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探究

2017-09-05杨洋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音乐课培养方法

杨洋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富有启发的艺术形式,对人的人格形成和全面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探讨了发展音乐核心素养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下小学教育中阻碍音乐素养教育的因素,并以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安排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课;音乐素养;培养方法

一、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音乐课是小学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可以增进人格发展,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古今中外的很多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等不乏在音乐上也颇有造诣的。音乐核心素养既包括音乐知识,又包括实际的表演能力。

1、音乐素养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的首要功能就是带给人们审美的享受。然而,对音乐的欣赏品味,多数都不是自然拥有的,而是受到了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如今,市场上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比比皆是,其中有很多包含着低俗、媚俗的内容,歌词、歌名都含有色情、暴力等危害性的内容,很容易以流行文化的形式被小学生所接受。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提升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进行优质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觉远离这些低俗文化。

2、音乐素养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艺术需要人们运用想象力、创造力来理解,欣赏艺术是一个运用知识、经验、情感的发散性过程。音乐是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艺术形式,人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往往会进行联想,思维跟随音乐中表达的意象来回跳跃,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产生,大多都是在瞬间得到的灵感,但是灵感的产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注重平时积累的结果。欣赏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他们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并增强音乐艺术的积累。

3、音乐素养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音乐教育应当既包括音乐欣赏,也包括音乐表演。表演是一个需要沟通、实践和合作的过程,演奏者既要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又要学会让观众理解自己所表达的内容,因此需要运用到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一些小學的音乐教育已经包含了可以提升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内容,例如合唱比赛、乐团训练等,学生通过集体训练和竞赛,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实现沟通和合作。

二、现行的教育体系中阻碍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因素

很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教育体系都以主要升学科目为核心,音乐、美术这些副科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例如,一些老师对教学安排和课标要求不在意,没能达到教学要求,学生对音乐课不重视,上课的时候得过且过,家长则只重视期末成绩,对音乐课漠不关心。教育体系的失衡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具体有如下几个表现。

1、缺乏对培养音乐能力的重视。大部分的小学音乐课教育模式,都是以听和唱为主,不重视对器乐演奏和乐理知识的教授。大多数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就跟着唱一句。由于现行教育体系重视文化课而忽略音乐课,很多学校并没有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足够的音乐设施来进行课程的学习。一个音乐老师可能教授整个年级,甚至是多个年级的课程,一节课有50多个学生,教室里只有一架钢琴,这些因素都使得课程的安排只能以听为主。而家长和学生则把精力都放在考试科目上,没有认识到培养音乐能力对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缺乏对音乐综合素养的测评。一直以来,教育界和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好坏的评价,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文化课的成绩评定,都有规范的考试流程和试题,而对音乐素养的测评没有规范的体系,很多都是由老师自行决定考察内容、决定成绩。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得不到应有的反馈,也就不会重视音乐课的成绩。因此,缺乏一个合理、完善的测评音乐素养的方法,就成为让小学生轻视音乐课,阻碍其音乐素养教育提升的原因之一。

三、围绕音乐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程安排

1、情境教学,注重塑造优质的上课氛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受到老师和上课气氛的影响。音乐是一种包含着丰富意象的艺术形式,不同的乐曲有着不同的音乐表达,描绘的情境也各不相同。音乐课的设置,应该要能恰当地表现出音乐中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乐曲表达的感情。例如,将演奏、演唱、舞蹈等与音乐相关的内容一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或者介绍作者创作时的背景,提升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提升认知和审美能力。

2、器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音乐素养考察的是综合能力,不只包括一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演唱、演奏的实践能力培养。将器乐教学引入小学课堂,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奏的过程,聆听不同乐器的声音,陶冶情操、提升创造力。很多孩子都对乐器感兴趣,却缺乏亲身实践的机会,也有些孩子在唱歌方面没兴趣,却唯独喜欢乐器表演。将乐器演奏增加到小学音乐课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发掘出他们在不同方面的特长。

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媒体运用在教学当中,早就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音乐课只停留在用设备来放音乐的阶段。多媒体技术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呈现音乐,还可以用来游戏,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例如,对于较为枯燥的乐理知识,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录像带来教学,而对于五线谱的辨识,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软件,甚至是鼓励学生利用简单的编曲软件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

四、结语

发展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是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审美、创造、社交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当下的教育体系缺乏对音乐教育的足够重视,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音乐课进行改革,实现对音乐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教学,切实地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曾淼,胡苹.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音乐素质测评的认识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33-34.

[2] 许萍.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04):174-175.

[3] 袁晓.小学音乐课堂中“律动”教学方式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155-156.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音乐课培养方法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