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蒙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困境及对策

2017-09-06钟建平

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蒙古国高等教育一带一路

摘要: 中国和蒙古国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和“草原之路”计划,两国在战略发展上高度契合,且在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已有良好基础,但也面临着专门人才结构亟需优化、科研合作发挥作用不大和合作办学项目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的困境。展望前景,有必要根据双方的战略合作重点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深挖科研合作潜力,推动协同创新,提高合作办学层次,推进建立海外分校。

关键词:一带一路;草原之路;蒙古国;高等教育;教育交流与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4-0041-04

收稿日期:2017-05-25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重大课题“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规划研究”(2013JKZ004)

作者简介:钟建平(1983-),男,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蒙古国位于中国以北、俄罗斯以南,系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是连接东北亚各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的桥梁。继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蒙古国于2014年提出了与此高度契合的“草原之路”计划,旨在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2017年5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蒙古国总理额尔登巴特时强调,“蒙古国是‘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国家,中蒙关系有着广阔发展前景”[1]。中蒙两国长期在经贸往来方面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过去20年来,中蒙贸易规模增长了50倍,中国已连续10多年成为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投资国[2]。2016年,蒙对华贸易总额达49.63亿美元,占蒙同期外贸总额的60.0%[3]。如今,在中蒙两国大力推动经贸合作的背景下,双方必将对高层次专门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由此为中蒙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时机。

一、中蒙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特点

(一)达成系列共识,搭建交流平台

中蒙两国教育交流始于1952年[4],近年来已先后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1)交流与合作计划,如《中蒙1996~2000年教育交流与合作计划》(1996年)、《中蒙2005~2010年教育交流与合作计划》(2005年)、《中蒙2011~2016年教育交流与合作执行计划》(2011年);(2)学历互认,如《中蒙政府相互承认学位学历的协定》(1998年)、《中蒙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定修订备忘录》(2010年);(3)教师志愿者选派,如《关于组织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赴蒙古国任教的协议书》(2008年)、《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蒙古国教育科学部关于组织汉语教师志愿者赴蒙古国任教的协议》(2014年);(4)留学生选派,如《利用中国无偿援助款项培养蒙古留学生项目执行计划》(2000年)、《关于合作设立中蒙交流专项奖学金项目备忘录》(2015年)。这些计划和协议的签署,为双方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必要指引和保障。

中蒙两国还通过举办教育展览会和专题论坛等形式,促进高等教育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实现双方教育机构的合作共赢。如2013年5月,“中国教育展”在蒙古国举行,共有浙江大学等12所国内高校参加;2015年10月,“首届中蒙博览会——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共吸引了两国2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并推动两国高校签署了多方面的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了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5]。

此外,双方的校际交流平台起步较早且富有成效,如蒙古国立大学自1992年8月即与我国的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或合作关系,截至2014年10月,共与我国高校签订或建立了24项交流合作项目[6];蒙古国教育大学于1993年起先后与我国高校签订或建立了12项交流合作项目[7]。

(二)开展多元合作,实现双方共赢

首先,在合办孔子学院方面,自2007年6月山东大学和蒙古国立大学联合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后,2015年9月,东北师范大学与蒙古国教育大学、新疆职业大学与科布多大学也先后联姻,至今双方已在蒙古国合作建成3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数量的增加,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对于开展汉语教学、组织汉语师资培训、举办学术讲座和会议、编辑出版研究成果和促进留学生奖学金项目的实施,以及对于推进中蒙双方民众的沟通、理解和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都不无禆益。

其次,科研合作从高校之间拓展到研究院所。早在2002年,内蒙古大学蒙药化学研究所已与蒙古国传统医学研究院联合开展系列合作,且成果获得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并在蒙古国顺利投产。除此之外,内蒙古大学还与蒙古国科学院、蒙古国立大学等单位在蒙古高原生态系统、蒙古学、蒙药研究等领域开展过广泛的研究并取得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8]。2015年6月,内蒙古师范大学也在合作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其与蒙古国科学院、乌兰巴托大学启动多项项目,内容涵盖跨境蒙古民俗文化田野调查与比较、传统游牧·畜牧业转型、蒙古族农业经济、边境口岸现状与建设、蒙古民族文化心理、乌兰巴托城市规划数字化模型等领域[9]。

再次,双方还在联合培养本科生方面建立了常态合作,如蒙古国科技大学与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在继电保护、可再生能源、热电厂、医疗设备操作、测量学和采矿学等领域开展了“2+2”或“1.5+2.5”的联合方案(Joint Programs)[10],等等。

(三)开设语言课程,培养专门人才

从国内蒙古语授课情况看,受国家实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政策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的大部分學校都能坚持使用蒙古语授课,其中部分学校还采用“蒙汉”双语授课。在高等院校层面,1989年内蒙古民族大学率先创办了蒙汉双语专业,随后中央民族大学等5所院校也陆续设立该专业,累计培养了数千名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11]。目前,国内还有不少高等院校开设“英汉”、“蒙汉”双语或蒙语授课的专业,如内蒙古农业大学“英汉”双语授课的专业有18个,“蒙汉”双语授课的专业有14个[12];赤峰学院已于2013年建成国内首个蒙汉双语授课硕士点[13]。

从蒙古国汉语教学情况看,蒙古国立大学早在1957年便开设了汉语翻译与研究专业班。近年来,随着中蒙关系的不断改善和深化,开设汉语课程的高校日益增多,截至2012年底蒙古国已有3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专业,学习汉语人数超过5 000人[14]。蒙古国最大的私立大学——伊赫扎萨克大学还于2008年专门成立了“汉语言文化学院”,学院的人数在成立之初时仅有20人,到2012年已发展到400多人[15]。

从两国互派留学生情况看,总人数在近十年基本呈增长趋势,特别是来华留学生更是增长3.13倍,即从2007年的2 715人增长到2016年的8 508人,在2016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国别排序中位列第十三。在来华留学生中,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占有相当的比例,如2014年从蒙古国到中国留学的7 920人中,学历生有5 507人,包括博士研究生404人,硕士生1 965人,本科生3 118人,专科生20人[16]。相比之下,中国去蒙留学生数量仅为三四百人,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详见表1)。

二、中蒙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面临的 困境与挑战

(一)专门人才的整体结构亟需优化

根据两国签署的《关于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中蒙在经贸领域的合作重点是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合作[17],这也是“一带一路”和“草原之路”的重点对接领域,由此亟需高校在采矿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建筑工程、技术、金融、经济等相关领域培养相应的专门人才,但目前两国高校合作培养的人才大多属于语言类,经贸和金融类人才较少,工程和土建类人才更是严重缺乏,在整体结构上与双方的战略重点不够匹配。

在留学生互派方面,中蒙两国互派的人数严重不平衡,如2013年,来华留学生为8 210人,到蒙留学生却仅为449人,且由于地理优势和语言风俗等原因,蒙古国留学生大部分都集中在内蒙古的高校,由此制约了双方高校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二)科研合作发挥的作用不大

中蒙高校的科研合作虽已具备一定格局,但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贡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产生的影响也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合作研究的数量不多,规格和层次不高,大多为校际间的合作;研究领域狭隘,基本集中于蒙古学、农牧业、草原资料和蒙药开发等几方面,与两国战略发展合作重点不符;研究力量分散,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现象屡见不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形成的合力还不够强,针对战略合作方向开展的前瞻性研究太少。

(三)合作办学项目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中蒙高校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大部分属于互访备忘录或者校际学生交换项目,学历教育方面的联合培养项目不仅数量少,而且仍局限于本科层次,甚至还未得到国内省级教育部门或教育部审批认证和监管①;另一方面,两国虽然联合开办3所孔子学院,但由于孔子学院的基本定位是非学历教育和文化交流,不能承担高水平专门人才培养的职能和任务。此外,蒙古国内虽然已有5所海外分校,但中国高校在此方面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

三、加强中蒙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 构想与展望

(一)针对战略合作重点,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中蒙政府可设立专项教育基金,鼓励高校积极围绕“一带一路”和“草原之路”的对接领域,特别是两国的战略合作重点,加快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加快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且专业对口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中蒙经贸合作的持续发展提供长远保障,真正成为双方战略合作需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中蒙政府还有必要增加到蒙古国留学的专项奖助学金名额并提高资助金额,加大中国留学生的派出力度,以此扭转两国互派留学生严重不平衡的局面。对于来华留学生在地理位置上过度集中的情况,双方可从扩大奖助学金的地域覆盖面和平衡各高校名额入手,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和优化。

(二)深挖科研合作潜力,聚力推动协同创新

中蒙两国的科研合作应结合双方的战略合作重点有序推进,继续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力度,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实现研究方向与战略合作领域的吻合、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双方合作发展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双方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聚力推动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和解决两国在合作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从源头上突破制约合作发展的瓶颈。

(三)提高合作办学层次,推进建立海外分校

首先,双方应继续鼓励两国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充分发挥优质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特长,加强合作办学项目的洽谈和实施,进一步扩大合作办学的规模;其次,对于目前已开办但暂未通过省级教育部门或教育部备案认证的项目,应加快申报审批的进程,切实保障合作办学的质量,进一步扩大招生人数、提高社会影响力;再次,要尽快拟定两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规划和政策框架,认真探讨合作举办研究生层次项目和建立海外分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断提高合作办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一帶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筹备委员会秘书处.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理额尔登巴特.[EB/OL].http://www.beltandroadforum.org/n100/2017/0514/c24-386.html,2017-05-14/2017-05-16.

[2] 邱海峰.中蒙战略对接 亚欧合作升级——“一带一路”+“草原之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7-15 (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2016年蒙古国民经济运行整体情况[EB/OL].http://mn.

mofcom.gov.cn/article/ztdy/201701/201701025

07998.shtml,2017-01-25/2017-05-16.

[4] 曾天山,于发友.加强教育援助 促进中蒙两国睦邻友好——赴蒙古国参观考察报告[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12-117.

[5] 霍晓庆.中蒙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举行[EB/OL].

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5/10/25

/011795318.shtml.2015-10-25/2017-05-16.

[6]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ngolia. List of International Partners[EB/OL]. https://sisi.num.edu.mn/files/english/List%20of%20contracts.revised%202014.10.30.pdf. 2014-10-30/2017-01-14.

[7] Mongoli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ooperation[EB/OL].http://msue.edu.mn/en/?page_id=61.2017-05-16.

[8] 额尔很巴雅尔.发挥内蒙古大学学科优势 积极参与草原丝绸之路建设[EB/OL]. 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5/10/24/011795238_01.shtml.

2015-10-24/2017-05-16.

[9] 照日格图.丝绸之路与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EB/OL].

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5/10/24

/011795238_06.shtml.2015-10-24/2017-05-16.

[10] Mongol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igy. Joint Programs[EB/OL]. http://www.must.edu.mn/eng/Joint%20Programs/.2017-05-16.

[11] 陈永春.高校蒙汉双语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6-90.

[12] 李金泉.发挥科教优势服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EB/OL]. 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

2015/10/24/011795238.shtml.2015-10-24/

2017-01-14.

[13] 徐永升,周建军,陈伟.全国首个蒙汉双语授课硕士点落户赤峰[N].2013-09-10(4).

[14] 霍文.蒙古国中国文化热升温 蒙青少年学汉语成潮流[EB/OL]. http://www.chinanews.com/hwjy/2013

/05-09/4800550.shtml.2013-05-09/2017-05-16.

[15] 隽娅玮.蒙古国汉语教学状况及相关对策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8-9.

[16]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4)[M].北京: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5:132.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

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關系的联合宣言(全文)

[EB/OL]. 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

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740/1207_676752/t1184719.shtml.2014-08-22/2017-01-14.

猜你喜欢

蒙古国高等教育一带一路
蒙古国被列入反洗钱“灰名单”
蒙古国也想接办美朝峰会(相关链接)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蒙古国任命新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