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017-09-06李秋淮
摘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缺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应该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普及,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激发并提高女大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女大学生高尚的体育情操;同时,创造有利的硬件环境,培养提高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女大学生;终身体育;培养提高
终身体育的思想以人为出发点,从哲学角度探讨人、体育、社会三者的关系,旨在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充实人生和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体育运动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功能。不难看出,学校体育尤其是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它对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培养提高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对大学生能否真正实践终身体育的思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培养提高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普及,增强女大学生对体育的正确深入认识
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积极性不高最根本的原因源于学生对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应该积极向学生宣传体育在强身健体、调节心理情绪、培养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社会化等方面的作用。只有当女大学生对体育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自觉地加入到体育锻炼中。通过体育理论课的讲授,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体育保健与卫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竞技运动知识;不但要教给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信息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对体育的欣赏和评价的方法。另外,体育教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也要注意渗透相关体育人文知识。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体育的目的和意义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为她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思想认识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并提高女大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所谓运动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究体育运动或参与体育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人的行为都是有诱因的,任何行为同时又是有目的的。人的兴趣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起来的,这种后天形成的倾向是可以培养的。就学生运动兴趣而言是多种多样的:有运动本身所引起的直接兴趣,也有运动目的和任务所引起的间接兴趣;有产生于活动过程,有在活动结束后即时消失的短暂兴趣,也有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稳定兴趣等。在体育教学中缺乏直接兴趣,会使教学枯燥无味,没有间接兴趣学生会丧失学习的毅力。“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不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课程最终目标的实现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很多女生在被问及不愿意或较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的原因时均表示自己什么也不会,而一些诸如跑步的运动多数女生又感觉太枯燥、没意思。所以既有科学的锻炼方法,又有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技能,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要高得多。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教学方法不恰当,或流于传统、单调, 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讲授的某些概念和锻炼方法。另外在练习设置上, 简单机械,强度、密度安排不合理,也使学生感到学习单调枯燥。师生交流不够,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对该老师上的体育课自然也就失去了积极动机。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在体育领域的取向有很大的区别。男生更加喜爱的竞争、对抗、拼搏的取向对女大学生的吸引力并不深入和广泛。女大学生更喜爱的是能加强沟通与交流,相对温和,能体现美感与和谐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形体、健美相关的内容。而且从组织形式上应更加能够体现交流沟通、集体协作等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过去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秒表、皮尺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步地由灌输型教学向多媒体、网络化等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过渡,把体育课上得有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针对女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有效激励使女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女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女生学习的结果和水平,更要重视女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体育互动教学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女生进行体育運动的积极性。通过互动教学,可以使女生从集体运动中感受到快乐,获得益处,获得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
四、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新一轮高职院校体育改革,在教学思想上改强制性为自主性,从强调学校学习期间的阶段性效益跃升为追求阶段性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放在首要位置,不应要求学生样样运动项目都要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对运动项目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难以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难以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应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形成自己的专长。有了专长,她们才能在专长运动中体验到成功感、愉快感和自我价值感,进而提高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养成。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体育情操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文化,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能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教材内容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组织校园体育节活动,在体育节期间,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教育、体育比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六、创造有利的硬件环境
各高职院校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体育设施,让学生有条件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特别是提供一些针对女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体育设施,为女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此外,学校也要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多开设符合女子运动特点的课程,为女大学生提供多种锻炼选择。
总之,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缺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应该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普及,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激发并提高女大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女大学生高尚的体育情操,同时,我们也要创造有利的硬件环境,促进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作者简介:李秋淮,副教授,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