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听课的艺术
2017-09-06于丽
于丽
内容摘要:听课往往是教师成为优秀教师乃至于名师的重要一步。听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关注课堂的教学细节,又要关注课堂的的整体教学效果。
关键词:听课 课堂细节 教师 学生
听课,特别是听老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以及普通教学课,对新教师迅速“断乳”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无疑地,听课是新教师“备课——听课——授课——小结”四步走中的重要一环。我毕业试教满一年了,听课总时数约为150节,很高兴能把自己的点滴体会说出来,以期与新教师朋友共勉。
我觉得,要想高效率的听一堂课,至少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即听课前的准备活动,听课中的常规技巧,听课后的自醒自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都说明了借鉴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听课的确是一个好方法。但是现在好多教师在听课中却出现了某些乱象。
乱象一:三心二意。执教教师在上面“激情飞扬”,有的听课教师在底下“开小组会”。还有的老师“一心多用”,时而听课“速记”,时而“耕种自留地” ----或改作业,或写教案,有的甚至中途溜之大吉。
乱象二:只作看客与听众。有的教师做听课笔记时,只记一些大的教学环节,大多时候只当一名“忠实的看客与听众”,而没有更多的思考。
乱象三:任务观念。学校一般都规定教师每学期的听课数,量化、评优、晋职等都与此挂钩。毋庸讳言,平时的听课有些是被动的,许多老师去听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抱着这种功利的心态去听课,听课的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
看来,怎样听课?听课听什么?如何提高听课的效率就将是我们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了。我个人认为听课中要做到“四勤”,听课后要做到“两要”。
听课中得“四勤”
勤看:一看教师。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二看学生,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发言、思考问题的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长短是否合理;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是否交融……一句话,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勤听: 听的内容有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听懂,把自己当做学生,深刻理解重难点,强化自己备课中的不足,其次要听全,既要听教师是怎么启发的,也要听学生的回答,既要听新课导入也要听本节小结,既要听知识的讲解,也要听课外的引申……最后要听透,熟烂教学内容,真正吸收,为自己课堂的升华再造做铺垫。
勤想:听课时我们会不自觉的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这位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自己的话会如何去处理?这位老师怎么把复杂的问题转换为简单的问题的?这节课最值得自己去学的闪光点是在哪里?譬如有的老师语言具有感染力,或严谨或风趣或富有诗意;有的课堂流程科学,或简洁明快,或从容流畅;有的课堂学生活动组织得有张有弛;有的老师的板书和课件醒目美观,等等,都可以是你听课的“一得”。
勤记:勤记建立在勤听的基础上的,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备查用,助记忆,它是经过听课者整合加工后的能动反应,做到“记我想记”。
上述的四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我们在平时只有多听,多想,多记,多看,多加比较,多做研究,听课的技巧才会越来越有艺术性。
自醒自查——听课后三要
1.要交流。听课后,要立刻与老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最好先听教师讲自己的授课体会,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存疑问题。
2.要对照。听课后,可以将听课记录与自己的教案或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经过理性的思考后,大胆的去粗取精,必要时,不妨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后再与老教师探讨。
3.要常翻。听课记录,是教学中的里程碑,上面撒满了你的酸甜苦辣,得失错漏,只有常翻,才能常新,才能使听课的意义落到实处。那种“为听课而听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可见,听后也要做很多工作,千万不能听课以后把听课记录束之高阁就完事大吉了。
在本文结束前还有一点倡议,就是听课的范围可以灵活,可以放宽。比如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校听课。听听与己截然不同的课堂,多加比较鉴别,批判继承,消化吸收会更好的开启教学思维,顿悟教学靈感,也有助于新教师早日成熟,缩短形成教学个性的磨合期,从而使听课成为教师成长之路上的强力胶,黏合剂,最终登堂入室,青出于蓝,回报老教师付出的辛勤汗水。新教师必将在神圣的三尺教坛上挥洒自己的每一分汗水,品味自己收获的每一分甘甜!
参考文献
1.《怎样教的精彩》.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市通钢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