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畏与尊重

2017-09-05胡进文

智富时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影像摄影艺术

胡进文

【摘 要】这是一个影像泛滥的,一如在无尽的海水中溺水的人一样,我们在这片影像的海洋中逐渐迷失。如今人们的日常一般是如下情况:早上睁开眼睛,还没起床就先打开手机,翻翻新闻、看看朋友圈,搜索昨晚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白天工作或者学习时,也是不停地在浏览各种网页和应用程序,随时关注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离开网络走在街上,我们也会看到无数的广告牌、电视等等各种影像;甚至晚上睡觉之前,还会玩玩游戏、再刷刷网页。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对于图片、视频等影像的浏览和观看占据了大部分的内容。不论是新闻中的图片、游戏中的贴画、朋友圈的照片等等,都是属于形形色色的对于影像的观看与吸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绚丽的时代,多彩缤纷的影像点缀了这个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但是繁华的背后也不全是乐观的局面,过于繁华的表象往往会遮蔽我们的双眼,从而对于事物的本质和真理缺少了判断的时间和动力。面对无限泛滥的影像,创作者们和观众又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关键。

【关键词】摄影艺术;影像;创作态度;观看态度

一、影像在当今社会的现状

影像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作为创作影像的摄影这一环节来说,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影像是非常重要的。在数码相机还未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摄影师们使用胶片相机来进行摄影创作。那时候胶卷是十分昂贵的,每一次的快门和拍摄都是凝聚了创作者的竭力的思考的,以至于获取的影像往往具有相当高的价值。那时候的人们通过这些为数不多的影像资料将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记录其中,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学习和参考的依据,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来重要的贡献。但是反观如今的世界,影像的制作和獲取变得如此地简单和快捷,大部分时候影像的产生都是无需耗费多少精力和财力和。以至于现在的影像总是滥竽充数,各种糟糕的影像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中。这既是对于影像的严重亵渎也是对于观看者摧残迫害。

影像泛滥的时代,创作者变得漫不经心,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人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观看他们的作品。久而久之精品渐渐地变少,流于表面的影像增多。而面对这种情况,观看者们也变得愈发随意,在影像丰富的年代早已不像过去哪样珍惜自己看到的影像。这就导致了观看者们对影像的态度日渐低下。创作漫不经心、观看随心所欲,这仿佛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使得影像创作与影像观看变得越来越肤浅和粗陋,人们对于影像的敬畏与尊重正在逐渐消失。

二、不同时代人们对待影像的态度

回想过去,在那个只有胶片摄影的年代,在影像资源十分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于形象的态度可不同于今日。走远一点,从摄影技术的诞生开始看起,当那时候的人们第一次接触摄影图像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备受震撼的。竟然有这样的技术,可以将现实世界的事物如此真实地还原出来。从那一刻开始,影像于世界和人类的价值逐渐显现出来,让人们有了不一样的方式来观看这个世界。

随着文明的发展,摄影技术也逐步向前。来到工业文明后期,摄影技术已经日臻成熟,胶片摄影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更多地人加入到摄影师的队伍中去。这时候人们通过影像,做到了曾经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通过影像去观看自己所处环境之外的事情。人们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人们的眼界变得明朗起来。这时候得影像有了更多的记录人类文明、帮助人们成长的作用。

再到新世纪前夕,摄影已然成为了一门专门的艺术门类。亚当斯等人主张的影画分离使得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不依附于其他任何艺术的存在,摄影的地位显著拔高。而那个时代的摄影创作也变得十分重要,摄影家们使用摄影来更多地进行关于人类、社会、世界的哲学思考。摄影已经成为了人类文明中一个重要的存在。

新世纪以来,摄影逐渐变得广泛起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相机变得简化起来,人们不单去观看摄影师摄影家们的作品,还会自己去创作影像。这些影像留住了每个人自己一份独特的回忆,走入人们生活的摄影,其意义也变得丰富起来。

三、对影像本应持有的态度

但是到如今,情况却产生着微妙的变化。

触手可得的影像和随意的态度使得影像的存在和意义变得模糊,那些粗制滥造的影像到底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是扰乱了我们的视线?是加快了我们追寻脚步的道路还是拥堵了我们探索的道路?这些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去思考。

前段时间我到国外出游,不料第一天就弄丢了我的数码相机。可是人已经至此,也没有回头路,只好在路边买了一个一次性的胶片相机来进行拍照。这个相机里面装有一卷胶卷,只能拍摄36张,用完之后相机也无法再装胶卷。同时相机的功能也十分单一,所有的光圈、快门等的参数都是固定的,我能做的只有构图、控制光线和拍摄。虽然操作看起来简单了,但是拍摄却并不简单。要想得到准确的曝光并不容易我必须十分注意现场光线的把控以及拍摄的距离等等,再加上无法预览拍摄的效果,所有的一切都只有等胶卷洗出来之后才知道。

但是在这个拍摄的过程中,我却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那种真实的摄影的感觉,就像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每一次的快门都是如此宝贵,每次的拍摄都意味着拍摄机会的减少。这时候的我对于影像本身,产生了务必的敬畏与尊重,再不是像以前那样的随意与无谓。

的确,对于影像的敬畏与尊重,正是现在人们所欠缺的。这也是影像泛滥的时代所带来的并发症。只有当何时人们能够意识到问题额症结所在,重新拾起对于影像的敬畏与尊重之情,这才可以挽回摄影的前途。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像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在新媒体中的运用与分析
吉林书画摄影艺术作品选刊(16)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