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依汶镇蔬菜产业发展探讨
2017-09-06米如钦
米如钦
摘要 介绍沂南县依汶镇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具体做法,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提高当地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做法;问题;建议;山东沂南;依汶镇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088-02
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沂南县依汶镇位于沂南县城西15 km处,辖40个行政村,5.1万人,3 466.67 hm2耕地,总面积123 km2,境内汶河贯通,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全镇蔬菜种植面积1 666.67 hm2,其中大中拱棚蔬菜面积986.67 hm2(不包括复种),日光温室蔬菜面积13.33 hm2(不包括复种),露地蔬菜面积666.67 hm2(蔬菜—大田作物轮作),蔬菜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8%,主要分布在汶河两岸及平原和山地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品种以黄瓜、韭菜、芸豆、豆角、茄子为主,蔬菜总产量23万t,蔬菜总产值达到4.6亿元,蔬菜生产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是全镇的经济支柱产业。全镇大大小小的蔬菜批发市场21处,蔬菜运销主要靠外地蔬菜运销大户,发往上海、长沙、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一年四季都有蔬菜品种上市,常年不断。种植蔬菜经济效益显著,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2 发展蔬菜产业的具体做法
2.1 实施蔬菜大棚升级改造工程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蔬菜种植大户去寿光参观学习,邀请县蔬菜局、农业局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现已在满庄、满富庄升级改造日光温室蔬菜大棚84座,全部安装电动卷帘机,实施了微灌、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棚体的采光性增加,蔬菜的抗寒性、抗病性大大增强,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产量达到187.5 t/hm2以上,蔬菜的形状、色泽、风味等品质极大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2 加强“三品”认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镇政府积极组织重点村和蔬菜种植大户到寿光、苍山等蔬菜名地参观学习,接受现代农业理念,掌握蔬菜生产管理新技术,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配合县农业局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鼓励菜农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药剂,聘请县农业局、蔬菜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菜农施药及病虫害防治,从源头上杜绝施用高残留性农药和化肥,大大提高了蔬菜质量,打造出了“汶河”“孔明府”等无公害蔬菜品牌[1]。山东青田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后,又对黄瓜、茄子、大蒜、洋葱4个蔬菜品种进行了有机认证,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2.3 大力发展蔬菜示范基地
发展了沂南县金马山生态农业示范园蔬菜育苗基地和沂南县银龙湾农业观光示范园蔬菜基地。金马山生态农业示范园蔬菜育苗基地占地面积13.33 hm2,建设高效日光温室蔬菜育苗大棚14座,年育苗能力4 000万株。银龙湾农业观光示范园占地面积20 hm2,建设高效日光温室、连体温室大棚26座,配套建设排水沟、观光路,种植黄瓜、五彩椒等蔬菜品种,2处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4 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推广应用抗寒、耐高温蔬菜新品种以及蔬菜大棚微滴灌、配方施肥、高温闷棚、水肥一体化、电动卷帘设备等系列技术,都极大地促进了蔬菜生产的发展,提高了菜农科技素质和管理水平,推动全镇蔬菜产业化进程。
2.5 大力发展蔬菜深加工企业
充分发挥蔬菜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精做细蔬菜深加工文章,增加蔬菜产品的附加值。依托山东青田食品、山东凯杰森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在汶凤、汶明村流转土地33.33 hm2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不但为企业提供充足货源,而且大大降低蔬菜生产风险,带动当地菜农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方向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2-3]。
3 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制约
一是蔬菜大棚升级改造难。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小拱棚蔬菜生产,发展到90年代时,进行了棚体升级改造,发展成大中拱棚,一直持续到现在,当时规划每个大棚面积333.3~466.7 m2,现在很多菜农想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提高种植效益,但是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建造条件需要土地面积大,在现有普通拱棚的基础上,调整流转土地很难。因此,受土地制约,蔬菜大棚升级改造困难。二是有些蔬菜种植户想新建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但是没有合适的土地,受此条件制约,也影响了新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的发展。
3.2 蔬菜交易市场多、乱、杂,运作不规范
有的商贩仅在村边搭建简易敞篷作为蔬菜收购场所,未办理合法经营手续。全镇蔬菜交易市场共23家,其中全年收购蔬菜超过2.5万t的蔬菜交易市场有3家。全镇所产蔬菜主要销往广州、江苏、安徽、上海、青岛等全国各个大中城市,蔬菜流通全部靠外地客户,本地没有专业的运输队伍,存在蔬菜销售难的问题。
3.3 缺少蔬菜加工企业
全镇只有1家蔬菜加工企业,主要对大蒜、白圆葱进行深加工,加工成粉狀、粒状,产品出口欧美等国家,年加工蔬菜6 000 t,年产值超过1亿元,年实现利税800万元,但是该企业在本地发展的基地面积很少,主要原因是菜农习惯种植黄瓜、韭菜、茄子等传统蔬菜,此外,种植大蒜、白元葱的效益比种植黄瓜等蔬菜品种低。如果扩大发展具有本地蔬菜优势的加工企业规模,让菜农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那么蔬菜产业发展将会更快[4]。
3.4 蔬菜种植大户少,缺乏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几乎无订单蔬菜
菜农都是一家一户零散种植,种什么由菜农自己定,盲目性比较大,抗御风险能力差。种植过程中,不按规程操作,存在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问题,特别是农药问题,虽然经过政府的宣传培训检查,菜农不再使用在蔬菜上禁止使用的农药,但是还存在着在允许使用的农药中,使用农药不规范的问题。endprint
3.5 蔬菜生产条件差,种植设施档次低
依汶镇蔬菜种植设施起点早、档次低,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进行小拱棚蔬菜生产,管理粗放、效益不高;发展到90年代时,进行了棚体升级改造,发展成大中拱棚,一直持续到现在。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此棚体设计不够合理、耕种不方便、受天气环境影响大、经济效益差、菜农收入增长缓慢的弊端日益凸显,已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此外,蔬菜生产的基础条件差,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有些大棚蔬菜浇水需铺设塑料管道逾1 000 m,生产条件特别差,也影响了蔬菜的发展。
4 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土地流转工作
村组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路子,采用承包、对换、出租、入股分红等方式进行,可以是农户之间自行流转,也可以是村集体出面协调,或者是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流转,将现有土地整合,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5]。
4.2 积极稳妥整合蔬菜批发市场
对于蔬菜批发市场“多、乱、杂”现象,镇政府通过积极稳妥的办法,取缔小的蔬菜批发市场,整合成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统一管理,规范运行。
4.3 积极开展科技培训
适时组织重点蔬菜生产村的生产管理者和农户进行系统培训,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办法,交流经验,大面积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科技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4.4 抓好典型示范带动
蔬菜重点村要抓好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示范点,主要开展日光温室蔬菜示范大棚的建造、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发展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生产,提高全镇蔬菜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4.5 建设基础设施,改善蔬菜生产条件
通过支农项目资金、金融信贷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资金,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条件。
5 参考文献
[1] 张真和,陈青云,高丽红,等.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上)[J].蔬菜,2010(5):1-3.
[2] 李崇光,包玉泽.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0(15):1-5.
[3] 张真和.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4(8):1-6.
[4] 李薇,张晶莹.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303-307.
[5] 张秀芳.中国优质蔬菜产业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