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9-05张爱军

智富时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张爱军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跨学科有必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及其实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推进跨学科研究并在较高层次上与其他学科达到“整合”。

【关键词】跨学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信息传播进入“微时代”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不同学科的发展,应对不同学科带来的挑战。在学科发展的新阶段,结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及总结,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推进跨学科研究。这就需要以跨学科的视野研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使之能有效融入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解答大学生的困惑,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各种现象,客观看待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为既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又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高素质建设人才。

一、跨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问题,其产生和发展均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也应与每一个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和匹配,具备鲜明的时代烙印。作为一个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当然,我们在开展创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前,还应充分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跨学科研究是当今大学进行知识整合和创新的重要策略。对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创新性要求,也使得我们必须研究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结合各学科的发展特点,取长补短,融合不同学科优势。从管理学和伦理学角度入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利用哲学思维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差异,理解新媒体传播方式影响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创新教育平台,更新教育工具,实时开展开精细化、差异化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跨越学科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特别是其中国化的历程来看,不同学科研究的优秀成果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丰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之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它的三个理论来源,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同学科有益成果的借鉴和吸收,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它不会停滞不前,只会不断创新。显然,马克思主义只有充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才能不断前进,它本身就是跨学科的。从科学研究的视角看,虽然我国当前把马克思主义设立为一级学科,但也不能认为这一学科仅仅属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思想政治教研部的研究领域。不但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它们的理论成果会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既然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学科都具有跨越学科的特征,那么对大学生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仅限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而排斥其他学科。

马克思主义一直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个丰富的体系,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加强对人的多方面教育、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要获得全面发展,不仅应当学习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还应当了解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形成健全的智力,全面认识和正确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设定课程以外的内容,添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原理,更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和思想鉴别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跨越学科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有益探索,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活动。

(二)能全面反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對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整体中,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在总体上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不断发展的。中央文件专门强调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所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理论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还包括民主法制、人文素质、科学精神等素质教育,而这些素质教育显然跨越了政治理论、思想道德等学科,跨越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素质教育注重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并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对大学生不仅要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教育,还应当开展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使大学生在这些通识教育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可和接受,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总的来说,只有从跨学科的视野看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同时,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全面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三)能有效化解大学生的思想疑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同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在面临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时会触及不少既有的利益和格局,带来一定的社会震动,这些震动总会或多或少地渗透到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对思想界造成一定的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特别是境外敌对势力在某些问题上煽风点火,利用现代科技广泛散布带有不正确导向的信息,会进一步加剧意识形态领域的波动。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思想比较单纯,意识形态领域的波动易于给他们带来思想上的疑惑。endprint

高校开展跨越不同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原理,从不同视角向大学生阐明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客观评价社会现象。比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大学生开展宗教、民族、社会舆论、传统历史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的专门教育,不仅能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科学原理,还能从政治理论之外的学科角度间接印证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跨学科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确立开放的教育理念

虽然交叉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生成性内涵特征,但其在跨学科背景下实现自身的创新却并不会自发的实现。因此,首要就是要在认识上树立一种与跨学科相对应的开放性理念。这就需要站在现时代多元化高度综合的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高位,正视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对全新的形势下给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发展中的新课题、新任务和新挑战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要博古通今、横贯中西,并将多学科作为一个整体去研讨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的过程和路径,并将多学科的交叉、聚合自觉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课题的构成过程的研讨和推进之中。具体来说,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应拓宽工作思路,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工作方法;二是要深化和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性与个性,实施人性化的柔性教育方式。

当然,这种开放性还体现为一种科学全球化的大视野。在确立全球科学成果精华为我所用的前提下,保持和发展属于民族文化的学科传统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科学成果,实现学科文化的与时俱进。

(二)管理精细化,体现价值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学中强调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以“精、准、细、严”为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新时期,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都与之前各个时代的大学生有了本质区别。因此,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大环境、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我们以管理学的精细化为基础,改变当前粗放、经验为主的教育模式,摒弃凭借以往的经验采用简单的政治说教,精准把握当下大学生各类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因人而异,细化教育对象,开展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管理学的角度细化思想政治工作。

2、价值体现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社会发展动态,理解大学生对个体存在意义的获得,个人才能的展现和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到事业、爱情的成功等,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和完成。以自身发展为基础,学会平衡个人欲望满足于社会秩序和谐,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共生共存的意义。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价值体现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思想教育工作者则应该尊重学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存在和差异,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提升社会价值,完成人生的升华。

(三)注重学科人才的多元化

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高等学校里,真正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只有“两课”部的教师和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线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师一般是科班出身,至少是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对大学生所具有的现实问题的把握。辅导员的优势则是直面大学生,能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存在问题,虽然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相對薄弱,一旦遇到新问题、新情况,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因此,在跨学科视野下,应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术思维的培训,培养专家型、学术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高校要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首先,专业教师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辅导员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加强两者的联盟,以“帮扶结对”形式互为资源,互动互助,推动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其次,为辅导员提供学术导师配给,引导辅导员除了从事事务性工作,还要从事理论研究,把实际问题提升到理论高度,再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最后,学校学工处应鼓励辅导员从自身的学科优势出发,以跨学科视野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有计划地集结有不同学科背景的辅导员组成学术团队,以课题研究为依托,通过学科交叉、思想交叉、能力交叉等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

(四)适应新媒体传播方式影响

高校应利用新媒体即时快捷的特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用好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兴工具,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体现了新媒体的优势,如即时交流、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用好当前即时交流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充分利用其实时有效和受众面广的特点,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即时交流,实时跟进学生思想动向,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疑惑。同时作为学生生活、思想上的答疑解惑之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把握新媒体的公开性和即时传播性的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分辨网络信息的真伪,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避免为不法分子所利用。同时,帮助学生健康、积极地使用新媒体,方便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杨乐,郑大俊.加强跨学科研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

[2]王宏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跨学科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4).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