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管理探析

2017-09-05贾敏宋旭莉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图书资料信息化

贾敏+宋旭莉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资料的应用与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的特点、作用、信息化带来的影响及图书资料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管理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单位图书资料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促进自身发展。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无疑为图书资料管理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将信息技术与图书资料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以便更好的为科研服务。

一、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

科研单位,是以科学发展为宗旨、以科研事业为媒介、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实现科技与人类文化进步、最终实现服务社会为目标的科研机构的统称,肩负着社会、国家科技研发与创新的重任。相应的,科研单位的图书资料与本单位的科研方向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并呈现其独有的特性,即馆藏的资料学科专业性较强,能够反映某一学科领域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隶属于科研一线的专业研究;信息服务具有针对性,主要读者群是专业能力较强、知识水平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科技工作者;要求图书资料信息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和技术性强,能够使读者更快地获取利用价值较高的最新信息[1]。由此可见,图书资料作为科研单位进行研究与创新的重要知识载体,其管理模式显的尤为重要,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做好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图书资料在科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资料是经过历史筛选与沉淀的一种重要的知识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科研资料来源。科研单位的馆藏图书及资料室收集、加工的资料、文献都是对科研工作有用的信息材料,是科研人员从事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科研的知识信息支柱和强有力的后盾,其质量与服务程度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及科研成果的水平和质量[2]。图书资料在科研工作进展的各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在科研准备、进展还是结题阶段,科研人员都要广泛的收集、查阅资料,对所开展的课题研究背景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可行的研究计划,进而对所掌握信息材料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并在时代要求下发挥创新思维,形成自己独有的系统的研究内容及科研成果,这些都离不开丰富的图书资料的铺垫与贡献。因此,合理利用单位的图书资料有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有利于科研人员花较少的劳动时间取得高效的学术成果[2]。

三、信息化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

在信息化时代下,图书管理不再单纯以纸质材料为媒介,而是逐渐转变为以电子形式储存文件为主。信息化使得资料文献的类别与图书室内部构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文献保存与传播是虚拟的,利用电子信号进行传送,运用互联网资源构建自身网站,让人们在网络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文献与书籍,通过软件下载到客户端,实现互联网服务一体化[3],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读者搜索、利用信息的效率,不仅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开支。资料形式的改变使得管理方式及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计算机及软件式管理代替以往的人工管理,工作内容也由单纯的借书、登记等扩展到及时上传与更新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从而满足科研人员的工作需要。

四、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管理的现状

1、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一直以来,科研单位的图书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正确的认识和长远规划。图书资料室作为单位的重要资源管理部门,管理体制也不尽完善,日常管理工作更是呈现随意性和盲目性,严重忽略了图书资料室为科研工作服务的职能,这不仅限制了到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科研人员对于信息资料利用的需求,也直接影响到为科研工作服务的水平。

2、图书资料管理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由于信息网络化技术的提高,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即陈旧设备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的需求。图书资料室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有的单位没有配备专门供读者检索服务的计算机,没有建立专业电子信息数据库等,无法实现图书资料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大量的课题研究材料仍以纸质的形式随意存放,造成查找困难,给科研人员的借阅带来了诸多不便。

3、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即使图书资料室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管理,如果没有具备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的管理人员,也无法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甚至会给图书馆或资料室带来一定的损失[4]。由于之前大多数管理人员并非图书管理专业,专业技能不高,面对先进的设备、软件及信息化管理模式,有些不知所措,无法胜任信息技术较强的图书管理工作,不利于单位资料室的发展。

4、数字化、网络化应用程度较低。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多数科研单位还局限在传统管理方式上,不仅图书资料室仍以纸质知识信息为主,并且依旧采用人工登记的方法、面对面手工操作。这种管理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没有与网絡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起来,导致图书资料管理效率低下,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科研人员的借阅要求。

五、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新理念

1、紧跟发展趋势,提高管理意识。在信息化背景下,要做好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紧跟发展趋势,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意识。为此,图书资料室需要加强和完善组织管理、资源建设及服务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形成一系列完备的管理体制。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增强自己的信息意识,掌握最新市场动态,注重捕捉与单位科研相关的最新信息;还要树立创新意识,要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藏书为主的借阅服务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信息服务;把以物为主的基础管理转变为以引入科研项目为主的服务;将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全方位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模式[5]。endprint

2、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提高,图书资料管理改革已成为必然,要想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就必须加大投入。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引进先进的设备,保证基础设施的配备完善,才得以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现代化管理。

3、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目前,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正处于改革关键期,工作内容从以往的图书资料采集、借阅服务转变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数字信息化、多样化的综合服务,这就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图书管理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计算机与网络运用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图书信息管理知识及外语专业知识,能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各种信息资源,熟悉网络工具的检索功能与策略,及时有效地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深层次服务。另外,还应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及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适应新形势下单位发展的需求。

4、与本单位科研工作相结合,建立图书资料管理新模式。(1)优化馆藏,建立专业数据库。科研单位图书资料室应根据本单位的性质、专业范围以及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做好图书资料的基础储备工作,建立与科研生产相适应的馆藏体系,采集和补充文献资料,由以往单一的印刷型向多媒体方向扩展,加大电子文献、网络文献的入藏比例,做好重点学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根据单位科研需求,利用现代网络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筛选、整合加工,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和学科专题数据库[5]。(2)优化服务,搭建共享平台。科研单位图书资料工作的主要职能是为科研工作提供服务。由于单位的专业设置及科研人员的研究领域不尽相同,对信息资料的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图书资料室要有针对性的去收集文献资料,下载网络信息资源,组建科研专题数据库,并定期进行更新与补充,为科研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另外,一方面,在单位内积极与各科室、各专业课题组联合建立文献资料的动态档案,实现内部共享机制;另一方面,主动与兄弟单位、各大网站、情报研究机构、国家图书馆等部门开展合作交流,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推进信息服务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科研机构图书资料室的信息服务能力,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信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研单位图书管理工作要实施全面的创新,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转变服务理念,强化信息服务意识,注重专业性人才的引進与培养,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自身网络数据库、创立共享平台,实现馆藏与网络资源的平衡与互补,为各项科研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资料室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繁荣发展科学研究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白梅.科研院所专业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现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8):66-68.

[2] 林俐.加强图书资料服务,促进科研事业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03-205.

[3] 戴远霞.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177-178.

[4] 高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2)209-210.

[5] 谭婉玲.网络环境下科研单位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1,21(3):72-74.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图书资料信息化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
浅析科研单位技术人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