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2017-09-05秦玉萍
秦玉萍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语文学科肩负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任。语文课堂教学重视对学生对祖国语言的习得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教育,更强调着学生人文品质、道德情操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层面给我们指出提升修养的方向。在小学语文,特别是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的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的,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的语文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学科。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面对当前各种非主流思想的泛滥,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文明的旗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呢?
一、关注生活创设情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教学强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有效教学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让他们在体验和思考中参与文本对话的学习活动。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情境,不仅使求知成为学生感到愉陕而非苦恼的事,还要让他们在联系生活的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滋养,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如在《烟台的海》的教学中,我们先让學生说说自己见过的瑰丽的大自然的景象,与学生交流身边的让高邮成为一座灵动之城的高邮湖;融山水树亭鱼鸟为一体、成为高邮人文休闲的新高地的南海子河生态体育公园。让学生在自然所见所感的回忆中生出对大自然的喜悦之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愫就会生成。然后,我们让他们想象见到大海会发生怎样的情景,面对大海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阅读和内容的分析环节,学生会找出烟台的海的冬的“凝重”、春的“轻盈”、夏的“浪漫”等特点,并在“小山似的涌浪”、“嬉笑着追逐着”、“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的赏析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之后引导学生去体会“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的烟台人勤劳、繁忙和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的特点。这里,我们再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的生活,让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之美,从而让他们生出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和谐,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人民幸福安康而努力的美好感情。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人文素养就得到了渗透,他们的美好品质得到了培养。
联系生活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真切的认识,能从点滴感受和体会中发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性,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关系中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为健康成长和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打下良好的情感和心理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多媒体手段的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及时丰富等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美好的人与事,获得美的熏陶和健康且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如《最后的姿势》一课学习中,我们先播放1998年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的短片:当长江决堤,滔滔洪水正在吞噬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危急关头,钢铁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泥水中,用自己的生命和执着信念捍卫着忠诚,保住了大堤。学生在“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与战士们战夭斗地、英勇豪迈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感染下,就会生出爱国、敬业的责任感;为了国家,社会和他人勇于献身的使命感,之后,我们再由群体形象到个性形象导入课文。并播放汶川地震的场景,引发学生对灾难和面对灾难的思考,这样学生就能从积极的层面生出情感。在阅读中就能发挥主动性,能准确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也能在本是普通人的谭千秋老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中感受到爱与责任,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人生的价值”的伟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研读文中的情景描写和侧面描写,并在人物形象、性格和品质的探讨中,获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个人行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强,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获得正确的人生意义的把握,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在课文主题的探寻和挖掘中,获得包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等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
另外,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方法,入情入境地体验人物品质,在课本中的人文主题挖掘、拓展和延伸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如在《三顾茅庐》的学习中,我们开展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体会刘备、诸葛亮等不同人物的精神品质,获得为了天下苍生求贤若渴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奉献精神。当然,社会是语文的大课堂,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的观赏、体会和思考中获得思想觉悟的提升,生出爱我中华、传承文明的想法;在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的分析、评价中,懂得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明白公正、公平和民主法治的必要。
总之,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中,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落实的同时,要突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不但能善其身,还能生出济天下的情怀,从而达成素质教育目标,让学生在人格的不断完善中成长。这些对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意义重大,是值得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予以思考、研究和落实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