申请、自主实施项目来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除了与佤族民族本身的民族性有关外,还与主管客体的过分参与有关,上级项目指定实施区域,基层干部不得已要落实,造成村民的依赖思想,未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致项目的实施被动。
2.3 项目“造血”功能弱
西盟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已有多年,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从根本上看,改变的主要是基础条件、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而项目的“造血”功能单从实施的参与积极性上看表现得不容乐观。甚至有些项目实施者也认为如长此以往,将越扶越贫。因为项目实施过程中没能培养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项目的“造血”功能不足。村民没有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受到启发,没有掌握发展产业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脱贫致富的方法与途径。村民在项目实施中往往只注重项目实施的结果,不注重项目的过程,认为项目过程大部分由乡镇、村干部负责,与自己毫无关系。这种“输血”式项目实施已很普遍,村民已经习以为常。
2.4 村民自我融入意识缺乏
农民应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既是受益者,更应是建设者。否则,再多的投入与扶持也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村民没有理解项目实施的根本目的与意图,上级扶贫部门尽可能地提供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发展项目,但只有极个别的村民或者仅部分村干部实施。
2.5 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
西盟全县人口仅有9万多人,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交通更为便利,人口流动也更加频繁。近年来有大批青壮劳力从农村流向了城市,导致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大量缺乏。在走访中发现,目前村寨中的青年人已不多,有60%以上的年轻劳力都外出务工,只是在过节或家里盖房时才回村寨。因此,在新农村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项目很少有人参与,项目只能作为项目实施,没有起到引导、培养、提升村民能力的效果。
2.6 村民自我组织意识和能力差
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的村民,并且组织化是村民参与活动的重要载体。对于佤族贫困村民来说,由于缺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在组织方面更加涣散,这些分散的农户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经不起市场风浪的冲击,如王雅村及至整个县区的橡胶产业的不景气。因此,一些学者建议积极发展多种农民组织,并且2006年全国人大还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标志着各类农业合作组织从法律上得到了保障。
3 今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对策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应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新农村建设获得持久的力量源泉,从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鑒于此,针对西盟佤族贫困区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考虑到佤族的特殊性和发展水平低下的实际,提出今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围绕交通、住房、通讯、水利、生态、能源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一是针对佤族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中面临的交通难题,加快村内道路及村通公路等的建设,推动民族自治地方公路升级达标,完善客运站点建设,解决好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二是加快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实现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畅通山区群众与外界联系沟通的通信渠道;四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改造,解决好村民的用电问题;五是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加快落实农村安居工程和农村清洁工程,同时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在扶贫开发中做到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
3.2 加强基层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注重文化、医疗卫生、科技等基层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一是推动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村民活动场所的建设,提高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二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守边固土无法实施移民搬迁的边民,实施更加有效的生活保障措施,保障其生存权和发展权,使其获得自我发展及能力提升的基础条件。
3.3 加强对村民的政策引导和培育
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基层服务的同时,还需加强对村民的政策引导,培养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后期,即后新农村建设期。针对西盟佤族这样的贫困少数民族区,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应开展村民教育,丰富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水平;同时培育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举;另外,健全完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也同样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
4 参考文献
[1] 韩斌.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的云南扶贫开发之思考[J].新西部,2013(21):25-26.
[2] 崔宝华,吴怀友.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建设的若干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3):314-317.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村建设的若干意见[J].求是,2006(5):4.
[4] 潘金志.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建设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7):649-652.
[5] 高兴明.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南方农业,2014,8(16):59-61.
[6] 袁玉明.坚持以人为本 培青新型农民: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2013(9):50-52.
[7] 杨波,唐春燕.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2014(12):2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