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柳欧赵,让孩子选啥字帖好呢?

2017-09-06王谦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7年8期
关键词:欧阳询字帖颜真卿

王谦

上个月谈“如何择帖”,限于篇幅,有几句话梗在嗓子眼没出来,今天接着说完。

对于怎么选择临习的碑帖,咱们见得最多的情形是:当事人茫然无措,周遭没啥关系的人却上赶着瞎操心。

孩子周围的人,可能会很强硬很固执地要求你选这帖选那帖而且非如此如彼不可,来不得半点通融。这类热情而偏执的人群由两种人组成:一种是自己擅长某家某帖,写了大半辈子,心得经验多得不得了,生怕烂到肚子里变成沼气儿;一种是他自己也没摸过毛笔,不过是道听途说过一两回,他老人家于是乎就像用铬铁烫了一样,在心里留下烙印啦,充其量呢连一知半解都够不上。

说句老实话,在当今这样好玩的东东满天飞、“爱疯手机”天天更新换代的热闹时代,一个孩子还愿意坐下来练练字临临帖,着实难得——这一兴趣必须要呵护起来。所以我在这里坚称:如果您孩子要练字,就让他/她自己去选有“眼缘”的碑帖。如果是您自己要练字,嘿嘿,就不用我REPLAY(重复)一遍了吧?

再者说了,不就是买本字帖练写字么,又不是处在人生重大抉择的十字或丁字路口上,大不了临摹两天觉得不合脾气或进步忒慢再去重换一本就是了。多说一句,如果决定了从楷书入手,那么几位楷书大家的字帖各选一两本买下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上期簡单提到了“颜柳欧赵”楷书四大家。下面再多介绍一些,以增进了解。

从出生年月说,第一位是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所以古代书论里提到他时,往往称作“欧阳信本”。欧阳是现今湖南长沙人的老乡,当时家乡名称是叫潭州临湘。他曾担任过太子率更令这个官职,后人也习惯称他“欧阳率更”。“欧阳率更”听着很是冒古气,说白了也就类似于今天某个部长、省长甚至乡长助理退了体大家见面还尊称他一句“张部长”“李省长”“夏侯乡助”之类。

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了初唐时的特点:笔力险峻,结构独异。与颜体相比,显得很骨感,就像眼下的骨感美人,同时透着股瘦硬的秀气。

第二位是颜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也就是说他的某些代祖宗跟“书圣”王羲之的某些代祖宗是老乡。

颜真卿一生经历丰富,他在仕途中曾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后世也称他“颜平原”。安史之乱中,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堪称忠君爱国。后来又做过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785年,77岁高龄的颜真卿被派去劝降叛将李希烈,却被对方杀害。古人谈论书法,爱说一句“书如其人”,这在颜真卿身上有很典型的体现。他的楷书将初唐的瘦硬变为丰厚雄浑之气,结体宽博,气势恢宏,显得气概凛然。很多人说这种风格与其高尚人格契合如一,堪称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第三位是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后人也称他为“柳诚悬”、“柳少师”。他的楷书,清健遒劲,骨力道健,笔力挺拔。

最后一位是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的书法修养十分全面,《元史》上说:“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代书法大家鲜于枢在《困学斋集》也说:“子昂篆、隶、真、行、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他的楷书特点是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来得十分亲热。

单看这四位楷书大家的年纪,会发现都活到了高寿——欧阳询85岁,颜真卿76岁,柳公权88岁,赵孟頫68岁。要知道中国人在过去的两千年里年纪大都活得很低调,各朝平均寿命是: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35岁。也是到了最近三十年才大幅提升:1985年是68.92岁,2010年已经超过70岁。而这四位楷书大家的平均年纪超过了79岁,其中颜真卿的年纪还打了相当的折扣,试看他书法笔画的厚实与力度,而且快到80岁了还能冒生命危险前往叛军营中,如果不是死在叛军手里,再多活二十年都不成问题——要是那样,四大家平均寿命就超过85岁啦。不知是因为写字而延长了寿命,还是因为活得太久才给了书法水平更大的提高空间呢?应是前一种可能性较大,因为他们每人的代表作品大多完成于40多岁的时候,等到晚年“人书俱老”,只是呈现出更有内涵的一种面貌,与中年作品相比其实各有千秋。

中国百姓说到楷书就提“颜柳欧赵”,其实旧时最受教书先生喜爱的是颜、柳两家,在我老家孔子故里,蹬三轮车的老乡都说得出“颜筋柳骨”这样十分专业的套话。说老实话,不用说写字,筋、骨练好了就连做人都不会差。

近年由于教育主流的引导,欧体楷书渐成主流,学习赵体的也渐渐增多。我自己虽然没在赵体上花过工夫,但平心而论,认为赵体可能更适合孩子们作入门练习,而且跟十分重视用笔提按的颜、柳、欧三家书体相比,赵体的提按较轻,比较自然,而结字的体势、运笔的流畅又都让学习者更容易将在毛笔练习上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的硬笔书法上去。

换句话说,就是临习赵体对孩子们来说,学习书法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老习惯,预报下期话题——谈谈毛笔。

猜你喜欢

欧阳询字帖颜真卿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大家都是告身帖,為啥你就這么獨特——聊聊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小字帖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小字帖
小字帖
劝学诗
颜真卿勤学苦练书法
笔道颜真卿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